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一觉醒来我成了已婚戾气[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人的尊严,并将他关押于皇宫密地,日夜折辱,对外谎称慕容易笙暴毙。

而对陆冷凰,他完全失去了耐心,先是打掉其腹中孽种,然后命人押着她观赏慕容易笙的惨状,逼她交出火、药配方。

陆冷凰小产后本就虚弱,又被他恐吓,变得疯疯癫癫,像得了癔症一般,问起配方来一问三不知。任凭慕容易寒手段再狠,也难从她嘴里撬出半个字。

得不到配方,又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连日来发生的种种几乎将慕容易寒脆弱的神经压垮。

这已经是今儿的第四个了。

站在紫霄殿前的李公公挥了挥拂尘,眼中闪过一丝怜悯,示意侍卫将小太监的尸体拖下去。

皇上最近越来越暴躁易怒,他们这种贴身伺候的阉人,吃力不讨好,被罚板子只是小事,一不小心丢了性命也是常有的。

就像这小太监,不过脚步声重了些,竟叫活生生杖毙了。

李公公不免生出一股兔死狐悲的凄凉,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转眼就到了处斩之日。

萧亦珝仍然保持着淡定的心态,甚至反过来安慰负责照看他的狱卒。

那狱卒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如同死了爹娘般嚎啕大哭,弄得萧亦珝哭笑不得,心底却未免有些嘲讽。

岚芜的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杀他的是慕容易寒和陆冷凰,可让他心灰意冷的是他为之奉献一切的百姓。

当他被下狱时,当他被污蔑时,当他被施以火刑时,曾受过他恩惠的百姓,在哪儿?

他们在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岚芜,把菜叶、鸡蛋毫不犹豫地扔到他脸上,戳着他的脊梁骨指指点点,浑然忘却真正救苦救难的并非所谓的上天,而是自己面前那个狼狈不堪的人。

所以啊!人心是最反复无常的东西。

只需要一点点的花言巧语,就能把这些愚蠢的人彻底扭转,他们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将会成为比刀剑更伤人的利器,狠狠捅进好人的心脏,取悦恶人的嘴脸。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大概就是如此。

何况,狱卒这一场可谓白哭了。

除非不想要皇位,否则慕容易寒绝对不可能杀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午时三刻收回成命,给百姓营造一个悔改的形象。

萧亦珝正是清楚地知道这点,所以有恃无恐。

“走吧!”干脆利落地起身,拍拍长袍上的尘土,萧亦珝跨出了牢房。

在牢房里寂寞了三天,该出去收点利息了。

行刑地点在京城最东部的岭阳门,地属东街,是个闹市。萧亦珝的囚车一路从北门过来,沿路跟随的百姓约莫有上万。

尽管负责押送囚车的护卫有一百多人,还是挡不住层层人海。百姓就像疯了一样,拼命地往囚车靠拢,护卫用刀剑威胁不管用,又不敢真的随意打杀平民,心里有苦难言。

就在一行人寸步难行之际,囚笼中的人突然发声:“安静。”

声音并不大,可柔和的如同春风,仿佛能拂去每个人心中的暴戾。几个闹得最凶的百姓,竟然乖乖安静下来,无一人多言。

“谢谢大家对岚芜的厚待,”年轻的国师戴着镣铐,缓缓起身,分别朝四面鞠了一躬,“但岚芜犯下大错,死不足惜,请大家莫要违抗皇命,否则岚芜便是错上加错了。”

周围的百姓见此更加义愤填膺。

“大人,你犯了什么错,分明是那狗皇帝陷害你!”一人立即反驳道。

此人萧亦珝认得,其妹几年前被一纨绔子弟□□乃至自尽,他申冤无门,是岚芜为他讨回了公道。

“就是啊,大人!”又有一人附和。

此人他也认得,岚芜曾多次看望他病重的老母,遍寻神医为其母诊治。

“大人,且让我等救你出去!”这是岚芜一手提拔上来的侍卫。

“是啊......”

“大人......”

百姓的恳求声此起彼伏,护卫队队长额上却冒出了冷汗。

然而萧亦珝只是笑着摆摆手,语气平和:“不必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岚芜命中该当有此一劫。”

“大人!”

还有人想说什么,却见他将食指置于唇边:“不必多言,也请大家不要为难这些护卫,他们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大人啊!”

眼见国师临死还如此慈悲,不少人默默哭了起来,悲怆的氛围感染了整个队伍。

眼看着被国师大人两三句话安抚下来的百姓,护卫队队长吁了口气,嗓子口悬着的心总算回到了胸腔。

多亏国师大人积极配合,不然他们完不成任务,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他们却要亲手将他送往刑场,无异于恩将仇报。

苦笑一声,背着满满的负罪感,护卫队队长仍下令前行。

到达刑场时,皇帝、诸位大臣包括摄政王都已在上座。

萧亦珝虽为阶下囚,行礼依旧不跪拜。

百姓们跪是跪了,可本该声如洪钟的那句“吾皇万岁万万岁”却像被吞进了嘴巴,分贝小的可怜。

慕容易寒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紫,用力握紧了座椅的把手才没有当众失态。好家伙,一个个真是反了天了!

强压怒火,他戏还是要做足。待到午时三刻,慕容易寒本该扔下火签,谁料他竟让李公公宣读了两份诏书。

第一份是一封罪己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荣登大宝,于五湖四海无功,于天下社稷无益,今受评判,想来不禁黯然泣下。吾生二十有七,过去种种如恍然一梦,时至今日仍一事无成,实在愧对己心,愧对先皇,愧对列祖列宗,愧对苍生黎庶,遂痛写罪己书,恳求上天勿以朕之过,罚民之罪。”

第二份则是一封赦免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师岚芜,于江山有功,于黎元有益,朕不应断章取义,听信谗言,构陷忠臣。幸未铸成大错,否则朕悔之晚矣。故今特赦国师无罪,赏——

玉如意一柄,翡翠蓝纹珐琅彩瓷器一个,红玛瑙腰坠两串,玛比珠两串,良田一百亩,黄金千两,以慰国师之心。

钦此!”

台下的百姓本来准备拼死救下国师,听了这两份诏书,个个都呆若木鸡,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罪己书里那句“不禁......愧对己心”和“遂痛写罪己书”出自汉武帝的罪己书,其他是自己编的,如果有重合肯定是巧合。

第13章祸水红颜12

“国师大人,快快接旨吧!”李公公有意提醒,却对上一双似笑非笑的眼,心下不由一颤。

他混迹深宫多年,从一个担水砍柴的小太监做到如今的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