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麟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背负着一切,从不曾在言谈间暗示、泄漏过半点端倪。而以帝王对爱儿脾性的了解,便无需多想,也能猜得出对方做此决断的缘由。

宸儿之所以隐瞒一切,不是担心真相太过荒诞、难以取信于己,而是不想让他担上那些来自于已逝过往的阴影;不想……让他再一次承受那种亲手夺去爱儿性命、椎心刺骨的痛楚。

若非宸儿不在跟前,萧琰早就不管不顾地将人拥入怀中恣意怜爱,用最为直接、激烈的方式让宸儿感受到他此刻胸口情绪的激荡了。

──他一心想为之遮风挡雨、免除任何伤害的爱儿,竟已用这样的方式默默守护了他那么多年!

萧琰虽从不认为次子性情软弱,但却还是直到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对方隐藏在沉静隐忍之下的、究竟是何等程度的刚毅和坚强。

而这样的认知,几乎让帝王难以自禁地生出了几分后悔来──对于那一夜、他明明察觉了宸儿同样怀抱着的情思,却出于种种顾虑选择了隐瞒退却的举动。

那个时候,他以为宸儿分不清孺慕之情与君子之思、担心宸儿会因一己之私欲而走上岔路;却不知宸儿的情意并非只来自于这一世父子亲情的酝酿,而是足足延续了两世、迭经诸般波折苦痛的积累,又岂是简简单单的「一时迷惘」四字所能含括?

就算那份情感确实是由孺慕之情转变而来,宸儿对他的情意,也是不容置疑的。

如果事情发生当时、他早就「回忆」起了这些,无论那份情思如何逆伦悖德,他都不会选择无视、推拒,以至于生生将宸儿逼得不得不自请出外、逃避远遁。

而这点,便又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记忆早不来、晚不来,却偏偏要到宸儿离开京城之后、才让他一点一点地回想起来?

思及前世宸儿出事,便是在自请离宫之后,即使两世的经历早已大不相同、宸儿出外的时间也较前世早上了两年,萧琰仍不由因这样的「似曾相识」而生出了几分悚然。

──若这些记忆的复苏并非「全无来由」。

──若他之所以想起一切,是来自于前世自己的警醒和谕示……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今远在瑶州的宸儿……也正面临着与前世相近的危险?

一想到这里,即使萧琰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宸儿早已不是前世手无缚鸡之力、身边也只有一队暗卫护着的闲散皇子,帝王也再无法忽视心头那打爱儿自请出外之后便于心头萦绕徘徊不去的不安;胸口原就存着的几分踌躇,亦就此转为了无可抑制的冲动。

匆匆洗去了周身冷汗和面上残留的泪痕,萧琰强自压抑着胸口越发强烈的躁动更衣出了浴殿;却正要召来曹允吩咐些什么,便见后者主动迎上了前,禀报道:

「圣人,楚王已到,现下正在偏殿候着。」

「……他来得倒快。」

「圣人夜半急召,王爷自然不敢怠慢。」

「请他进来吧。」

换作平时,萧琰或许还有心思敲打一下曹允有意无意帮着对方说好话的举动;但他此刻满心记挂的全是如今远在瑶州、保不准会遇上什么危险的儿,便也未再多说什么,直接让曹允将人带了进来。

来者是一名外表瞧着约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男子,轮廓与殿上的帝王颇有几分肖似,只一双形似弯月、眼角微微上挑的桃花眼,将那张俊容衬出了一股子迥异于帝王威仪的风流意态。

这个容貌俊逸、眉目含情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先帝德宗的么子楚王萧瑜,昔年萧琰争储时的主要对手。

因是深夜受召匆匆赶至,萧瑜仅一袭暗青色的便袍裹身,并未穿着正式觐见的亲王袍服。可饶是如此,见着前方斜倚于龙榻之上、神色莫测难明的帝王时,年轻的王爷仍是依足了礼数躬身为礼,不论姿态声调均透着十足的恭敬:

「臣萧瑜参见圣人。」

「不必多礼……坐下吧。」

「谢圣人。」

听帝王语气随意,一句应罢,萧瑜当即依言于殿前盘膝歇坐而下,并不掩饰关切地将疑问中带着几分打量的目光投往了殿上的兄长:

「圣人夤夜召臣前来,不知是……?」

「朕要离京一趟。」

萧琰淡淡开口。不用「打算去」而用「要去」,从根本上便已展现了他此刻不容动摇的决心。

可他这句话才刚出口,此前仍一脸恭谨的萧瑜立时面露苦色,哀叹道:

「皇兄,从您上回说这话到现在可还没满一年呢……怎么又要离京了?」

「……朕放心不下。」

「太子?」

知道这世上能让兄长挂心到如此程度的就只有那么一人,萧瑜一时有些无语:「皇兄,太子已经十五岁了。」

「朕知道。」

「十五岁已经是能顶事的年纪了。皇兄不也是这么认为,才会同意太子前往瑶州赈灾?尤其太子此行不仅有沈修睦陪同,还有太子卫队全程护卫……诸般安排周全若此,哪还有什么好放心不下的?」

「只是有种相当不好的预感。」

面对五弟的质疑,无法说出此间真相的萧琰只能有些含糊地做了答,接着语气一转、不容置疑地截断了对方还欲劝阻的话头:

「朕心意已决,你无须再劝。朝中之事便由你和楼明光共同主持,若有难以决断的再让潜龙卫送过来。」

「……臣弟想做的是闲王,不是贤王啊!」

见兄长三言两语就将事情彻底定了下、完全没有自个儿置喙的余地,萧瑜心下发苦,却除了又一声哀叹外什么也无法改变……那副惫懒的模样让帝王瞧得一时好气又好笑,心头源于梦境的抑郁因而稍缓,笑骂道:

「你有本事就在老四面前说这话,看看他会作何反应。」

「能有什么反应?还不就阴阳怪气地刺上几句。」

萧瑜撇了撇嘴,「去年皇兄假避暑之名暗中接太子回京,他知道真相后还特地登门讽刺臣弟,假惺惺地说什么你也该认清了吧……还当人人都和他一样,没那个器量能耐还一心想着做皇帝呢。」

萧瑜虽也曾卷入德宗末年的争储风波当中,但身为先帝么子的他当年连七岁都不到,每天光想着玩都来不及了,哪有什么登基做皇帝的心思?所谓的「楚王党」完全是他的生母容淑妃和其背后的容家整出来的事儿……尤其他生于康平乱时,从小就是听着三哥萧琰的丰功伟业长大的,又看多了德宗在世时每天给战报整得焦头烂额的惨况,对那人人向往的尊位一点念想也没有,遂早早同自家三哥投了诚,在各种层面上充分展现了自己只想做个闲散王爷的坚定立场。

在那些权力欲深重的人──如梁王萧璜和萧瑜的外家容氏──眼里,年轻的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