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贵女纪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6

分卷阅读396

    月妃撒娇似的说道:“陛下你说过会传位臣妾的皇儿,你要是反悔慧儿可不依!”

她原本是替别人办事才来到这皇宫里,自从怀上了龙种她就不得不给自己留后手。

沈荣知道孩子的事就让她流掉这个孩子,她又怎么能如他的愿?

皇帝现在虽然糊涂,但当太后以及那一帮老臣还在,慕容家的兵权沈家也没能抢过去,林将军是被调回京都了,但兵权只是削弱了。

以后到底是谁胜谁负还说不清,她得给自己留个保命符,得尽快想办法让皇帝承诺把皇位给自己儿子。

即便生的不是儿子,那给人看到的也是皇子,法子总是有的。

等皇帝完全疯了,她还可以学前朝太后垂帘听政。

“事关国体,兹事体大,容朕再想想。”

“陛下你金口玉言说过的。”

“爱妃呀,朕心里是只有你,可淑妃的那边皇子如今已经可立事了,朕虽是天下之主,立皇储之事也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再者朕也是心疼爱妃和我们的皇儿才不早早立他为太子的。”

皇帝耐心的解释着,月妃虽然在这宫里混得如鱼得水,要论计谋还是差了点。

能有如今的地位她的聪明占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她那张脸,还有别人的扶持,不然她能这么安稳?

单说淑妃就够她吃一壶的。

“陛下的意思臣妾不大明白。”

“慧儿你心善,又不屑宫里的那些阴私手段,朕就跟你说说缘由。

朕呢进来总是觉得精神不济浑身乏力还不记事,想来是老了,但真成年的儿子不少,他们母族有势力天天嚷嚷那帮大臣暗中都站了位。

你虽有赵家在,可他年纪小,一旦立他当太子就会成众矢之的,别人会群起而攻之,朕不放心。

要是光明寺的方丈亲口说他是天命所归之人,那就好办了,不过朕最近身子乏不宜出宫。”

皇帝悠悠的说道。

既然月妃是别国特意按插在自己身边的细作,连皇后的事都打听得一清二楚,那么光明寺和皇家的渊源自然是知道的。

“派人请方丈前来即可。”月妃说道。

光明寺的建寺祖师是东方玉家老祖宗,现在的方丈秃驴又不是,皇家养着他们,难道跑跑腿不是应该的吗?

“万万不可,朕前往方显得心诚,为了皇儿,不若爱妃你代朕去?不行,爱妃你现在亦不宜出行。”

“臣妾愿意,只要安排得宜,路上小心些便是。”

代皇帝出行那是天大的荣耀不说,关键是替自己谋划,按着皇帝出行的仪仗来,倒不用担心会出什么差错。

最大的威胁沈荣又是她这一边的,至少现在他们还用得着自己,不会对她出手。

“那就按爱妃你的意思办,朕去的话也会祈福七天……”

“臣妾愿替陛下分忧,让皇儿也沾沾佛气。”

正文第385章心不在焉

见月妃如此积极,皇帝当然半推半就同意了,因为是代替他去,所以月妃出行的仪仗跟皇帝出行一般。

皇帝恍恍惚惚中又提起十天后的天龙皇朝的一个重要的日子。

那便一年一度皇帝与朝臣们商议评选皇子政绩的日子,也可是说是选储君的日子。

虽然按照章程来说,皇帝与大臣们一起商议再定夺。

可实际上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意思。

因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月妃又比较心急,当皇帝提起挑选她出发去光明山的日子时。

月妃就道:“皇上,臣妾和皇儿有陛下你龙气护佑妖魔武进,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出发即可。”

因为一去就是七天才能回来,要立自己皇儿为皇储还得准备一些,去得晚回来都来不及了。

而且还得敢在那个大日子之前去才有用,听说光明寺的秃驴很有原则。

少不得自己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行,只要得到他口中的话,什么七天不七天的,想个法子就回来了。

“爱妃,是不是赶了点?光是朕的仪仗都来不及准备妥当。”

皇帝的意思,她可以晚点再去,不急在一时,况且皇家行事想来都是要看个黄道吉日,一般不会胡乱挑日子。

“一点儿都不赶,仪仗也不用非得按照陛下的规制来,臣妾也唯恐用陛下仪仗引来大臣们的非议。”

月妃暗道,赶什么赶,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在这节骨眼儿上传出她的皇儿是天命所归才好。

即便有人因为龙种还没出生无法判断是皇子还是皇女,她也能让皇帝拖一拖先不定下人选,那自己就有机会。

“还是慧儿你懂事,朝堂上那些个庸人,一点子事都要给朕第折子来。

真今天坐得久了些,身上乏力,想歇下了,不若朕下了圣旨月妃你cao劳些,让人准备一应事项?”

“能提陛下分忧,臣妾何其荣幸。”

皇帝拟旨让自己身边的公公带着圣旨和月妃一起去传达他的意思。

等人离去后,皇帝完全换了一副样子。

哼,一个细作居然惦记上天龙皇朝的皇位了,要不是留着她还有点用处,他不介意秘密处决了她。

至少有她在沈淑妃安静了不少。

因为今天的事,大臣们看到月妃的待遇,有人心中摇摆不定。

她也有意拉拢那些人,不过暂时很多大臣还是与她保持了一个安全的距离。

不管她再怎么得宠,她的肚子还刚刚鼓起来,能不能生出来,生男生女都是说不清的。

再一个就是很多忠臣是不与她走近的,因为心里都明白她是犬戎国派来的。

第二天月妃高高兴兴的出发,皇帝还送她出寝宫门口才去上朝。

即便是上朝他也是心不在焉的,想的都是与那人见面的事情。

反正因为吃丹药的原因,大臣们已经习惯了皇帝上朝是迷迷糊糊的样子。

对于朝中很多jian臣权臣来说,这样糊涂的一个皇帝比明君对他们更有用。

当朝皇帝以前可从来不会被大臣左右,而现在有的人已经尝到了甜头,或者看到别人得了好处,心里也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