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自然也不能当甩手掌柜,等王德花回来跟着婆婆一起在厨房忙活。

昨天温欣她们结婚,家里吃了大鱼大rou,还剩了一点猪rou,王德花今天就准备烩上一锅烩菜,配上阳石子人最爱的玉米馍馍吃。阳石子人家,有rou吃就是好饭,王德花挺高兴的,咧着嘴招呼温欣跟她一起干活,今天她对这个媳妇还是满意的,就那两罐绿豆汤,村里人都羡慕,让王德花在地里长了好大的面子。

相比较起来,王德花的卫生习惯就比黑子娘差的多了,温欣看着王德花不洗手就要把手往那玉米面里插的时候急忙拦住她,“娘,你还没洗手呢。”

王德花举着手停在半空,看看自己的手,就好像在说我这么干净的手你还嫌我?这个表情温欣太熟悉了,就是当时温欣在梁高子家搭伙让高子娘去洗手,高子娘的表情,一模一样,这怪不得是一家人呢,还真是一模一样呢。

温欣怕她又在衣服上擦擦就下手,于是急忙亲自端了水盆毛巾和肥皂来,“娘,你先洗洗手吧,得搓点肥皂,要不然洗不干净。”温欣怕她省钱,连肥皂也不肯搓。

王德花看了眼这个城里媳妇,撇撇嘴念叨一句,“城里媳妇就是麻烦。”但到底还是搓了肥皂。

王德花也难得搓上肥皂洗上那么一次手,哼哧哼哧搓了半天,洗完手了在盆边甩了甩,“洗完了,洗完了,这下可白净了,你们这城里娃就是爱干净。”说完就习惯性的把刚刚洗完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准备进门来弄玉米面饼子。

这一幕恰好被切土豆的温欣给看见了,温欣眨了眨眼,又拦住了王德花的手,“娘,那毛巾我给你放在那了,你咋擦身上了?”

王德花觉得这媳妇真烦,大惊小怪,抬着眼睛看着温欣,“又咋啦?”

温欣也有点无语,只好解释道,“娘,你这身上干了一天的活儿,都是细菌,这你刚洗了手,这一擦又粘在手上了。”

王德花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又伸手看了看刚刚洗完的手,“这不是挺干净的么?”

温欣叹了口气,“娘,这细菌你都看不见,但是要是吃进肚里那就不好啦,你看村里那些得蛔虫病的,都是因为吃饭做饭前不洗手,那细菌都被吃到肚子里。”

王德花撇了撇嘴,嫌弃温欣事儿多,“谁说的!这都用肥皂洗啦,我这一年也没这么干净过,就在衣服上擦了一下就能得蛔虫病?”

温欣坚持的点点头,“娘,你就再去洗一洗哇。”

王德花不高兴的瞅了温欣一眼,嘟嘟囔囔的说了好几句麻烦,但还是走到门口又洗了一遍,拿起那块白白的毛巾擦了擦手,进了门不高兴的说,“这下行了哇,你们这城里人事儿还真多,这白天那馒头玉米饼都是我做的,也没见你们吃出蛔虫病来。”

温欣被她一句话说的都恶心了,但是也不管她的念叨,假装看不懂她的脸色,热情的询问王德花烩菜的步骤,把这个话题岔开了去。

晚饭做好了,赵胜军和赵队长就陆续回来了,赵胜军一身的汗,看到温欣的时候,咧着嘴笑笑,“晚上吃甚呀?”

白天在地里的时候绷着张脸,现在到笑的挺开心的,温欣端着烩菜凉凉的看了他一眼,“你笑什么笑,洗手吃饭!”

赵胜军嘿嘿笑着,脖子上挂着毛巾去洗手了。

今天是大烩菜,北方人喜欢的一种菜色,其实就是各种冬季储藏的食物大乱烩,白菜土豆茄子豆角粉条子,外带昨天剩下的一小块猪rou,炖上一大锅,一人盛一碗,就着玉米饼子,吃的香着咧。

赵队长显然对这饭菜相当满意,端起碗来唏哩呼噜的吃起来,温欣虽然觉得粗粮玉米饼子喇嗓子吧,但是烩菜很香,而且她新来的,第一天在厨房里挑剔王德花的卫生问题已经搞得王德花很不开心了,当然不好再提议说吃两参面或者细粮。

“娘,家里没白面了?”赵胜军端起碗来,吃了一口玉米饼子,状似无意的问。

王德花对饭菜也很满意,还从自己碗里夹了出了几块小rou放到赵胜军的碗里,这是王德花的习惯,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夹到儿子碗里,“还有啊。”

“那咋不做细面,这玉米茬子喇嗓子,吃也吃不进去。”赵胜军说完就把那rou要夹到温欣碗里去。

温欣哪里肯要,包着碗挪到一边,双手盖着,“你自己吃,我不要。”

王德花停下嘴,看看小儿子,又看看小儿媳,不高兴的呛回去,“结个婚屁事还多上啦,以前也没见你说喇嗓子!着我洗了两遍手才给你们做好的饼子,干干净净的,这也吃不顺心啦?”

赵胜军看了一眼旁边的温欣,只好又把rou夹回来,吃了一口玉米面馍,“以后吃细粮哇,我不爱吃粗粮。”

赵队长一听就火了,“就这饭,爱吃不吃,不吃滚蛋!”

父子两个日常吵架,王德花看起来是习以为常了,语重心长的给儿子解释道,“你这一结婚这花出去多少钱,以后还是得节俭些过日子,往后你们生了娃娃,家里又要添人口,这不得精打细算的过?你说是不?温知青。”王德花寻找桌上的同盟。

温欣这个媳妇又被婆婆点名了,自然要点头称是。

“这饥荒也不用你们管,好歹我自己去赚去,该吃啥还吃啥,家里添几口人也吃的起白面。”赵胜军信誓旦旦的说。

王德花听了少不了又是一顿唠叨,这婚后的第一天,就这样平平常常的度过了,充满了鸡毛蒜皮的种种小事,但这也才是七十年代真实的生活。

吃过晚饭,一家几口又在堂屋里聊会闲嗑,三句话没到赵胜军又和赵队长呛呛起来,没办法,这对儿斗鸡是不能同框的,温欣提议听听收音机,几人的注意力这才转到收音机身上。

收音机是七十年代家庭富裕程度的标杆,也是人民获得外界信息的仅有方式之一,各种新闻,相声,戏曲等等都是从这个在七十年代人眼中的神秘的小匣子里发出来的。

“你说说这家伙,这么小个东西,它咋就能说书哩?”王德花看着赵胜军摆弄着收音机找频,问儿子。

赵胜军一边拉着天线一边说,“我不知道。”

“娘,这是无线电,就是在北京的广播电台,先把他们的声音通过话筒转成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通过电线形成无线电波发生出来,咱们在这用这个小天线,就能接收到那个信号,再经过放大,解码,还原成音频信号,在通过这个喇叭引起震动,就把声音全部还原出来了,咱们就能听到广播电台发出来的节目了。”温欣在旁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