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佛堂春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贫尼已皈依我佛,从此与红尘无缘,五蕴皆空,不必相见。”

“大嫂到是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可怜稚子日日夜夜想亲娘,寝难安,食难咽,依我看这佛不修也罢,修得大嫂铁石心肠,还说什么菩萨慈悲。”紫衣男子嘲讽地道:

安隅口颂佛号,道:“我佛慈悲,施主莫出诽谤之言。”

“母子亲情乃是天伦,我佛既然慈悲,当不会阻拦母子相见才对。纵然当年兄长做,稚子无辜,大嫂怎能如此狠心?”紫衣男子厉声责问。

安隅抿紧唇角,闭上双眼,掩去眸底那抹痛色。

见安隅不肯出来相见,紫衣男子眸底闪出一抹怒意,抬脚就要进门,打算强行将安隅带走。

蚕娘身影一闪,拦在他面前,“上官少爷请回吧!”

“让开。”紫衣男子冷冷地盯着蚕娘。

“恕蚕娘无礼,不能让开。”蚕娘毫无惧色地道。

一个要进,一个不让,两人对打起来。紫衣男子的武功要比蚕娘高,只是他意在带安隅回去见陆綮颜,不好伤了蚕娘,手下留情,只用了七分功力。蚕娘要阻拦他进去,使出全力进攻,一副不要命地打法,两人刚好打成平手。

“安姨,蚕娘,我……”宋箬溪刚从横卧的柏树下钻过来,就看到这一幕,呆住了。

紫衣男子早就听到有人来的声音,一个旋身,就往宋箬溪身边掠去,欲擒住她逼安隅出来。

蚕娘大惊失色,急声喊道:“姑娘快走!”

劲力夹着寒风扑面而来,人已近在咫尺,这时要走来已然不及了,宋箬溪急中生智,就地往下一蹲,借着柏树枝避过紫衣男子的抓来的手。紫衣男子抓了个空,再要抓时,蚕娘已然赶到,两人再次交手,打得难分难舍。

宋箬溪连滚带爬地又从柏树下钻了过去,向前跑了两步,从衣襟处掉出一个素布荷包,想起早上慧谨的叮咛,犹豫片刻,咬牙又钻了过去,见蚕娘死死地缠住紫衣男子,飞快地跑进房里,“安姨,这是师父让我交给你的。”

安隅接过荷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叠成四方的纸,打开看罢,神色微黯,轻叹一声,将纸揉成一团丢进炭炉内,纸化为灰烬,她走到窗边,道:“蚕娘不要打了,退下。”

紫衣男子和蚕娘互对一掌,各自跳开。

“墨询,四年后,綮颜的及冠礼,我会去参加,在这期间,不要再来找我。”安隅隔窗看到上官墨询向房间走来,“墨询,不要逼我,否则你带走的只会是我的尸体。”

上官墨询停下了脚步,问道:“已过了十五年,为何还要再等四年?”

安隅回头看了宋箬溪一眼,道:“我自有我的理由,你不必多问,回去吧!”

上官墨询眸光闪烁不定,看到已经站在门口的蚕娘,皱了皱眉,当年他还小,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必须要兄长亲自前来才能解决,“好,我这就回去了。”

说罢,上官墨询双足轻轻一点,飞身跃上屋顶,身影很快消失在远方。见他真的走了,蚕娘进房,“居士……”

“蚕娘,去把甜汤端来给静尘喝。”安隅打断她的话。

蚕娘张张嘴,欲言又止,转身出门去厨房端汤。

安隅在蒲团上坐下,“静尘,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宋箬溪走过去,在另一个蒲团上坐下,“安姨愿意告诉我吗?”

安隅看着佛龛上香炉里袅袅升起的轻烟,眸底涌起很复杂的神色,缓缓拨弄手中的念珠,久久不语。

宋箬溪安静地陪坐在一旁。

蚕娘端着甜汤进来,看着安隅在发呆,脸上忧色明显,却不敢多问,伺候宋箬溪喝完甜汤,悄声退了出去。

“女儿家的心,清莹纯洁,剔透聪颖,是世间最矜贵的,万不可轻易许人。”安隅幽幽地道。

听这话就知道安隅受的是情伤,这世间上最伤人的是情,最难忘的亦是情,不知道是哪个无情的男人,舍得伤害如此美好的安隅,让她偏安一隅,孤独到老?

这段情伤得安隅很重,就算经过漫长的十五年,念了十多年的经,她还是放不下。宋箬溪沉吟片刻,想起电视剧里的一段话来,稍稍改了些,道:“爱错,总比没爱过好。纵是恨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可是若没有这个可恨、可怨的人,生命将会是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安隅诧异,“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有如此感悟?”

“额,这不是我的感悟,是我在书上看来的。”宋箬溪想劝安隅,忘记以她的年龄说这些话不太合适,眸光流转,“或者应该这说,万物生息,总是有各自的道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爱你的人,是你前世结得善缘;负你的人,是你前世结的恶缘;因果轮回,不必太过计较。”

安隅感叹道:“静叶师父说你佛缘深厚,我本不信,今日方知不假。”

这个赞许,宋箬溪受之有愧,小脸微红,“安姨,我进去看书了。”

“好。”安隅垂下眼睑,边敲木鱼边轻声念着心经。

------题外话------

请收藏!谢谢!



第二十七章释怀

雨一连下了几日,上山的路泥泞难行,寺中不见香客来进香,愈发显得幽静清冷。这日午后,停了半日的雨,又浠浠沥沥地下了起来,不过申时末,天色就已昏暗不明,寒气逼人,雨中夹杂着的雪粒几乎还没落地,就已消融。

宋箬溪窝在安隅的小院里,畏冷不肯回去,撒娇道:“安姨,我今天住在这里好不好?天天顶风冒雨地走来走去,好辛苦。”

“好,你今日就住在这里。”安隅怜惜地看着宋箬溪,这孩子虽然聪慧懂事,可到底年幼,天寒地冻,难为她每天来回奔波。

“谢谢安姨。”宋箬溪安心地坐在竹椅上,剥松子吃。

安隅微微一笑,继续念经。

蚕娘坐在一旁绣佛经。

雨雪交加的天气,偏有道身影快似流星从寺外掠入,直奔安隅住的小院,轻盈地落在院中,见房内灯光昏黄,木鱼声声,怆声喊道:“谧儿。”

木鱼声停顿片刻,重又再响起,一下一下,规则又平稳,丝毫不乱。

“吱”的一声,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