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8

分卷阅读118

    君也笑着点了点头,拱手道:“你好。”

朱玄耀又指着最后剩下的一位年轻人道:“这位是卢志鹏,也是我的好哥们。”

这人看起来颇沉稳,白白净净的小脸上眼睛炯炯有神,手中的折扇开开合合,时不时的把玩着,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他也站起来拱手道:沈兄。”

沈长君也同样笑着点点头,道:“你好。”

“沈兄,这个房间装修的好别致啊,我可是头一回见,想必这里的吃食也不会差。“何靖远夸赞道。

“那当然,火锅我是吃过的,吃了上顿想下顿,保证你们天天都想来。"朱玄耀与有荣焉的得意道。

这边说着话,伙计就将餐前小吃端了上来。

这些东西他们有的都是第一次见,何靖远道:“沈兄,这个是什么?“他问的是糯米糕。

“这个是糯米糕。"因为沈长君并没有来得及特殊交代,所以他们端上来的一小碟糯米糕只有四个。

这里一共五个人,明显不够分,所以他们谁都没动。

沈长君道:“我出去给你们安排一下,你们先在这里稍等会,你们这次能来是我的荣幸,保证让你们满意而归,有什么需要也尽管吩咐。”他说完后就出去安排去了。

他出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伙计上了一盘糯米糕上去,然后又吩咐了先可着楼上的大包走菜。

他这边刚安排好,楚兆麟也带着一位贵人来了。

作者闲话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

第一○三章、打架

沈长君将两人安排在了另一面的包间内,这个包间虽然没有刚才的包间大,但是位置也是很好的。

沈长君觉得楚兆麟带来的这位客人有些眼熟,白衣纤尘的冷面公子,好像在哪里见过。

他想起来了,这位不就是跟着县令大人一起来他们村视察土豆的那位吗。

楚兆麟怎么还会认识他?

还没等想明白就听楚兆麟道:“长君,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四皇子,也是我的主子,跟玄耀是同母的兄弟。”

沈长君这才想到,对啊,楚大哥连七皇子都认识,认识这位也不奇怪啊,瞧他这笨脑子。

他连忙躬身道:“见过四皇子。”

无需多礼,我们一直是合作伙伴,自然不必客气,叫我玄烨就好了。”

沈长君斟酌了一番,道:“玄烨。”

朱玄烨点了点头,嘴角也挂上了似有若无的笑意。

两人并没有让沈长君作陪,今天是开业的第一天,自是很忙的。

沈长君现在的身份是个秀才,他不适宜去招待客人,除了相熟的人需要露个脸之外,其他的应酬他都交给了沈东。

王岩跟着他已经有些日子了,现在在柜台前算个账收个银是绰绰有余的。

店里的伙计都是做惯了这些的,所以也驾轻就熟。

可尽管如此,一天下来还是感到非常的疲倦。

沈家人已经从朱玄耀的庄子里搬了出来,目前暂住在火锅店后面的院子里。

回到家中,把孩子从老两口那里抱了回来,现在基本是白天沈父跟何氏带着,晚上就抱回给他们带。

江柳白天也要去店里,他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兼休息室,他已经正式升级为沈家的专属会计。

有时沈长君来办公室找江柳,还会打趣的喊声“江会计”之后才说正事。

江柳也因此变得自信起来。

两人是洗过澡之后才来接的,火锅的味道可不能呛着孩子。

小宝宝们看到自己的父亲和母父回来了都高兴的伸着两个胳膊要抱抱。

天没见到自己的双亲了都想念的很,宝宝都如此,更何况是两个大人。

两人分别抱起两个宝宝,好一顿亲香。

回到自己的屋子,把两个孩子放到了床中间。

沈长君和江柳还是在床的外侧,孩子们现在正是好动的时候,而且也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

父,父这是两个宝宝最先学会的话。

这也是沈长君最得意之处,因为孩子最先会叫的是父亲

他对着两个宝宝每人给了一口,宝宝们身上带着奶香,好闻极了。

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吃米糊,面条,鸡蛋等一些辅食了,但是沈长君还是坚持让他们适量的喝一些羊奶,毕竟喝奶是有好处的。

宝宝们现在已经开始学习走路了。

沈丰梧被沈长君扶着站到了床上,他小手推着他的大手,意思再明显不过。

沈长君将手松开却并没有收回,而是护在宝宝的身体两侧。

沈丰梧颤颤巍巍的,一步,两步,然后露出小米牙,笑看着沈长君,这是等着父父夸他呢!

沈长君哪有不明白的,道:“哎呦,这厉害的小小子是谁家的呀,是不是小沈家的小丰梧呀!”

沈丰梧的一张小嘴咧的大大的。

“嗯"沈丰梧嗯了一声,之后更勇敢了,小短腿又往前迈了两步,然后停下,又抬头看着沈长君。

沈长君继续夸道:“小丰梧,你真棒,你是最棒的。”

沈丰梧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父子这边正其乐融融的互动呢,沈韵不干了,咋一直喊哥哥的名字不喊我呢。

他蹭蹭蹭的爬到父亲跟哥哥的中间,抓着沈长君伸展的胳膊,一下子也站了起来。

然后原地晃了两下,又一屁股坐下了。

把沈长君逗的哈哈大笑。

他把两个宝贝都抱在怀里各亲了一口。

身的疲惫因为两个小家伙的陪伴而削减不少。

父子四人玩了一会,宝宝们就困了,哄睡了他们,江柳在得到一记晚安吻后,两人也睡下。

转眼八月初九,乡试的第一天

乡试一共考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三天举行。

第一场考的是义、经义,第二场考试论、判、诏、诰、章、表,第三场考试经史、策论。

考生进入考场时,搜查的比以往更加严格了。

黎明时分进场,黄昏时分交卷,若到了时辰还未交卷,则给3支蜡烛,以蜡烛燃尽为限。

全部考完后,评卷期限是十天。

这三场以首场最为重要。

为什么说首场最重要呢,因为如果你在第一场所写的经义得到考官的赏识,那么你就可以中试。

乡试取中者就是举人老爷了。

榜首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皆称为文魁。

考中举人者方才可以参加会试,而且无论你会试中不中,都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所以说,若是想改换门庭,是必须中举后才可以。

普通人见了你,都得尊称你一声“老爷”,就算你不做官,回到地方上,也会受到地方上的敬重。

沈长君结合着原主的记忆,再加上前些时候一直在书院里上学,两者相结合虽考不出前几名,但是考个中游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三场考完,沈长君是身心俱疲,他决定到此为止了,再也不考了,举人已经够了。

他并不想混官场,参加科举,一是为了完成原主的梦,为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