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锦丽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30

分卷阅读830

    对于外面的事,朱常禧还是只听好事,不听坏事的。

小皇帝那里的情况,朱常禧好像也不曾打听过。

顾紫重还是要做他的左右手。

等朱常禧回到了兵营去,立刻就把这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兄弟们。

吴一城对孙将军还是挺有情义的,他直言道:“孙将军当初还曾教导过我,我的一些战场上的杀敌技巧,也是他老人家教授的。”

朱三子和郭授时对孙将军也是有着敬佩之意。

就是朱子琴,狂得没了边,在朝廷里拿谁都不当回事。

他还想着要带兵过去问一问皇上,金陵兵营的人该怎么算。

朱常禧达到了他自己的目的。

金陵兵营里的人应该对外面的事都有所了解,而且要有自己的看法。

最好他们的看法和朱常禧的一样。

这天晚上朱常禧回家的时候,就察觉到了小皇帝的不对劲。

小皇帝下旨把朱常禧给召进房去。

朱常禧一进去,小皇帝拉着他的手就不松开了。

兄弟两个人开始了叙旧。

小皇帝告诉朱常禧,西北的孙将军已经带着人将流民给打跑了,打趴下了。

现在金陵朱家也要做一下表率了。

张献忠叛军还在呢。

大明的内部问题不解决,如何扬国威?如何让外国人仰慕?

得了吧,人家倭寇和海盗恨不得把沿海地区给霸占了呢。

人家鞑靼人和瓦刺人恨不得从新再建立元朝呢。

还有其他的一些边疆国家,哪一个不是对大明虎视眈眈?

大明现在国力不行了,所以必须要安定了内部,然后再说边疆稳定的事。

而现如今,大明内部的问题就是藩王的问题。

朱常禧大小也是一个官吧。

人朱常禧现在就是江苏,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老大,他坐拥雄兵十万,对朝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现在你让他去打击流民?

流民没了,朱常禧不就成了独自的一个藩王了吗?

现在朱常禧的实力还不算壮大,所以他对其他的人没有什么兴趣。

表面上朱常禧还是很支持小皇帝的,可是实际上他却在心里打了退堂鼓了。

小皇帝和他称兄道弟的,两个人喝到了很晚。

喝了那么多的酒,也不知道喝成什么样子了。

朱常禧只记得自己晕晕乎乎被顾紫重给搀扶走了。

远在乡下的朱王爷现在给朱常禧来了书信。

信上说小皇帝现在已经把平西大将军给连夜召集回了京城,还带回去了西北的十万明军。

西北的藩王也已经被小皇帝贬为庶人了。

这么快?

顾紫重看了书信,心咚咚直跳。

小皇帝表面上对其他的人都这么懒散,这般疏于管教。

可是实际上小皇帝对自己的事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放松啊。

朱王爷在朝廷当中的探子回来报,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这样说的。

这便说明这事情已经成真了。

小皇帝下手这么快?

镇守川蜀的康勉王已经病逝了,他手下的几个藩王也都降了朝廷。

掰开手指头数一数,真正能够称得上是有实力的藩王,也就金陵王振国公朱王爷,还有康勉王,平西王和辽王了。

平西王已降了朝廷。

而辽王呢,已经被女真人给束缚了。

康勉王又病逝。

就剩下金陵了。

难道又要重蹈昔日的覆辙吗?

燕王朱棣被朱允炆逼得从北平一直反到了应天。

如今要掉一个方向了。

金陵王振国公被小皇帝逼得从金陵一直反到京师。

要真的是这样的话,这可就太过笑话了。

朱家是皇家,他们自己家的人打来打去,给百姓看笑话?

朱常禧很讨厌这个,自己家的兄弟,能说就说,干什么非要动刀动枪啊?

坐下来喝杯酒,吃口菜,闲聊家常不好吗?

他难受啊,自己为朝廷尽职尽责,最后还要被逼得反叛了。

这叫什么事啊。

朱常禧无奈,朱常禧也必须要做出准备来。

在乡下种田的父亲并没有闲着,他也给朱常禧当眼线了。

竖年正月,小皇帝北归朝廷。

次月,朱王爷又得了一个爱子。

朱常禧挺高兴的,自己这么大的人了,突然又有了一个小弟弟。

顾紫重真对朱王爷刮目相看,一大把年纪了,身体还这么好。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真正大事的,还是金陵朱家的安全问题。

朱常禧不会束手就擒。

要是朝廷真的逼到了那个份上,该起兵还是得起兵。

就是朱常禧不忍心而已。

☆、第八百六十二章心气不少

小皇帝一回到京师以后,就没有了什么动静。

这让远在金陵的朱常禧摸不着头脑。

李自成还没有完全被剿灭,而且西北的流民一直不少,张献忠和李自成随时都有可能反扑。

这可怎么回事?

小皇帝好像突然成了没事的人了,也没有一个安排,也没有一个命令。

朱常禧心里感觉不太秒,可是又说不上来。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感觉要再派几个眼线到京城去才好。

这件事情他专门和顾紫重商量着。

顾紫重看来,他们朱家在朝廷的那几个亲戚就足以当他们的眼线了。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再派眼线过去,无异于打草惊蛇,惊到了朝廷,惊到了小皇帝,这反而事与愿违。

朱常禧听罢,思绪了良久。

他也挺同意紫重的说法的,只不过紫重的说法实在是有些冒险。

他们远在京城的那些亲戚,还算得上是亲戚吗?

三年不上门,是亲也就不亲了。

何况那些人还在京城。

朱常禧不想这么做。

他不好驳顾紫重的面子,当面先应承着。

可是回到了兵营,朱常禧想来想去,还是感觉不安,立刻又回乡下去,找了父亲询问这事情的解决办法。

朱王爷感觉顾紫重的做法挺好的,而且挺对时机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这么干。

朱常禧感觉父亲对顾紫重真好,每次顾紫重提的意见父亲都答应了。

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安。

不过当天晚上,等他刚一回家,顾紫重就来找他了。

顾紫重提议,让顾世子当他们的眼线。

拉倒吧,金陵顾家和朱家已经不是一条心了吧?

这两天朱常禧正生顾家的气呢,他没有把顾家人当贼一样防备着就不错了,还让顾世子做他们的眼线。

疯了?脑子进水了?

朱常禧当即就否认了:“白天你给我提的意见我压根儿就不同意。”

顾紫重虽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