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家业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是冬至了吧?”这时。吴氏搬着指头算着日子道。

“可不是,这日子都过糊涂掉了。”郑氏自了一下历书,点头道。

“景奎媳妇儿,景福媳妇儿,给我和面,我今晚要包冬至饺,明天一早,就给我送老六老七和老九家去让大家尝尝,他们可已经多年没尝过我的冬至饺了。”吴氏道。又指挥着贞娘,让她去洗菜。

“厨房里还有冬笋,也剥剥。”看着贞娘进厨房。吴氏又忙不叠的加了一句。

“好咧。”贞娘笑嘻嘻的应着,她早就听娘亲说过,自家阿奶的冬至饺包的是一绝。尤其美味,据说,当所,几家关系好的时候,奶奶常常包冬至饺请大家吃。只是后来关系闹翻了,这些年来,奶奶就再也没包过冬至饺,便是自家吃也一样没包过,都是赵氏等人在包。

而今天,吴氏是要亲自动手了。

这一夜。家里除了笑官儿,没一个人休息的,便是喜哥儿也死赖着不上床。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厨房面台的边上,看着吴氏从剁馅,配料到包饺子,这小子便在一边流口水。

徽州的冬至饺不是水饺,它个头大。用的是米粉包的,然后上笼蒸。吃起来皮子软糯可口,馅多汁美味。吃过后能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清晨,天亮的时候,几笼子冬至饺已经蒸好了,吴氏又让赵氏等人找来了食盒子,一盘一盘的装饺子装了进去。

“昨晚金花肯定不能回去,你一早给金花送去,好让她带去给六哥尝尝。”吴氏吩咐着贞娘。

“好的,奶奶放心,一准送到。”贞娘嘴里吃着冬至饺,含含糊糊的道,奶奶的冬至饺果然如娘亲说的那般好吃。

随后抹了嘴巴,便一手一个提起两个食盒子,一边喜哥儿也拧着一个,正好三家,两人一起送去。

到了门边,贞娘手上不得空,喜哥儿便去开门,没想门却被人从外面推开了,好玄没撞到。喜哥儿已经欢喜的叫了起来:“是大哥回来了!”

家里人一听李大郎回来了,就全都奔了出来。

“家里倒底出了什么事情,我接到信都急死了。”李大郎一进门就急急的问道。

“大哥,没事了,你只要带了钱回来就成。”贞娘笑嘻嘻的道。

“哈,钱!告诉你们,我们这回回来,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一边大堂哥李正身道。这话挺霸气,跟后世那句穷的只剩下钱有的一比。

“多少多少?”一边赵氏急的问道。

“除去成本,净赚八百多两。我和正身一人能分四百两。”李大郎道。

“就这还不是全部呢,还有一些顶好的,比如玉带纹,彩带纹,庙前红,还有品质上乘的茶末绿等品种,我们全压了下来,屯着货,等以后价格升了再卖。”一边李正身得意的道。

“两个废坑,谁都没想到居然还能挖出那么多的砚石矿,更重的要是,品质还不错,我们出砚石矿的那一天,整个婺源都哄动了。”这时说话的是跟在李大郎和李正身身后的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

“小舅?!”贞娘福看着那汉子跟赵氏有些相似的面孔,便试探的叫了声。

“哈,是贞娘吧,不错不错,还认得小舅,你小时候,小舅可是抱过你的。”赵源和笑哈哈的道。

贞娘大汗,她哪里记得。只不过之前,大哥写信回来就说了,小舅要过来的,再说了,小舅跟赵氏挺像,这两下里一对,自然很容易猜的出来了。

“阿弥陀佛!”一边吴氏又念起经来,大家全都松口气了,有这一笔钱,那应付这回的桐油事件就不算个事情了。

贞娘跟大哥和小舅等了聊了几句,便带着喜哥儿去墨坊那边,先给各家送冬至饺去。



本来一直在想着,黄氏等人借钱这一段写不写的,毕竟从情节的安排上来说,有着李大郎的钱,这借钱似乎就有点重复了,不过思虑再三,还是写了,某糖要写的是一个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故事,贞娘之前为了墨坊付出,如今八房出事,这便是该有回报的时候了,感觉这样有些温情,大家说是不是?当然,李进财之流不能算在内。哈哈!

☆、第七十四章打一棒再给个甜枣

“嗯,可是好多年没吃过八婶儿的冬至饺了。”暖阁里,大黄氏沾着佐料,吃下去一盘冬至饺,一脸心满意足的道。

“可不是,八婶儿的冬至饺是顶顶好吃的。”一边的陈氏也微笑的道,随后又转过脸来问贞娘:“贞娘,油坊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大哥回来了,油坊的事情就由他处理,应该没问题。”贞娘回道。

“这就好,若是银钱上有什么短缺,再跟大伯娘说,不用客气啊。”陈氏道。

“多谢大伯娘,大哥这回带了些银子回来了,银钱暂时够用,若是不够,定然会跟大伯娘说的。”贞娘笑嘻嘻的道。

“嗯,就该这样,对了,你去看七祖母吧,我也正要过去,我们一起。”陈氏又道。

“好的。”贞娘起身,跟众人告辞,然后扶着陈氏,两人一起去后院的佛堂。

“大嫂对贞娘是不是太好了点啊?我看她是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给八房,咱们自己日子不过啦?”一边田氏吃起冬至饺却有些没滋没味的,看着离去的两人背影一脸愤愤的道。

“都是李姓,更是血亲,这种事情能置身事外的吗?想当初婆婆出事,还不是贞娘出头把墨坊顶了下来。便是如今墨坊的再和墨,那配方可完全是贞娘的,只要她一卖,多少银子没有?可贞娘一分钱没收,就白白的给了墨坊,这怎么说?”大黄氏淡淡的扫了田氏一眼道。

田氏私下里对贞娘接管墨坊有意见,她心里明白,只是这田氏却是叫一些小利给迷了眼,看不清形式,这回墨坊若不是贞娘先拿下罗家松场,以松脂油替代了松材为原料。再加上再和墨打响名头,如今李氏墨坊怕早已经散了。

可以说,当初老夫人把墨坊交给贞娘那是再明智不过的一件事情。

偏家里一些人竟是看不清楚,尽围着一些小利打转。

“我也没说完全置身事外啊,只是差不多就成了。”田氏叫黄氏堵了一嘴,有些讪讪的道,说起再和墨的墨坊,她倒是听本昌说过,愿意花千两银子买下再和墨的制法。

只是这种制法只在贞娘一人手上,便是有墨方都没用。这个必须要灵活运用的,而贞娘显然不可能跟田家合作,再加上罗家松场的事情。为止。本昌都悔死了,若早知这样,当初又何必非要征李家的那点松材呢。

最后活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说,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