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3

分卷阅读393

    气。

无他,贾琰对前朝后宫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就是冯皇后也不希望自己的头上压着个婆婆。哪怕宁寿宫跟清凉殿距离甚远,对于皇后来说,贾琰这位婆婆,依旧是她头顶上的五指山。

反而是薛宝钗,听说贾琰要去夏宫一事,大急。多年来,她第一次没有跟丈夫商量,就往宫里提交了申请,求见皇太后。

冯皇后嘴上跟自己的乳母客氏酸着:“你看,我们这位参知政事夫人可是铁杆的太|后|党呢。”

可实际上,冯皇后还是麻溜地批复了薛宝钗的申请,让薛宝钗去觐见贾琰了。

薛宝钗跟贾琰同岁,她的丈夫比她还大好些。当年因为帝后主婚,因此朝野上下都知道薛宝钗夫妇是贾琰的人,甚至还有人说,薛宝钗的丈夫能够入阁成为副宰相,就是因为贾琰的关系。

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薛宝钗来说,会说这种话的人,本来就是吃不到葡萄倒说葡萄酸。当然,薛宝钗也不否认,比起宰相夫人的荣耀,她更高兴的是,她终于越过了林黛玉,成为贾琰的心腹。

作为太后的心腹,宫里忽然放出太后来年要去夏宫一事,她当然是紧张的。跟贾琰久了,她也不会做那种官盐作了私盐卖的事儿,她是副宰相夫人,堂堂正正地求见太后,又有谁能说不是?

薛宝钗就这样跪在了贾琰的跟前。

能够见到昔日故友,贾琰也很高兴。虽然贾琰如今是皇太后了,可以说是皇室最高的长辈,而薛宝钗也是宰相夫人,命妇进宫觐见太后本来是寻常。可即便是如此,她们每年能够如此坐在一起说话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更不要说这么近距离地坐在一起了。

看见贾琰鬓角星星点点,薛宝钗满腹辛酸,可是这脸上却要笑容满面。

“看见娘娘大安了,臣妾这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看宝jiejie说的。旧日姐妹,还能够这么坐着,也是福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娘娘,臣妾惶恐。都是娘娘庇护着,不然,哪里有臣妾今天。”薛宝钗笑盈盈地道,“臣妾正想着呢,娘娘来年去了夏宫,臣妾若是能够随身侍奉着就好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好啊。回头,我叫人在杏花春馆给你留间屋子。”

薛宝钗连忙再拜谢恩。

贾琰连忙叫人把她扶起来,又道:“对了,我们把林meimei也带上。这丫头,没到春天的时候就犯懒!很该动一动才是。对了,宝jiejie,林meimei的孙女儿你可见过?模样跟林meimei小时候仿佛,可是那一板一眼的模样,倒是很有宝jiejie当年的架势。”

说得薛宝钗自己先不好意思了:“娘娘莫要取笑臣妾了。臣妾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偏偏心气还高,做了不少糊涂事儿。也亏是祖宗庇佑,遇到了娘娘。不然,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娘娘用亲王府的小郡主比臣妾,岂不是折杀了臣妾?”

贾琰笑道:“宝jiejie如今是太谦虚。如今宝jiejie难道就差了?五十岁的宰相夫人,在内阁不算年轻,却也不老呢。更何况,陈参政的孩子,不都是宝jiejie养的?对了,宝jiejie如今也有好几个孙女儿,就是有没有正好玩的。到时候也一并带了来。”

薛宝钗听说,心中立刻明白,贾琰这是绝对有事儿。

她自然是满口答应。

如果是过去,她必定会提及探春和惜春,不过现在,她就是猜到了,也不会轻易替别人做主,因此在贾琰跟前凑趣说了半日的话便回去了。等陈元寿从内阁下来,薛宝钗已然到家。

看着坐在梳妆台上卸妆的妻子,陈元寿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

“夫人,你这是进宫去了?”

“是的,老爷。”薛宝钗换了家常衣裳,起身对丈夫道:“太后娘娘忽然说要去夏宫,没有大事就不回来了。您说,我这心里哪里能安生的?”

说着,一面亲自过来为陈元寿宽衣,一面道:“老爷,我这辈子,也多亏了太后娘娘。如果不是有幸结识了娘娘,我哪里有这个机会嫁于老爷为妻,又哪里有今天的儿女满堂?我这辈子,前半生,全靠着娘娘呢。”

陈元寿听说,也叹息一声,拍了拍妻子的手,道:“我也是三生有幸,与夫人做了夫妻。”

不是陈元寿说,陈元寿自己也知道,就是刚刚过身的孝宗皇帝有这个意思用他又如何?如果内宅乱糟糟的,他也没有这个精力往上爬。因此,薛宝钗帮他良多。

当然,要自己说的话,如果薛蟠一直不懂事,被母亲拿捏在手里的话,陈元寿也是不敢把家事全部交给薛宝钗这个妻子的。所以,很多时候,陈元寿都庆幸薛蟠娶了甄英莲为妻还把岳母一起奉养,就是因为有封氏在暗地里帮衬着,薛家这才如此安生。

薛宝钗可不知道丈夫心中转着这样的念头,就是她知道,她也只会在心里叹息一声,为自己母亲的糊涂而摇头。

毕竟,她这辈子已经被母亲坑得够呛了,那天生的母女情分,如今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她道:“老爷,为妻正有事想讨老爷一个示下呢。娘娘邀请我去夏宫作客,还提及了沂王妃和沂王府的小郡主。娘娘还问我,家里有没有年龄适合的女孩子。”

陈元寿一听,道:“沂王妃?沂王府?太后娘娘是要……不,我是说,你说,太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薛宝钗跟贾琰一块儿长大,在陈元寿看来,妻子比自己要熟悉贾琰多了。

薛宝钗答道:“还能有什么?不就是年纪大了,孝宗陛下走了,觉得寂寞了呗。”

“不是为了……”

不是为了预备着给大殿下选妃?

薛宝钗笑道:“看老爷说的。老爷是阁臣,我们家的孙女儿哪里会差了?不过,依照太后娘娘的性子,就是万岁的后妃,娘娘都没有说过什么话,全由孝宗陛下做主的呢。不止万岁,就是下面几位王爷,都是如此。太后娘娘哪里有这个闲心管到下面的人的头上去?”

陈元寿一听,大为放心。

“若是如此,那这次夏宫之行,对我们家的孩子倒是有不少的好处。你看,带大丫头去如何?”

在这个年代,得过皇家赞誉的女孩子,在婚姻市场上总是容易许多。陈元寿跟薛宝钗最大的孙女儿如今也十岁了,过个一年半载,也是准备相看的时候了。

薛宝钗立刻摇了摇头,道:“老爷,大丫头的年纪是略大些,可是承恩公府当年的事儿,您都忘记了?娘娘小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头,因此,我倒是觉得,不方便带老二的闺女去,倒是老大家的葵娘更好些。”

薛宝钗口中的葵娘,学名唤作陈兆葵,她还有个胞兄,唤作陈兆文。

因为知道陈家跟宫里的关系,因此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