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麟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8

分卷阅读88

    认了他现下身边跟着服侍的正是那名外室,怕还会真以为他的眼泪有多么情真意切。

有了这些情报,找对方向逐一分析过后,即使萧宸仍未能探清对方阴谋的全貌,可单就春汛之事而言,却已大致掌握住了真相的脉络。

兴修大堤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可以就近征集民工施为;可换成破坏大堤,这种犯众怒的事儿,幕后之人藏着掖着都来不及了,又岂有可能冒着阴谋暴露的危险直接到邻近乡里征人?尤其邢子瑜行事谨慎,不仅在沿河各县设有观察水位的瞭望台,也协调了当地耆老组织队伍定期检查、巡守……在此情况下,除非幕后之人舍得为此事填进一支死士的性命,趁着雨势磅礡、视线不清的时候破坏大堤;否则要想功成,所派出的人不光得要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更得有相当不错的身手,才能避过邻里巡守队伍的耳目顺利行动。

胆大包天、身手不凡……最能与这两项搭边的,便非江湖人莫属了。

而根据潜龙卫的调查,风扬镖局派往棱阳的那支护镖队,其成员无巧不巧在钱财方面都有些不趁手。

有的是家人重病、给汤药费拖得穷到揭不开锅;有的是在外面的粉头身上砸了太多钱,又舍不得「心肝宝贝儿」,只得设法寻些外快来填补;还有的则是在外欠了赌债,让逼债的人整得心力交瘁……如是种种,虽情况各不相同,却极其凑巧地都出现在了这支行迹诡异的护镖队中,又教人如何能不心下生疑?

为了证实自个儿的猜测,萧宸特意让潜龙卫安排了一场戏码,让那名积欠赌债的镖师以为是幕后主使灭口来了,一时给吓得浑身哆嗦,冲口就是一句「挖大堤的事儿我谁也没说」;待发觉自个儿给人蒙了,想改口也已不及,便在审讯者的威逼利诱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盘托了出。

根据此人的说法,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是总镖头亲自挑的,临行前也没说要他们做什么,只让他们到棱阳一趟,在见到委托人后依其命令行事。因他们行镖走江湖的,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样遮遮掩掩的案子了,几人也没多想,便按着总镖头的话启程前往棱阳……不想委托人交办的事儿,竟是让他们出手破坏瑶州大堤。

可这一队人大都已让钱财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又给委托人拿捏住了把柄,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再加上委托人口口声声说这么做只是想给邢子瑜找麻烦,也不是让他们真把大堤挖空挖断,只是破坏一些「小地方」而已。这些镖师对河工、土木之事一窍不通,哪里会知晓他们破坏的「小地方」究竟如何关键?还是直到春汛爆发、河堤大溃之后,几人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

但事已至此,他们就算如何后悔,也挽回不了因大堤溃决而丧生的成千上万条性命了。即使有人心下愧疚、隐隐生出了主动到州府投案赎罪的心思,也因共犯甚众,彼此投鼠忌器、互相牵制而作罢。

到头来,他们首先选择保全的,仍然是自个儿生命、名声和地位。

负责审讯的潜龙卫虽对此人的作为十分鄙夷,可为了多挖出点线索,仍是耐着性子同他虚与委蛇了一番;直到确认再问不出什么线索了,才让他签名画押,将问出的口供上交给了太子。

面对这样的结果,萧宸的心情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

瑶州大堤之所以溃决酿灾,乃是遭人蓄意破坏导致……如此结论固然证明了邢子瑜的清白、替对方开脱了「贪渎失职」的罪名;却也意味着瑶州确实如他所推测的那般、存在着一股欲图颠覆朝纲的不法势力。

单就风扬镖局之事而论,因利用镖师破坏大堤的委托人行事相当谨慎,不仅在接头时刻意隐藏了容貌,就连声音也藉由某些手段弄得十分嘶哑;故那名好赌的镖师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也就只剩下对方「隐隐带着些许盛京口音」这一项而已,能用来追踪幕后主使者身分的线索相当有限。

也因此,几番思量之后,不愿打草惊蛇的萧宸遂给那赌鬼镖师安排了一出「醉酒落河身亡」的戏码假死隐遁,并让潜龙卫分由两处着手,一方面追查瑶州境内精通水利、且有能力指点那些镖师破坏大堤之人;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摸清风扬镖局的人脉网路,看看那些一步步将镖师们引入绝境的事件究竟只是机缘巧合、又或根本就是幕后主使者刻意设下用以cao弄这些人的局。

至于同样形迹可疑的吴记粮行……如果说在这股势力的阴谋里、风扬镖局的那支护镖队扮演的是「借刀杀人」的那把「刀」;那么作为瑶州三大粮商之一,吴记在这场阴谋中起到的作用,想来还当与「钱粮」二字有关。

考虑到吴记的兴起还是近十年的事儿,瑶州商界也一直流传着吴记背后有贵人照拂的说法,萧宸早在对吴记升起疑心之初,就已责令潜龙卫针对此事加以详查。惟因此事牵涉甚广,消息来往确认也需要时间,故少年也没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此,而是在等待消息的同时进一步思量起了吴记在春汛之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吴记是粮行;萧宸最先考虑到的,当然也是此前曾经疑心过的「囤积居奇」一项……只是春汛爆发后,侥幸逃得一命的吴秀柊虽没像棱阳县令纪恩平那样假惺惺地为死去的亲人掉泪,对官府施灾募赈的要求却一直相当配合,也不曾刻意拉抬粮价;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看不出此人有藉春汛之事牟利的迹象。加之棱阳总店遭灾,吴秀柊固然因堂兄之死而少了个心腹大患,却也存粮遭洪水吞没而损失惨重,自然让他大力协助赈灾的举动更显得难能可贵,获得了知情之人相当一致的好评。

事实上,若非吴秀柊离开棱阳的时间太过巧合,只单就对方在水患中蒙受的损失这一点,萧宸就将疑心放到此人身上。

──想到这里,年轻的太子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损失」几何,说到底不过是吴秀柊的一人之言。如果吴记棱阳总店的存粮早在春汛爆发前就已被他暗中转移,那么所谓的「损失」一说,无疑就成了掩盖这笔粮食去向的最好借口。

而只要想想那个明明在「认亲」时得了不少好处,却在「亲人」出事时迟迟不见踪影、甚至就此失了音讯的晁氏马帮,这笔粮食是如何掩过旁人的耳目进行转移的,似乎也就不是什么太难回答的问题了。

萧宸相信这世上确实存在着巧合,却不认为巧合有这样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一地、还能碰巧撞在一块儿的可能。事实上,察觉吴记所谓的「损失」十有八九存在着猫腻后,看着眼前舆图上象征着受灾区域的大面积标红、和标红范围内被特别标示出来的几个地点,萧宸只觉眼前延续多时的迷雾骤然一散,几分明悟随之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