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末世笔仙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4

分卷阅读114

    成粉,已经开始干了。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苞米竟然长不大了。

第76章

村民们的绝望可想而知,家家户户都查看自家的苞米地,撕开叶子看看里面。今年春天来的早,按理说长了这么长时间,是到了成熟的时候了。

之前看着棒子小,还以为是地里的庄家顺应节气,要等到今年正常的秋天才会成熟,所以长得慢了,可现在一看根本不是长得慢,而是只能长这么大。

封子宣在村里走了一圈,就能听到不少哭声,发现这件事情以后,村里剩下的一部分村民一大半都找到了封子宣,想要加入基地。

老天爷已经不给活路了,封子宣至少还有仙儿在,不管以后会是什么样,至少眼下不会被饿死。

封子宣一连几天都会去地里看看玉米,玉米叶明显已经发黄了,已经成熟了。封子宣没有再犹豫,全部进行收割。

人工消耗的时间太多了,基地内还有很多事情。刚要要建立一个小型的发电站,封子宣拍板决定全部使用机械收割。

机械收割玉米速度十分快,弊端就是会将玉米杆破坏打碎,而且在玉米粒上会有一定的损失,哪怕是最好的收割机器,也会在地里掉落一些玉米粒。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一亩地玉米产量能有一二百斤就不错了,损耗一粒玉米那都是心疼的,封子宣却觉得人力更加珍贵。

要建立一个小型燃烧发电长,燃料就是首要解决的条件,除了煤炭,玉米杆也是极好的燃料。同样玉米杆也是喂牛的好东西,不论怎么使用,被打碎的玉米杆都不会被浪费。

收割闹得动静很大,周边村子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封子宣让村里一些干不了什么活的孩子每天去地里捡被机器遗落的玉米和玉米粒,捡到一斤奖励一块糖,已经许久没有零嘴的孩子们一个个动力十足,哪怕有别村过来捡的,也抢不过一群眼疾手快的孩子,大部分的玉米粒都捡回来了。

军队单独为基地来了一次,运送来了发电厂需要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封子宣足足卖出去两百多只兔子。

其实细算下来,这些东西价格算是便宜的了,只能说现在rou类真的是十分珍贵的物资,否则现在电力那么珍贵,这发电的东西怎么可能随便买到。

一边建造发电厂,一边购入大量的材料,现在山上盖了许多房子,又建立了更加大规模的养殖场,用于饲养更多的牲口。

今年,勉强算得上是风和日丽,虽然将于少,但干旱并不是特备邪乎,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今年是丰收年的错觉。三个池塘的水基本没有消耗,每天用池塘里的水去灌溉温室里面的其他植物,然后再抽地下水灌进养鱼池,池塘里的水一直保持着更换,所以水质极好,里面的鱼长的也特别快。

土豆收割一样用的机械,孩子们又去捡漏网之鱼的土豆换零嘴吃。土豆不出所料小的可怜,十个也炒不出一盘菜来。

小瑶池的温室里荷花凋谢了大半,封子宣本着兵贵神速的原则,也没等其完全枯萎,就放水开塘挖莲藕。

挖藕村里可没有专门的机器,从前也没有人养这个,又是跟政府买了三个挖藕的机器。挖藕机不大,人坐上去就行,安排人轮班去挖,速度也挺快的。

挖藕的当天晚上全基地的人吃了顿火锅,杀了一只羊,用多余的公鸡做的汤底,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新鲜的脆藕,所有人都吃的畅快淋漓。

有的老人吃不了火锅,用藕炖汤吃的也满足。

基地里的新人看着桌子上不限量的菜rou,哭的心都有了。这一年紧巴巴的过日子图个什么?早知道还不如一早加入基地呢。

这一年吃糠咽菜的就指着秋收的时候多收点粮食度过前两年的灾,可看看那guntang的火锅,莫说今年严重减产,就算是大丰收几年也未必能恢复这样的伙食啊。

那一场全国性的洪灾,让金钱的购买力直线下跌,从前的富有再没有资源在手的情况下,都是穷光蛋。

等到了藕都收获以后,全村人都成了基地的成员。整个村子都成了基地的一部分。

封子宣某天早上起来幕然想起,自己好像还没给这个基地取名字呢。封子宣看了一眼躺在身边的某只,拍板决定就叫神仙基地。

莲藕收获了六千多斤,绝对的大丰收,储存好的话能放两个月,虽然村里人多能吃完,可也没有顿顿吃藕的道理。留下五百斤留着吃,剩下的全都买了。

莲藕是高产的蔬菜,竟然没有减产。

对比一下温室里面种植出来的玉米和正常生长的玉米,温室里面的玉米虽然也减产了,可玉米棒却比地里的玉米大了三四倍。

封子宣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打电话询问部队得到了证实,阳光出问题了,凡是受到阳光照射的植物,除了叶菜意外都会造成减产的影响。而遮住一部分阳光的,再温室里面长大或是盖上遮阳网的植物要相对好许多。

换句话说部队又开始给封子宣推销遮阳网了。然后那些藕都用来买遮阳网用于来年用了。

虽然不知道来年是否还会这样,可买来到底是有备无患,今年购买还能便宜些,来年购买的人会更多。

跟政府定制的神仙基地的招牌定做好了,用的是立体字,做的很大,随后将原本九重仙境的招牌摘下来,“神仙基地”算是彻底成型了。

封子宣姥姥家那边家里一直是送去好东西的,也提过几次让他们过来,只是那边的地不好迁过来,如果他们都过来了,地怎么办?

就算大舅舍得,姥姥姥爷也舍不得。老一辈的人对土地的执念更重,有地才有粮食,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不会饿死。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

结果地里的那点粮食可怜极了,本来姥姥家那边分到的地就少,粮食收货下来的时候看看,根本不够养活一大家子的。

家里人都是面带菜色,没有被各种的天灾带走生命,却要面临食物匮乏的窘境。

电话中听说封家的神仙基地什么都不缺,心里纵使有再多的舍不得,也要过来。

姥爷去年洪水的时候没坚持住,人没了,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信号的,等洪水褪去地面干了才知道消息。姥爷的遗体时候被政府统一活化的,因为死的人多,连个简单的葬礼也没有就下葬了。

来的就是大舅一家三口了姥姥,总共四个人,因为距离较远,家里原本的地现在是没办法归于基地了,这人一走若是不回去,那地怕是要被同村的人呢瓜分了。

对于基地内待遇方面,封子宣曾开了个代表会,自然而然的是采取等级制的,这第一等是带着土地和房产进入基地的,同样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