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死上十次都不足为过,但执政年事已经高,赵氏嗣卿资望尚且不足,韩氏向来与我赵氏亲善,正当互为依靠,此时处置了韩庆,与韩氏交恶,只怕执政百年之后……”

此次赵志父的大病让所有人都把一个其实本就该重视的事情更加提上日程,便是赵氏的继承人尚且资望不足,虽然包括赵氏家臣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赵志父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也知道总有一天他是会走的,但那人一向如石头般的坚硬刚强,让所有人潜意识里都没有那样的准备——这个人终究会倒下。

于理上,尹泽知道阳虎说的有道理,但于情上,尹泽却真的不愿意听到阳虎如此平淡的谈论着赵志父——这个自己效忠半生相随半生的主公可能会死,也不愿意听到阳虎以一种利害算计的口吻讨论着赵志父死后的事情如何如何,但尹泽也知道,这终究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所以哪怕心中不喜,仍然咬着牙听阳虎言语,并道:“那您的意思是?”

阳虎很是谦卑的道:“其实是我想引荐一人,内可解我赵氏我晋国此时危困,外可解不耗一兵一卒解决掉齐国。”

尹泽微有几分讶异,道:“何人可得您如此慎重举荐?”

阳虎稍微犹疑了一下,道:“大夫您还记得此前挑动越国与燕国伐齐的那个法子吗?”

尹泽道:“那是阳虎大人您所献,居功至伟。”

阳虎道:“实不相瞒,这法子原本不是在下所想,乃是在下想要举荐的那人为在下所出。”

尹泽满是惊异。

原本尹泽以为这三国伐齐的策略其实是阳虎所献,虽然对阳虎的人品不敢苟同,但却对此次阳虎出谋同时挑动燕越伐齐,使得晋国并未有动用多少兵力,便让齐国陷入几乎亡国的险境,尹泽也是十分佩服的。

要知道齐景公在位时处处与晋国相争,彼时晋国内乱,中行氏与范氏反叛,齐国支持中行氏与范氏,那是数百年来第一次,他国军队能够在晋国的国土上横行,那是数百年来的第一次,百年霸主晋国让他国对自己的国政指手画脚挑动内乱而毫无办法。彼时还不是执政的赵鞅指天立誓,改名赵志父,披甲执锐,身先士卒,满身战伤而不退,挽狂澜于即倒,将晋国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其后担任晋国执政的几十载,四处征战,为维持晋国霸业奔波半生,未尝一日稍安。

赵志父几乎在以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着这个国家,对内镇压公卿内斗,用强大的压力迫使晋国仅剩的四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团结在一起,对外赵志父是个腰杆不会打弯的绝对强硬派,与齐国争霸,熬死了齐景公,压制新兴的强国吴国与越国。

在经历过上上上代韩氏执政的懦弱、上上代范氏执政的贪婪与无耻、上代智氏执政的无能,赵志父是晋国这数十年来唯一一位将晋国的邦国利益放在家族利益之前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强硬的人,最后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家族而妥协——放弃杀死韩庆这个不管从任何的方面看都绝对军法难容的败军之将。

此时不仅仅是赵氏家臣,同时作为晋国人的尹泽,作为数百年霸主晋国国人的尹泽,心里已经有了隐约的感觉,也许随着赵志父的衰老和未来将要到来的死亡,逝去的不仅仅是晋国的顶梁柱,也是数百年霸主国晋国终将粉碎的霸业。

满满的悲哀,却无法言语,面对将颓的社稷,无力挽救,黍离之悲,莫过于此。

心中满是无能为力的自厌感,却在此时,有人一个人对你说他举荐一人便可解决所有问题,尹泽自然不信,但也不禁有了几丝疑问,阳虎的才干他是清楚的,能让阳虎这样引荐的,到底是什么人?如果真的按照阳虎所说那三国伐齐的谋划是阳虎想举荐的那人所献,如此智谋,若被举荐,受到重用是必然的,阳虎大可以直接对执政或是赵氏少族长推荐,为何反而先和自己说起?

阳虎似乎也看出了尹泽的疑问,便道:“我这里有几本此人所著的书简,我回头命人给尹大夫您送过去,您一看便知道。”

尹泽回到自己府邸,阳虎果然依约送来了几卷书简,尹泽方才翻看了几篇便一下子从座位上窜了起来,还连带打翻了案几上的笔墨,但尹泽丝毫不觉,仍旧紧紧盯着手中竹简,仔仔细细的翻看,期间有下人来唤尹泽用膳都被他呵斥着赶了出去。

耗时良久,尹泽将那几卷竹简全部读完,此时他方才明白为什么阳虎这种人都对举荐此人心存疑虑。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觉得晋国真的是很让人觉得很悲哀,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言,春秋时期说会五霸,其实几乎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晋国一家独霸,可是就这样一个放在今天可以说是超级霸权的国家,竟然最先灭亡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对赵简子感兴趣,就是本文里赵志父,我觉得这人纯粹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几乎可以说是晋国到后期少数还把国家利益放在心头的人,本人万分能看,能治国能打仗,而且很强硬,可就是这么一个强硬的人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面对的却是大厦将倾无能为力,有种英雄末路的感觉。

哎,要是晋国不亡,哪里轮到秦国一统天下,觉得历史很奇妙也很悲哀。

话说很久没去天涯煮酒板块晃荡了,最近去了,发现有个大神写诸葛亮写得很棒,现在我在追那篇文,有亲读三国同样感兴趣吗?

☆、第37章

越人见营外大火,一时间有些反应不及,层层上报,越人本就是在齐国国土内作战,自然凡事都万分谨慎小心,负责防守的将领马上令重兵前往谨慎查看,

火光冲天,自然吸引了无数的越国士兵伸头观望,这些越人离开故土已经半年有余,围困临淄如许多时日还攻之不下,士兵疲惫不堪,最近这段时间,围而不攻,连仗也打得少了,每日自是十分无趣,此时突然有变,竟然有不少越兵跃跃欲试,想要去看看热闹,只是此时越国正当国力强盛时,各级军官多乃有才干之人担任,军中军法森严,执行也严谨,除了被派出去查看境况的士兵外,终是无人敢动。

但毕竟探兵斥候来回往返,又调兵出营,动作颇多,越国大营便有几丝混乱,加之临淄城墙实在是宽大,越国人本就围得不是很严,空隙很多,所以当化整为零,人数不多的齐国军队向着临淄城冲过去的时候,很多越人竟然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了,层层上报,领兵元帅决定拦截时,这些单骑走马行动十分迅速的齐国士兵都已经突击到了临淄城门口处,等越人驾着笨重的战车追赶到城门口时,齐人不仅进了城,连城门都非常从容的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