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2

分卷阅读392

    ?”

这支虎贲卫自然不是放在表面上的仪仗队了,而是直属于皇帝的密卫。

“是的,母后。”

“那母后手里的三支密卫,目前就不给你了。母后去了夏宫,也想做些事情打发时间。”

作为皇帝之母,贾琰不能保养皇子皇女之外的孙子孙女,可同样,她抱养了任何一个皇子皇女,都会在后宫前朝引起一阵波澜。@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只能找别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是,母后。”

贾琰拍了拍儿子的手。

虽然是亲母子,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母子之间也出现了隔阂。这是天家的宿命吗?

不过,有些事情,贾琰还是必须跟儿子说清楚的。

“昔年,你父皇就说过,这盐政走上了歧路。一边,盐场上盐堆积如山,甚至连高句丽和东瀛都在吃我们的盐,另一边,盐税价格太高,百姓吃不起,得病的更不是一个两个。你父皇就抱怨过,难道那高句丽、东瀛比我们大晋的百姓更加富裕不成。只是有些事情,不能由君王来做。”

皇帝听说,心中暗暗惭愧。

他当然知道盐政上的事儿。盐政早就走入了怪圈:因为盐税收不上来,朝廷就一味地抬高税率,税率太高一分,盐价就要翻一番,百姓就更加吃不起盐,盐税就更加收不上来。然后朝廷就继续抬盐税,以至于私盐越来越泛滥。

这已经是自前朝就流传下来的弊政了。

“母后的意思是,要改革税法?”

贾琰道:“哪朝哪代到了这时候不改革的?本朝国祚也有百年了。虽然说,朝廷一直在开疆拓土,各种海外的稀罕物什也源源不断地送进宫来,因此整个国家看似一片欣欣向荣。可是这繁花似锦的背后的危机和弊政呢?皇儿,千里之堤溃于蚁xue。”

“母后,儿子,儿子愚钝,希望母后能够继续指点儿臣。”

贾琰摇了摇头,道:“皇儿,你要知道,士农工商,士人因为科举而做官,做官就能够得利,所以,他们天然就是维护王朝的统治的。国无粮而不稳,所以,国家要爱护农民,保护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基石。国无工则不强,从我们大晋纵横四海的舰船,再到兵器,都出自工匠之手,如果没有他们,将士们只能用命去挡别人的刀枪。所以,国家要栽培他们,也要对他们加强管理,防止我国的技术落后于他国或者是被他国偷走了技术。只有商人,见缝插针是他们的本性,只要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田氏市恩于齐民而取代姜氏一族成为齐国的国君,吕不韦奇货可居,前车之鉴近在眼前。”

“母后的意思是,儿臣应该更加严格地防范商人吗?”

贾琰摇了摇头,道:“华夏防范商人,防范了几千年,他们会一点措施都没有?皇帝,你有注意到,从前朝开始,官商已经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吗?”

生产力没有跟上来,但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美国豪门现象,有何尝不是大晋的现状?只不过细节上有些出入而已。

皇帝立刻想起来,就是当年的贾家,背后不也有严家这个大海商支持吗?只不过,严家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不是父皇信赖母后,就冲着贾家跟严家的关系,自己当年的储位也会被动摇、

当然,当年自己的储位也是受了不少冲击的。只不过,这个冲击,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权贵背后有商人支持,商人们确保权贵生活富裕舒适,而权贵则为商人保驾护航,为商人提供便利。

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皇帝早已经心知肚明。

“那,母后的意思是……”

“皇儿,你的皇祖父、父皇两代君王用了一个甲子的时间证明了这个现象已经定型,无法更改。那么,我们就不能用过去的手段,单纯地打击商人,否定官商勾结了。皇儿,你可想过?”

皇帝答道:“母后,儿子的确想过。朝中诸位大臣会跟商人勾结,无非是因为俸禄太低,仅凭俸禄无法养家,因此,朝廷出不了包龙图。可是若是朝廷要给文武百官增加俸禄,就必须有足够的税收。可是,可是朝廷的税收,就跟母亲说的那样,积弊重重。很多本来应该进入国库的税收,都被官员们截留了!国家需要改革,就必须面对朝臣和商人两重的敌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这些年,母后在思考的。母后觉得,一旦公开了改革一事,那些依附于皇家,领着内帑为皇家提供各种事务的皇商是不堪使用的。皇家,需要自己的商人,完全听命于皇家,深入民间,能够为百姓提供足够的基础物资,包括储备粮、盐等重要物资,能够在灾荒之年稳定粮价的举足轻重的大商人。”

皇帝低头想了想,道:“别人不可信。母后,母后是打算自己来做?”

“对。你父皇和皇祖父留给我的人,正好可以用来做这个。”

之前听到贾琰说不把密探给自己的时候,皇帝心中不是没有疙瘩,可是听了母亲的话之后,皇帝恍然大悟。

母后依旧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

“所以,母后才需要离宫?”

“如果我不离宫,只怕有人心里就不痛快了。”

这政治上的事情,本来就是真真假假,贾琰早就学会了能不计较就不去计较了。真要事事都计较,她早就心血耗尽,哪里还能度过这次的病厄?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附注: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圣祖发扬光大;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圣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世祖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是守成之君;宪宗、宣宗功业不足、有功有过;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

第318章

贾琰都这样说了,皇帝便知道,母亲这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她不会管他的儿子们,也不会替他教养女儿,更不会在深宫里面做个吉祥物。但是,皇帝知道,贾琰的决定,对国家是最好的。

因为下半年的祭祀多,所以,到了第二年的劝农礼之后,贾琰才会动身去夏宫。以后,除非是需要皇太后亲自出面的祭祀,否则,贾琰是不会回到宫中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止是内阁,就连冯皇后也松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