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0

分卷阅读270

    收费低,干活儿也认真。

杨瑾也宁愿在外面请人,而不愿意再与单位的后勤处打交道,“我明天上午有课,不如等我下午去找——我已经保送研究生,最近课程不多。”

鲁盼儿上午比较闲,“你只管先去学校吧,我知道怎么做:

先修缮后院的房子,屋瓦要重新翻过;墙刷上白灰;电灯电线重新安排,再加设几个插座;暖气刷上银粉;还有门窗大半都要换了……

后院弄好了,我们搬过去再弄前院。”

两人闲时就是这样商量的,只是先前还要加上倒座那一排房子,如今倒不必管了。

“把抄家退还家里的钱拿出来用吧。”

“不用拿,店里每天都收钱,先用着,不够再取。”

鲁盼儿又说:

“还有,等房子修缮好了,我们就在银行开个户头,把钱存进去。”

“早该存了,现在也不怕政策有什么变化了。”

第二天一早,鲁盼儿直接去了小公园,没到上班时间呢,这里竟人头济济。

见她过来,便有人凑上前问:

“有什么活儿?”

“修缮旧房子,瓦工、木工、水暖工、电工都要用。”

“我是瓦匠,我去!

每天五元钱,再包吃饭就行。”

“我木工活做得好,也是五元钱,包吃饭!”

面对着一下子涌过来的一群人,鲁盼儿迟疑了,怎么能找到干活好的人呢?

她环视四周,又有更多的人过来揽活儿,“我们什么都会干,干活儿还快!”

其中一个人似乎很眼熟,“陈建国!”

“鲁盼儿!”

“你到了北京,怎么没去找我和跃进呢?”

“我们天天干活儿,身上太脏了。”

陈建国一心抢活儿,最初竟没看出鲁盼儿,要是知道是老班长,他可能就悄悄躲了。

出门打工,只顾着挣钱,哪有空儿洗?

身上的衣服又是土又是木屑,已经看不本色了。

看着陈建国扭捏的神情,鲁盼儿一巴掌拍了过去,“你再说这话,我们就断交吧!”

“不说了,再不说了。”

建国赶紧解释,“我们也真忙,想着多挣些钱回家过年呢。”

鲁盼儿便想起夏天时与陈婶儿说的话,怎么建国又出来打工了?

可总不好当着大家的面问,便笑着说:

“既然这样,我们家的活就请你帮忙做吧,不过我们事先说好,你可不许少要钱呀!”

“不会多要,不,是不会少要,不会少要!”

陈建国说得绕口,自己忍不住笑了,招呼了一声,又过来四五个人,“这是我师傅的大孙子,这是七队的小全,这是前进公社的老郑……”

有的鲁盼儿认识,也有的不认识,但都是老家一带的,总有共同的熟人,大家说笑着到了西山胡同。

看了房子,建国便数出要买的东西,“一起去市场吧。”

鲁盼儿把钱交给钱,指了放在院子里的三轮车说:

“我就不过去了,正好留在家里给你们做饭。”

建国迟疑了一下接了钱,又说:

“不用做好的,能吃饱就行。”

“你就别管了,快去买东西吧!”

鲁盼儿买了rou买了菜,焖了一锅大米饭。

正做着,杨瑾回来了,“请的人呢?”

“去买材料了,你猜猜我请了谁?”

“一定是陈建国。”

杨瑾就笑了,能放心让新请的人买材料,只能是熟人,“早听建国来北京打工,没想到你们能遇到。”

“是啊,还真巧呢。”

杨瑾洗了手也来帮忙,两人做了饭菜,等建国他们回来就张罗着开饭。

“我们不进屋了,”建国在门口停下,瞧着屋子里又干净又漂亮,摆摆手说:

“每人拿个碗盛了饭菜在后院吃就行。”

鲁盼儿又是一巴掌,“好好进屋坐下吃饭!”

杨瑾就笑了,“你们还是听鲁老板的吧,否则她要生气了。”

“鲁老板?”

建国奇怪地看过来。

“鲁老板与你们一样,也是自己做生意呢——不过她可不觉得没有北京户口,没有正式工作丢人,而是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现在我们一家日子过得好,都是靠她。”

大家哄地都笑了,刚刚的拘紧也没了。

鲁盼儿见杨瑾开导建国,也笑着说:

“建国,以后我们也叫你陈老板吧——你跟我一样,都带着大家一起出来干活儿挣钱呢。”

“我?

我可不行。”

建国赶紧摇头。

“鲁老板说的没错!”

杨瑾说:

“我看你们抱成一团出门干活,再分工合作,将来很容易做大呢。”

“可我们就是农民工!”

“农民工怎么了?”

鲁盼儿拿着公筷先给大家夹了一圈菜,“我们又没偷又没抢,凭本事挣钱,有什么可自卑的!”

“对,对,”大家也都哄笑着,“建国,你把我们从襄平县带出来的,我们也都听你的,以后就叫你陈老板了!”

陈建国的后背慢慢直了起来,“杨老师、老班长,你们说的对,我是要琢磨接到更多的活儿,把生意做大了。”

“建国从小就聪明,学木工活也又快又好,”杨瑾点头,“你多用些心,前途不可限量呢!”

鲁盼儿看看时间,“下午生意最好,我得去店里,晚上早些回来给你们做饭。”

杨瑾也说:

“我再买一瓶酒,大家都喝点儿。”

晚上喝了酒,气氛就更好了,鲁盼儿找了个机会问建国,“宋老师有孩子了吗?”

“没有。”

建国摇摇头,“我妈还不知道,春妮有病不能生——我们在襄平县和省城都看过了,大夫说只有北京能治。”

“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就带她到北京来治病。”

春妮小时候经常生病,不过长大了也就好了,没想到竟不能生孩子,陈婶儿要是知道了一定着急上火,她就等着抱孙子呢,“放寒假时赶紧治病吧,钱不够我先借你。”

“不用,我已经攒够钱了。”

陈建国干活儿特别拼命就是这了这个原因。

“建国,你真是好人。”

陈建国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发,“她对我好,我也不能辜负她。”

第202章语带双关

陈建国带着几个伙伴在家里干了二十多天,前后两排房子和厢房焕然一新:

朱红门窗,青砖黛瓦,琉璃镇脊神兽擦去了灰,神气活现地立在宅院的最高处,翘起的屋檐下挂着铜铃,风一起来便叮叮响。

屋子里,雪白的墙壁,深紫的檀木架,杨瑾将一对大花瓶摆了上去,“过去家里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