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9

分卷阅读259

    琴音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yu扔了1个地雷

给你们爱的摸摸大~(づ ̄3 ̄)づ╭?~

☆、180

这道手谕来的时机未免太微妙,戚博翰遭遇刺客,重伤大半个月醒来后第一件事竟是要分他的兵,莫非戚博翰怀疑很他有关?这让王君浩不得不多想几层。

陶笉然见王君浩突然陷入沉思,不由得出声提醒道:“王将军?你看完了吗?”

“看完了。”王君浩很快回过神来,“不知大人对那两万兵马有何要求?”

“嗯,兵倒是无所谓,就是要几个裨将。不然坞堡那边没人指挥,就是一盘散沙了。”陶笉然可不懂行军打仗,更不会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带好一支军队。

听到陶笉然不准备亲自指挥,王君浩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不带兵要怎么收拢军心?

但王君浩还是很快速地答道:“那末将立即去点兵,大人打算何时让他们去坞堡?”

“选定人之后就过去吧。”坞堡现在围墙虽然还在加固,但是城门已经装上了,就算有敌军来袭,也能撑到援兵过来,倒也不算危险。

而且不管是去坞堡还是留在城内,都是睡帐篷,这区别更是不大了。

王君浩去点兵,陶笉然也回去准备征兵事宜。

这征兵自然不是在沂州征了,沂州所有人口加起来有没有三万都不好说。一般的征兵程序,都是皇帝下旨,然后各地县令开始去对户口,拉壮丁。一个处理不好,还容易产生民怨。

不过自从戚博翰提高了士兵待遇之后,来参军的百姓怨言倒是少了许多。特别是加了一条,无子嗣不能入伍,更是深得民心。

一来谁都不想自己没有子嗣上战场,死了之后就是断子绝孙了。二来瑞朝人口太少,不留点壮丁在家生娃,将来人口越来越少,怕是连个军饷都种不出来了。

只是除此之外,士兵的后代能入读行知小学这一条,只能在宁安和广义,还有淮阳推行,其他地方摆出这条好处,意义不大。但是又不能光从宁安和广义征兵,不然宁安的壮年劳动力都要被捋秃了!

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陶笉然一拍桌子,就有了决断。

今年海州和凌州还有广义不是要建全封闭小学么,肯定能塞下不少学生!想让自家子女读书的士兵,报个名就有官府免费送你家娃过去,每年过年学校负责免费送回家再接回来!这下总成了吧!

南方有宁安和广义,北方也不能落下,陶笉然去信一封,让公孙明志和王琬凝在京郊也建一个封闭小学。

就这么凑凑,应该能塞进去三万士兵的子嗣。

既然京城这边都搞起来了,陶笉然又让王琬凝和公孙明志一起,将宁安那边的设施都复制一份到京城来。

图书馆不用说,还有造纸厂和福善堂。都是跟教化有关的事情,陶笉然没有其他人手,只能交给他们了。

陶笉然把计划一一列出来,有跟戚博翰讨论了许久,才定下了最终方案。

征兵自然是要先让戚博翰“清醒”过来,京城那边想来也布置得差不多,戚博翰是时候离开了。

临行前一晚,戚博翰什么也没做,就抱着陶笉然,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双幽深的眼眸含情脉脉地看着陶笉然,恨不得下一秒就是沧海桑田。

陶笉然受不了这么沉闷的气氛,开口道:“你明天要不要带宝儿和贝儿回去?”

戚博翰轻抚上陶笉然的脸颊:“现在京城比不得沂州安全,等把李家解决了,我来接你们回家。”

陶笉然想说自己到时候不一定会回去,但话到了喉头却说不出口。

沉默了半响,戚博翰才又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的安全优于任何事物。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我不保证我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戚博翰的语气很是平淡,他并不是在威胁陶笉然,而是在陈述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

陶笉然都不用设身处地,就能理解戚博翰的心情。戚博翰明天回京城,又何尝不是去一个龙潭虎xue?陶笉然又怎么可能不担心?

“你也要好好保护自己,不然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或许会直接兑换□□知识,然后过去把那群龟孙子一锅端了,然后去黄泉路上追戚博翰。

嗯。或许也会留下来好好抚养宝儿贝儿到成年再去死。反正没有戚博翰在,陶笉然对这世界没有太多的留恋。

戚博翰听出了陶笉然语气中的决绝,心中反而有一股诡异的满足感。

这一夜,两人彻夜未眠。第二天天蒙蒙亮,陶笉然就起身将戚博翰送到城外,自己又在城外痴痴站了许久,直到那辆小马车扬起的尘土都归于平静之后,才转身回节度使府。

陶笉然回去蒙头大睡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醒来才知道王君浩昨天来过,说是两万兵马已经点出来搬到坞堡去了,过来跟他说一声。

陶笉然闻言,立即狼吞虎咽吃了顿早餐后,就奔赴坞堡。他现在需要高强度的工作,让自己暂时忽视那股浓烈的思念之情。

等陶笉然到的时候,士兵们已经在坞堡外面的空地上开始日常训练了。

王君浩给坞堡这边分了两名裨将,再加一个陶笉然,或许能抵一个诸葛亮。

咳,陶笉然收回思绪,找到了正在坞堡帐篷内悠闲吃早餐的两位裨将。

见到陶笉然过来,两人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大饼,才出帐篷迎接。

两人的态度并没有很热情,陶笉然倒是理解。他们是王君浩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他这个新来的上司,自然不会有多高的忠诚度。

不过陶笉然并不在意,忠诚度这种东西,可以慢慢调♂教的嘛。

陶笉然也不跟他们客套,摆摆手道:“你们继续吃,边吃边说也行。”

两人闻言,竟没有推辞,真的非常实诚地又坐回去继续吃了。

陶笉然在京城跟那些官场老油条打交道那么久,好久没见过这么耿直的人,愣了一会儿,才开始了解两人的基本资料。

“末将姓王名涛,乃王家旁支子弟,现年四十五岁。”王涛比另一个年纪大不少,便率先答道。

陶笉然点点头,四十五岁,再过五年就要退下去的年纪了,如今才混了个裨将,资质可以说是一般,但胜在有经验。

另一个年轻的也有样学样:“末将名叫李威,家中是种田的。承蒙王将军提携,才走到今天。”

李威说着,脸上满是对王君浩的感激。

得,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有知遇之恩的,相当于半个门生。都不是容易拉拢的。

对此,陶笉然早有所料,王君浩肯定不会放下对坞堡的掌控。这两个人到底能不能拉到自己船上,还有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