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穷济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2

分卷阅读362

    是个人主义盛行的时候,很少见到他们的年轻人会有这种陪长辈出游的事情,所以我才不停的打量着他们。

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身边有我这么一个意外的听众,虽说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他们的谈话感到好奇,但还是礼貌的朝我点了点头,我也只好微笑着举起手中的咖啡杯向他们示意,本来事情应该就此结束了,我们要是离开了这个咖啡馆将不会再记起对方的长相,可一直在说话的老者注意到了我,瞬间变得有些犀利的眼神不停的扫视着,我心里有些嘀咕,这老头究竟是怎么了?我不就是多看了你们两眼吗,也用不着这么较真吧?虽说赵宏林安排的人就在我的周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是老家伙哪根筋搭错了和我“理论”一番,我可是没有逃跑的机会!

他看了很久,就在我们全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的时候,他突然用一句极不标准的英语问到:

我敢对天发誓,这老头的发音只有他自己明白!我在愣神了好半天,还是他旁边的人翻译的情况下才搞明白他将我当成是日本人了!其实想想也对,这年头能在维也纳自费观光的中国人的确不多,不过我还是挺胸抬头,拿出自己多年不用的英语(自打重生就没用过)回了他一句:“se!”

这下不仅是老头,就连他身边的人们都有些吃惊了,只见老人激动的撑着椅子的扶手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让他身边的人急忙出手扶住了他,可是他却浑然不觉自己有摔倒的危险,只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结结巴巴的说道:“啊拉桑海吟!”

这个发音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对了,前一段时间在上海的时候总听人这么说,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是上海人!”

这老头从头到脚我看不出一丝中国血统的影子,可是他却坚决的说自己是上海人,并且很自豪的用上海话和我聊天,搞得我又怀念起他的英语来了,不过就这样连说带比划的,我终于搞清楚了眼前的问题,现在的我真想手拿一把折扇,然后潇洒的打开摇头晃脑的吟上一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惜手中没有道具,摇晃咖啡杯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就算我能将那句话说的合辙押韵,眼前的人也听不懂啊!真可惜这个老人家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就不学学普通话呢?搞的他以为上海话就是标准的中国话,最后我终于无法忍受他这种德国味的上海发音,只好将一直躲在暗处的保镖揪了出来,让他充当我的翻译。都说无巧不成书,可生活有的时候就是那么巧,他是犹太人,还是在奥地利生活过最终逃亡上海的犹太人!职业保镖们当然从赵宏林那里知道我的来意了,可他们还是被老人的叙述所震惊,没想到啊,中国有这样一位不畏强权只是凭一己之力就挽救了如此多生命的外交官却籍籍无名?甚至连他自己可能都没有觉得这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但是在场的全体中国人却不由得对这位不知身在何方的英雄肃然起敬!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第二百七十节、真相大白

16K网更新时间:2009-1-1821:12:42本章字数:3512

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能碰上一个老犹太人就很幸运了,没想到现定居以色列的他也不是来忆苦思甜和为儿孙辈痛说革命家史的,他会出现在维也纳的街头完全是因为这里刚刚举办了一个名为:“奥地利犹太人避难上海纪念”的那么一个集会!

虽说十分不巧,我没有赶上这个展览,但是这些从死亡边缘挣扎求生的人们并没有中断彼此的联系,这个姓罗森堡的老家伙完全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才多逗留了一段时间,本来计划在我们相见的下午就坐飞机离开,没想到我们会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相遇,更没想到他就是何凤山先生签发的生命签证中那幸运的一员!听说我是来寻找何博士的痕迹,老人实在是太兴奋了,他激动地从随身携带的旅行包中掏出一个装裱十分精美的像框,而玻璃般的后面就是那张挽救了他生命的签证,发黄的相片上那年轻英俊的青年和眼前的老人几乎找不到一点相似的痕迹,但没有人怀疑老人对此珍视的心。

很多已经回家的人接到了罗森堡一家连夜通知的电话,大多数人不顾自己年事以高依然飞回了维也纳,只因为他们要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以及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维也纳的一个小窗户中彻夜透出的光线所给予的希望,面对这些要在生命逝去之前急于说出真相的老人,不仅是我,就是那些从大使馆临时派遣来的工作人员们都激动地热泪盈眶。

很久以来,许许多多的曾经帮助过犹太人逃离魔掌的好心人都被授予了“国际义人”地称号,可上海这个在战时收留了近两万(某些资料说三万)犹太人的避风港却从来没有人提及。诚然,作为全球唯一自由港的它,完全是因为它已经被日本人占据所以外国人进出上海地界是不需要签证的,而腐败的国民政府也不可能会好心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可有一个事实不能被忘记,那就是这些难民要想离开奥地利必须得到中国方面的签证,只是下船的时候没人会检查他们的目地地究竟是哪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迫于纳粹的压力关上了救赎的大门。虽然也有不少良心未泯的外交人员努力行使着自己的权利,比如日本人杉原千亩就在被调离的当天直到坐上火车,他还在不停地发放签证。火车开动了,他还在把签了名地签证往窗外扔。战争结束几十年后,杉原千亩被称作“日本的辛德勒”,受到了犹太人推崇。并被授予“国际义人”奖。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论救助的数量,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何凤山博士,虽然具体的数量早已不得而知,虽然何先生也从来没有统计过这个数字,但仅仅是上任五个月他就已经签发了1900份救命的签证。而他在维也纳一干就是两年……

这期间有来自国内政府地行政压力,有来自盖世太保的人身威胁,有来自同行不解的嘲笑,但作为一个人维护生命和善良的天性从没有在他的身上泯灭,这样一个为了正义奋斗地英雄被埋没地实在是太久了!据我上辈子的回忆。直到2000年以色列当局才正式批准了颁发“国际义人”称号。可早在1997年老人就已经在旧金山去世,只因为以色列方面规定,颁发解救犹太人的“国际义人”奖,必须符合几个条件:非犹太人;没有伤害过犹太人;冒着危险帮助犹太人;未曾收受金钱报酬。如果是已有外交官身份,本身享有外交豁免权,面对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