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工具人罢工之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5

分卷阅读175

    起其他同学过得要忙碌和充实了许多,不过也乐在其中。

林浪最想研究的其实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关的技术领域,毕竟,在未来他也是从事着网络安全工作,若是能在技术发展的早期亲自参与进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改革,不止利国利民,对他自身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不过他毕竟是通过郑教授才能进入大学,一开始就要换专业也说不过去,至少得先在电力方面做出一点成就,才算是没有辜负郑教授的期待。

除了上课和自习之外,林浪有空了仍然不停地往郑教授的实验室跑,实验室老成员们也都把这位年轻的师弟当成了和他们同等的研究员看待,对他的各种设想和意见给予足够的重视。

他们研究的电力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尽管如此,受大环境的限制,实验经费和条件也算不上好。

当前华国大部分发电站采用的都是直接烧煤的火力发电,不止煤耗高,污染重,而且发电效率低,对矿区的依赖性也大,很难大范围扩建。

很多年前开始,华国一些区域就已经在进行水力发电站的建设,不过发展到如今,相关技术仍然不太成熟,又因为战争动乱拖后了进度,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郑教授的实验团队如今正在进行的就是水力发电方面的研究。

林浪加入团队之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未来时代,靠烧煤发电的火电站已经彻底消失了,人们的日常用电都是通过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绿色可持续能源转化来的,相关的发电原理在林浪的学生时代算是基本知识,提前拿到这个年代,那就是非常高明的设想了。

林浪提出的一些超前的思路,极大地推进了研究的进展,在半年时间之内,实验室的众人刻苦钻研,研究出了一整套改进水力发电机组的方案。

之后郑教授又亲自带着学生们下基地,在寒冬季节进行实地的改进测试,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测试结果。

经过改进的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大幅度提高,而重量和体积规模都缩小许多,能在相同的地形条件限制之下,大大提高机组容量,减少建造成本,缩短建厂周期,也减少了对水域生态造成的破坏,可以进行全国大规模的推广。

举个列子,当前华国建设的水电站最大量级还在百万千瓦级徘徊,而使用新的发电机组之后,相同的堤坝负荷条件下,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可以提高接近一倍,华国可以利用的水域众多,如果推广到全国,带来的改变必然是巨大的。

实验室这个研究成果得到了上头的热烈表扬,还奖励了一笔不错的奖金和各种票据,以及许多外面有钱也难得买到的物资,郑教授征求了实验室成员的一致认同,要对林浪进行特别表彰。

林浪可不愿意居这个功,说到底,他不过就是把后世的知识拿到现在来用,哪里算得上他自己的功劳,额外的奖励他统统都没要,只接受了实验室成员平均分配的那一部分,当作是自己的工资。

不过国家对有贡献的研究者比较大度,光是这部分也很可观了,如今的大学生每个月还能拿到不少国家补贴,他养活自己绰绰有余,除了留少量钱和票应急,剩下的都直接寄回了家。

等这项研究大致收尾,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林浪本来准备收拾好行李回家过年,谁知道华国中部很不巧地发生了大雪灾,回老家的火车停止运行,他只能郁闷地留下来。

回不了家当然要通知家里人一声,现在写信回去,年前不一定能收到,打电话吧,如今农村的电话普及率还很低,他们生产队电都没通,更不用说电话了。

好在以前林浪也预想过紧急情况,记下了镇上供销社的电话,林浪先打电话过去,拜托供销社的员工找他们队的人带个话,让林家两老第二天中午过去接电话,很是折腾了一番,两边才好不容易通上话。

听说儿子过年不能回来了,徐桂花眼中都泛起了泪花,不过语气中却没有透露半分,还在安慰林浪,“回不来也没事,我跟你爸好着呢,你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别老往家里寄东西,我们在老家什么都不缺,挣钱了留着自己花。”

林浪说把前段时间实验室发的工资和奖励物资寄回去之后,徐桂花忍不住直接抱怨起来,“你说你这孩子,寄回来干啥,在外面买啥不得要钱啦。”

“没事的,我自己留了不少,”林浪笑着宽慰他,“东西我都分成了好几份包着,给jiejie们家里各分一份,rou票布票是全国通用的,妈你跟爸过年多买点rou,买几件新衣,别不舍得穿,不舍得吃。”

“我们两个老家伙能用多少哦,”徐桂花叹了口气,“留着等你回来吧。”

也许是儿子不在身边了,许多时候还是要闺女们照顾,徐桂花这次倒是没有反对林浪要给jiejie们分东西的做法。

“别,可千万别,”林浪连声阻止,“我指不定啥时候能回去呢,票过期就成废纸了,你们自己用。”

徐桂花嘟嚷了两声,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林浪估摸着,两老一贯有啥好东西都想着留给儿子,对他们自己抠得不能再抠了,这习惯估计一时半会改不掉,还是得让jiejie们盯着让他们把票花出去,于是又是一通接力传话,第二天才和二姐林招娣通上话。

交通不便利通讯也不方便的时代,想要远程传递消息实在是太麻烦了,林浪暗暗决心,明年一定要找机会参与进计算机和通信的研究领域,尽快做出点成绩,让他们老家农村也能用上电话。

徐桂花嘴上虽然一直埋怨林浪不该把东西寄回去,真的收到了还是非常开心的,从邮局拿回包裹后,走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就要炫耀几句。

“他二婶,你这是上街去?我背的啥?哎,也没啥,就是咱家小浪从京城寄回来的东西。”

“是的,他过年回不来了,说是做实验耽误了时间,现在火车都不开了,回来不了咯。”

“那孩子也真是的,分到点好东西就想着往家里寄,也不知道给自己留着,说都说不听。”

“你先去忙,过年来家里吃饭啊,小浪怕我跟他爸没rou吃,寄了不少rou票回来,还说不吃掉就要过期,我们就两个人,有几张嘴咯。”

……

这些话要是放在几十年之后,徐桂花保准会被当成凡尔赛大师,不过这个年代的人还不会想那么多,知道林家两老在儿子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如今林浪终于有出息了,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哪怕是和林家关系一般,听得心里有点酸的人,口头上也不会表现出来,毕竟林浪有出息了,林家也算是出头了,犯不着特地去得罪他们,面上都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