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1

分卷阅读271

    “很美。”

鲁盼儿抱着双臂退后一步,越看越爱,“店里要是摆放上一样古玩,也会很好看吧。”

杨瑾忖度一下,“店里人多杂乱,瓷瓶怕是容易打,不如拿前些时候买的那对铜狮子,古人认为金能生水,可以旺财。”

“居然还有这样的说法?”

鲁盼儿便笑了,“那我就要铜狮子!”

“铜狮子上还有点锈,等下我擦亮了,中午与午饭一并送过去。”

还没到中午,杨瑾就到了霓裳羽衣,将鲁盼儿拉到一旁,“你知道吗?

你的古钱里有一枚靖康通宝!”

鲁盼儿眨了眨眼睛,半晌才明白过来。

还在自己上初中时,见杨老师很爱惜铜钱,便也将家里的一把铜钱也收了起来,这么多年一直压在箱子底下没动过。

这一次家里重新修缮,杨瑾特别请建国打了摆放钱币的多层木柜,将他的藏品一一摆了进去,自己才想起那一包东西,拿出来交给他。

没想到那里面竟然能有罕见的靖康通宝?

“那怎么可能?”

“我最初也不敢相信,后来再一想,徽、钦二宗被掠北上,随行的皇室人员数千,百姓数万,很有可能将靖康通宝带到北边,而红旗九队距徽、钦二宗被囚的五国城并不很远……”

杨瑾拿出那枚古币,铜板早失去了光泽,带着暗绿色的锈迹,不过上面的四个字还很清楚,“你看,这上面的字体细瘦而长,正是靖康通宝的主要特征。”

“这也太巧了呀,”鲁盼儿十分后怕,过去农村小孩子们都用旧铜钱加上鸡毛做毽子踢,家里的那些铜钱也是一样,“要是当时没跟着你学习古币的知识,这枚钱早没有了。”

“正是,这些古物没了,就永远消失了。

而你只是随手留下,就证明了一段历史。”

鲁盼儿仿佛看到一队身着古装的汉人在金兵的押解下从汴梁出发,经历千辛万苦到了北地,而这枚当时还是崭新的铜钱就在他们的行囊里藏着,随着被掳去的钦宗和徽宗皇帝辗转数千里,又隔了千年,而今出现在自己的手中,“真是神奇呀!”

“这枚古钱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堪为珍品!”

杨瑾兴奋不已。

鲁盼儿替他擦擦汗,“瞧你热的。”

杨瑾急着将好消息分享给妻子,半晌才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我看到这枚钱太高兴了,饭也没做,那对铜狮子也忘记带来了。”

别看杨瑾收集了许多文物,但能被他如此称赞不已的并不多,鲁盼儿便笑,“你若是想得起来,我才奇怪呢。”

“已经十一点多了,”杨瑾将古钱小心地收了起来,瞧着鲁盼儿笑,“我可以请你出去吃午饭庆祝一下吗?”

正是顾客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呢,不过鲁盼儿拉着他的手,“我们悄悄溜出去一会儿。”

磁器口附近有好几家饭店,鲁盼儿挑了一间小店,“我们吃面条吧,很快的。”

身为老板的自己把大家扔下出来吃饭,总有点心虚。

杨瑾从善如流地点了两碗面,“有点简陋——晚上我们出去吃好的。”

“中午已经在外面吃了,晚上还是在家,”鲁盼儿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你给我做包饭吧。”

包饭是红旗九队那边的一种吃法,用一片叶子将饭和菜包在一起起,杨瑾不解,“怎么突然想起包饭了?”

“我收起这些铜钱的那天,正在一个个地看上面的字,都是清末同治、光绪之类的,还没看完,丰收丰美进来,想要拿几个出去玩儿,我就哄他们家里要吃包饭,让他们去采青菜,才把钱包起来放在箱子里。”

鲁盼儿回想起那天的情景笑了,“那时候家里难得吃好的,双胞胎听说要吃包饭都高兴地去菜园采了生菜叶,我就炒了点酱鸡蛋,加上玉米碴饭给他们做了一顿包饭,大家还吃得挺香。”

原来还有这个缘故。

杨瑾一笑,“这个容易,晚上我就做包饭。”

晚上鲁盼儿到了家,就见桌上摆了洗净的嫩白菜叶,又有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做的二米饭,又有猪rou、洋葱、土豆、胡萝卜、蘑菇等七八样菜都切成细丁炒熟,惊叹一声,“做这么多样菜呀!”

“这么多菜也不足以表扬你的功劳——我收藏的古钱上万,也只在书中见过靖康通宝,没想到你收的几十枚钱里就有一枚,真是奇迹!”

鲁盼儿一面听他说,一面笑着白菜叶铺平,放上一层饭,再将每样菜都盛了些,最后将菜叶卷起做成包饭,先给了两个孩子,又教他们,“包饭是要用手捧着吃的,对就这样。”

这时杨瑾也包好一个递给她,“尝尝吧。”

鲁盼儿咬了一口,“嗯,真好吃!”

“关于这枚靖康通宝,我准备写一篇论文,已经列了提纲,明天到学校请纪老师看一看……”

杨瑾又做了个包饭,心思却显然没在吃上。

鲁盼儿知道他满脑子都是靖康通宝,便问:

“我的铜狮子是不是没擦?”

“果然忘记了。”

杨瑾就笑,“我瞧着你不必要这对铜狮子了,霓裳羽衣已经很兴旺了,中午吃饭都匆匆忙忙的。”

“秋冬正是毛衣好卖的时候,顾客自然多了。

不过,再加上铜狮子,生意还会更旺!”

果然接下来三个月,每个月的收益不断提高,鲁盼儿在银行新开了存折,隔上些时候给杨瑾看一回,“怎么样?”

杨瑾就赞叹一声,“你已经是万元户了呀!”

四台编织机的本钱已经都回来了,还余了一万多元,鲁盼儿很肯定,“过年前生意还会更好。”

夫妻俩儿正说着话,有人敲门,章丽雯走了进来,“这里真是大变样了呀!”

“刚刚修缮过,”鲁盼儿便笑道:

“您还真是稀客,快请坐吧。”

心里很是不解,不知她怎么会来。

“我去单位领工资,听说七七级的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就找了过来,”章丽雯兴高采烈地,“我想着今年同学们聚会就到我家吧,毕竟我们是第一个搬到新楼房的。”

杨瑾和鲁盼儿都不愿意与章丽雯夫妻来往,可是同学聚会倒不好不去,只得笑着答应了,“好,我们按时过去。”

章丽雯看看屋里的摆设,这会儿醒悟过来,“似乎与过去一样了?”

她先前很少来杨家,也并不很熟。

“正是按以前布置的,许多东西也是发还回来的旧物。”

是的,周华说过杨瑾家发还了许许多多的物品,自己也曾看见他们拉回来一车又一车的东西,现在大宅院也还了他们——杨家慢慢恢复了过去的荣光——不知为什么章丽雯心里又不舒服起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