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8

分卷阅读248

    ,还会远吗?而他,一直在一旁看着,都不能了解陶笉然的目的,还在心中鄙夷,实在是愚不可及!

陶笉然没注意到邱裕在一旁一会儿黑一会儿红的脸色,他盘算着,这一个月二十两银子的话,每月留一两存着,其余的都用来建坞堡的话,坞堡今年入冬之前应该能建个轮廓出来!

入冬之后是匈奴入侵的高危期,如果坞堡能在此之前建成,那对沂州和瑞朝的优势是无限大!

想定之后,陶笉然便开口道:“邱大人,如今已是农闲,你看能不能招些人手去建坞堡?”

邱裕听到陶笉然喊自己,这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答道:“今年不挖河道吗?”

“先建坞堡。”粮食虽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抵御住匈奴军队的话,再多的粮食都没有用,只会平白便宜了匈奴人。

而且现在他们有钱了,完全可以暂时去外面买粮食回来啊!陶笉然转念一想,又道:“我们这次招工不发钱,直接发粮,这样百姓应该不会再有异议了。”

挖河道一直都是政府强制组织的义务劳动,在加上农民们也是希望自家的田能再靠近水源一些,这样才能增产,所以每年农闲的挖河道,已经成了沂州百姓的日常了。

但是对于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收益的河道,现在明显是直接到手的粮食更有吸引力!今年先去建坞堡赚粮食,明年再挖河道也不迟啊!

邱裕赞同地点点头,可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也没这么多粮食啊……”

“去买就可以了啊,现在沂州来往的商人这么多,让他们捎带点粮食又有何难。”行商们肯定是不可能给你千里迢迢运一车利润不高的粮食,但是每车带那么五六斤,还是可以的吧!

邱裕听完陶笉然的计划,这才知道一个人脑子能好使到什么程度,对陶笉然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172

第二天,沂州城门口,就贴出了一张告示:从五月份开始,每个进城的商队,一车要带五斤的粮食,在城门口进行登记交换。官府会用比该款粮食的市场价高一成的价格收购。五月一日后,没带粮食的外来商队,一车要交一两银子的罚金!

陶笉然还特意去信给王琬凝,让民生日报把这个消息,隔一周就刊登一次。

现在是四月初,有一个月的缓冲期,如果在此期间内都没得到这个消息的商队,那真的不好意思了。毕竟沂州城里的粮食,最多只能撑到五月份,不采取点强制措施,整个坞堡计划就要崩盘了!

而商人们知道这一政令后,实在是一言难尽。

五斤粮食吧,说多也不算多,带上也不会影响商队原来要装的货物。而且带过去他们还能回本和赚点蝇头小利,算起来是沂州官府吃点亏?

但是也有人算出来,官府以高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摆明就是抢啊!从别的地方运去沂州的粮食,最少也要翻倍才肯卖啊!

对此,陶笉然也写了一封时事点评,让民生日报刊登去。

陶笉然的文章不长,加起来不过五六百字,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沂州产粮少是众所周知的,本地百姓都不够吃,如今还要招待这些外来行商,那沂州本地百姓岂不是只有饿死的份?!入城收你点粮食咋了!磨磨唧唧的干脆别来了,沂州还省了粮食呢!

陶笉然的文章一如既往地直白,再加上骂人不带脏字,却又偏偏句句在理。那些个之前用恶意揣度过沂州这一新政策的人,都不由臊得老脸通红。

陶笉然把信寄出去之后,没有时间去管自己的文章刊登出去的反响了,因为坞堡的设计方案在张大钧何陶笉然的精心打磨治下,修改了无数遍之后,终于定稿了!

一百亩的地盘,预计建城墙圈起来的,只有西北方向的一半的面积,东南方向的那一半地头,直接用作军队的日常cao练场。反正cao练场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施,甚至不用特意修整,就是能跟战场一样的地形,让士兵们提前熟悉战场,多好!而且这样还能节省石料和工时。

城墙自然是围成四方形,在四个角都建了一座烽火台。

坞堡西北和东南方向,各开一个城门,在城门里面还分别有两个集合的小型广场,广场两旁是军械武器库,开战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军械库装备整齐后,再来小广场集合,出门抗敌。

过了广场,再往里一点就是士兵宿舍。整个坞堡的正中间的地带,则是食堂和军资仓库。

士兵宿舍是一排排的两层小楼,而每栋小楼的一层都有个公共教室。里面有黑板有桌椅,就算没有老师给上课,平时也可以当做小型会议室。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公共厕所。这个公共厕所让陶笉然感到十分害怕。

由于沂州水源少,建冲水厕所明显是浪费水资源的。于是张大钧直接给设计了个旱厕,但他这个旱厕也与众不同。他给设计的是两层楼结构,蹲厕在二楼,上去之后就是一排排的坑洞,到时候排泄物直接掉到一楼,而一楼直接就是个集粪池……

根本不用冲水,完美!

陶笉然在心中为士兵们默哀两秒钟,又让张大钧把这个设计图改得安全一些,至少别让士兵一不小心就掉到一楼去。

设计图明确之后,陶笉然便让邱裕开始招收短工了。

第二天,沂州各地县衙外就贴上了新的告示。

沂州要建坞堡啦,知州府招收壮年短工多名,每日工钱是半斤粮食,种类不定,工钱日结。而且还包吃包住,每天开工前每人发六块大饼,一餐吃多少自己分配,饮水则是无限量供应。

住的地方自然是在工地附近临时搭起来的大棚,如今即将入夏,倒也不怕会冷。

一听工钱是直接发粮食,整个沂州城内的壮年劳动力二话不说就全给报名了。而距离沂州城比较近的两个县,也有不少人跑过来,五天之内竟有五百多人报名了!

陶笉然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邱裕更是神色复杂。他们根本付不起这么多人的薪资啊!

“大人,要不,让他们先回家,等下个月再过来?”邱裕捧着报名的名册,已经开始在纠结该怎么拒绝这些人了。

陶笉然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坞堡这么大,五百人都未必够呢。至于粮食问题……

“先全部收了吧,粮食的话,我可以托人从京城运一批过来。到时候收上了税,再把钱慢慢还我就是了,工人还是越多越好。”陶笉然对沂州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并不担心这笔钱沂州官府会还不上。现在是时间不等人,哪能等沂州有钱了再慢慢建这坞堡。

邱裕闻言,还是有些犹豫,他这种比较传统的古代人,还是不适应这种贷款的模式。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