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天算(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7

分卷阅读77

    探信件的内容,却被妻子一巴掌拍了回来。

沈盼一放下信,陆诒已经按捺不住地问:“阿沅,你们现在算怎么个意思?要是喜欢就别钓着人家了。”

许氏瞪了丈夫一眼:“怎么说话呢。哪有帮着外人算计自己meimei的?”她转向沈盼:“别听你表兄的。我支持你的做法。女人家就该矜持点,不能让男人太轻易得手。到手太容易了,他就不知道珍惜你。哪怕你已经动了心,也得再晾他一阵。”

“等会儿,”沈盼还没说话,陆诒先怪叫起来了,“刚成亲那阵你对我总是很冷淡,难道是在故意晾着我?”

许氏马上改口:“当然也不能把人家晾太久。该讲和的时候还是要讲和。”

陆诒不依:“别以为这么说你就能混过去。你今天非得把这件事和我说清楚不可!”

沈盼没想到苏曜一封信,竟让陆诒夫妇吵了起来,不免头疼。而且她知道自己再留下去,夫妻俩一定会把她和苏曜的事盘问个底朝天,匆忙起身说了句“我回去了”,便离开了他们的处所。

陆诒夫妇忙着清算旧账,竟没注意到沈盼的离开。等两人终于解决了这件旧事,回头一看,沈盼早没影了。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最后陆诒指着自己,对妻子哀叹:“你看看,别人都是入了洞房才把媒人丢过墙。我们家这个,洞房还没入呢就先把我这大媒丢过墙了。”

***

回到自己房中,沈盼重新打开苏曜的信。

他一直是个很强势的人,哪怕以前刚成亲那阵,他也从来没这么低声下气过。这样小心翼翼地婉转请求,在他大概也是头一次。她拒绝去蜀中的提议,他应该挺难过吧?

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快心软,可沈盼还是忍不住寻思应该怎么补偿他。苏曜上次的信里好像说过,目前蜀兵的素质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比不上河东河北,得想办法提高作战的效率。也许这件事上,她能帮帮他。

一个月后,苏曜在剑州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回信送出以后,他迟迟没等到沈盼回复,不免担心自己是不是又说了什么惹她不快的话?七八日前,沈盼终于有信来,却只说他近期之内也许会有访客。

她说的这个人很快就来了。苏曜只能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须发皆白的老人。

老人虽然一身布衣,但是气度不俗,单看长相很有一点仙风道骨的意味。然而他此时抱着酒壶,一边往嘴里倒一边嘟嘟囊囊地抱怨,什么蜀中冬天又湿又冷,这破地方一点都不适合他这样的老人家;又说现在的小辈都jian猾狡诈,只知道使唤老年人,害他一把年纪还要东奔西跑。

前世苏曜数次招揽俞显,却连此人的面都没见过,一直深觉遗憾。没想到重活一世,他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他。只是此人与他想象中的贤者形象实在差得太远了。

没过多久,俞显已经把最后一滴酒也倒进了口中,却还意犹未尽,抬头问苏曜:“有酒没有?”

“某在军中从不饮酒,”苏曜赔笑,“还请俞夫子见谅。”

俞显不禁悲从中来:“沈家那女娃太不厚道了!哄我一个老人家千里迢迢来蜀地给人帮忙,到头来竟然连酒都喝不上了!”

苏曜啼笑皆非。不过他马上捕捉到了重要的信息:“是阿沅让俞夫子来的?”

“阿沅阿沅,”俞显白眼,“叫得这么亲热,你是她什么人啊?”

苏曜赧然。一时顺口,竟然不小心把沈盼的小字叫了出来。他们连名份都还没定下,外人看来自然是很不合适的。而且这问题叫他怎么回答?他是她曾经的丈夫,现在正努力再次成为她的丈夫?

“我也想知道我算什么人。”最后他苦笑着回答。

俞显从这句话里窥出了端倪。他上下打量苏曜,最后嘿嘿笑了起来:“小子,你不会是她情郎吧?”

作者有话要说:

要开始搞事情了。

另外下个打算写的BG文已经开放预收。这本是小人物奋斗史。男主白手起家大富豪,女主凶悍无比小萝莉。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点链接或者点进专栏收藏下。

附文案:

科举服务一条龙。

伴游酒纠,开路喝道,考前行卷纳卷,考后放榜谢师,从雁塔题名到曲江关宴,本团司竭诚为您服务。

晚唐小人物奋斗史。

从无业游民到长安巨富,了解一下。

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之为“进士团”。

——

第53章无往不复(2)

苏曜将手里的精巧弩机端详良久,最后一抬手,一支利箭激射而出,扎进了对面的铠甲。

“厉害。”苏曜禁不住出声夸赞。一般情况下,只有训练有素的弓箭手才能射穿这种厚度的铁甲。可是这把手持弩竟然轻易就做到了。俞显带来的东西果然非同凡响。

然而俞显对他的夸奖几乎是无动于衷。他一手托腮,对苏曜审视良久,自己嘀咕:“也不知道沈家女娃看上你什么?”

他声音不小,苏曜自然听见了,不由苦笑。这话他怎么接都不适合,索性岔开话题:“这弩出自夫子之手?”

这手.弩威力与平日所见大不一样。袁进射他时如果用的是这把,他未必有命活着。

“因为我经常在外面走,两三年前沈家那个女娃便托我替她寻觅能工巧匠,好对弓.弩做些改进。你手上这件是刚做好的成品,还没开始批量制作。”

苏曜有些意外:“我以为她讨厌打仗。”

因为沈盼不喜战争,以前他都尽量不在沈盼面前提战场上的事。

俞显冷笑:“这你就不懂了。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徐州那么富庶,你以为没人眼红么?若有强敌来犯,光靠陆仲父子可不一定守得住。”他接过苏曜手里的机弩:“改进了机括、材质、工艺后,连妇孺都能使用,可以弥补武宁弓手的不足。当然这东西不是没缺点,射速不比弓箭,制作的成本也高。不过徐州最不缺的就是钱,大批装备不是问题。其实我们还试过做连弩,不过目前的成品都不太理想。”

苏曜赞叹:“大手笔。”

俞显得意道:“这算什么大手笔?河南道缺乏马场,这两年她还在和北边的胡人做生意。徐州提供他们需要粮食、布匹。他们则用马匹交换。不过河南战事不多,暂时只要他们每年交付少量马匹。按照约定,他们每年还需要留足一定数量的马匹。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