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引凰为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94

分卷阅读694

    !”昌隆帝突然出声打断他的话,笑道:“婚期只剩下半年,此时朕放你出去历练,你不想娶媳妇儿了?

你不怕你那位讨人嫌的岳父一生气,再也不认你这个女婿?”

赵重熙无奈地笑了笑。

有些时候皇祖父的性子真是急躁。

自己说的是的确想出去历练,可那也只是想想而已。

比起迎娶凰儿,世间任何一件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

昌隆帝又道:“朕和你父王在你这个年纪,儿子都能满地跑了。

你给朕抓紧些,江山重要,子嗣同样重要。”

赵重熙被臊了个大红脸。

十三岁娶媳妇儿,十四岁当爹,这样的事情很光荣么?

还是岳母大人的话最靠谱。

女子太早成婚不是好事,太早做母亲更是要冒极大的风险。

凰儿本就生得柔弱,绝不能让她冒险。

但这样的话是绝不能让皇祖父听到的,否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赵重熙点头应道:“孙儿知道了。”

昌隆帝见他红着一张脸,笑骂道:“这么点事情也值得你害羞,真是没出息!”

赵重熙不想继续这样的话题,道:“那皇祖父打算派谁去南边。”

昌隆帝想了想:“涂浚和荀朗最近一年多都在北大营训练山地作战,也是时候把他们拉出去见见世面了!”

“您是想让他们直接去桂州,还是去和周夙会合?”

昌隆帝道:“水军对我大宋来说太过珍贵,而且目前也就那几万人,暂时就不动他们了。

朕打算再给周夙拨一笔银子,让他尽快扩大水军的规模。”

☆、第八十章南疆乱(下)

听了昌隆帝的安排,赵重熙暗暗松了口气。

都说女子心眼小,男子气量大,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年周夙和小曦的婚事被自己搅和后,小曦很快便从伤痛中走了出来。

她接受了荀朗,也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如今她很快便要做母亲,从前对周夙的那点情意早已经烟消云散。

可周夙呢?

只看他如今依旧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年轻有为俊朗不凡的勇义侯,想嫁给他做侯夫人的女子不知有多少,可他却一直不愿意娶亲。

不愿意娶亲也就罢了,可他竟连他母亲从前给他安排的通房也全都打发了,就连那柳飘絮也被送出了京城,两人再无来往。

两世为人的赵重熙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花心风流的男子,因为退了一次婚,居然能变成一个不近女色的冷面男人。

上一世那柳飘絮是他心尖尖上的人,小曦因此被逼得没有容身之地。

这一世他对柳飘絮同样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两人就公然在外搂搂抱抱。

怎的突然就不喜欢了?这么快便厌倦了?

不久前还听闻周夙的母亲为了他的婚事头发都愁白了,却依旧没能说服他。

不知内情的人都说他眼界太高,知道内情的人却清楚得很,周夙这是后悔了。

后悔没有珍惜左未曦,后悔曾经那样伤害一个全心全意待他的女子。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家左未曦却根本不稀罕他这个回头浪子。

赵重熙很了解周夙。

他不会记恨左未曦,却一定会看荀朗不顺眼。

当然,荀朗也一定不会喜欢他。

这样的两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共事的,更不能一起上战场。

所以让荀朗和涂浚直接去桂州,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这扩充水军的事,皇祖父是不是太过心急了?

宋燕之间必有一战,但决定最终胜负的一定还是骑兵和步兵。

莫非皇祖父想要……

御书房不是个适合胡思乱想的地方,赵重熙收回思绪道:“照如今的形势,户部能拨出那么多银子么?”

其实户部并非拨不出银子,而是边境战事一触即发,今后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

昌隆帝却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摆摆手道:“这点银子不算什么,朕从自己私库里出,不用户部拨银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重熙不好再劝。

“皇祖父思虑周全,以周夙的本事,一定能很快训练出一批能打仗的兵。”

昌隆帝道:“虽然朕没有准你一起出去历练,但你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慕容离亭的下落要继续追查,南疆那边的事情也盯紧些。”

赵重熙躬身道:“是,孙儿一定尽力。”

昌隆帝点点头:“朕知晓你还要去会同馆找那夏司宪,就不留你用午膳了。”

“谢皇祖父。”赵重熙笑着行过礼后,离开了御书房。

※※※※

会同馆中,夏司宪命人备好了酒菜。

酒醇菜香,尤其那几道燕国没有的辣菜,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可夏司宪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张方正的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随从们不知他为何事犯愁,但却深知他的脾气向来都不太好,所以上过菜之后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在他面前晃悠。

终于,屋外响起了一阵问安的声音。

夏司宪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去一半,他站起身略整理了一下衣裳便迎了出去。

赵重熙见他神色有异,温声道:“夏大人,你这是……”

其实他不过是顺嘴一问。

能让夏司宪情绪产生波动的事,要么就是慕容离亭,要么就是南疆。

照眼下的情形看,多半是后者。

夏司宪给随从们使了个眼色,抬手道:“长孙殿下请。”

随从们知晓主子和殿下定是有要紧话说,赶紧退了下去。

两人一起走进屋子,在饭桌旁坐了下来。

赵重熙真是一点也不着急,抬眼看了看桌上的菜色,笑道:“夏大人竟能吃辣?”

夏司宪本是想同他说正事的,却被他的笑容把话给堵了回去。

他笑着敷衍道:“下官之前便听闻宋国这两年兴起了一股食辣的风气,所以今日特地命人去寻了几样辣菜,倒是让殿下见笑了。”

“哪里。”赵重熙笑道:“燕京我也曾去过,那里的吃食口味本就比宋京重一些,喜欢食辣的人也很多。

夏大人远道而来,正好尝尝大宋的辣菜和你家乡的辣菜有何不同。”

夏司宪笑道:“不瞒殿下,下官活了三十多岁,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样子的辣菜。

听说菜里放了一种叫做‘辣椒’的东西,可这辣椒……”

赵重熙笑道:“辣椒的滋味,大人尝一尝便能知晓。”

这几年宋燕之间没有战争,两国百姓之间的来往也渐渐多了起来。

但阮棉棉的辣椒大规模种植不过是近两年的事。

加之盛四爷的火锅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