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穿成奔五渣男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6

分卷阅读356

    爷伺候好,还不知要被调到哪个贫困山区!

用了一顿相当丰富且美味的午膳,聂冬的心情十分不错。庞永靖虽然拍马屁,但拍到了点子上,还是挺令人舒服的。

回到郡衙后,天使也十分爽快了宣了旨,正式任命庞永靖给代理郡守一职,替皇上治理一方百姓。接过旨意,庞永靖立刻派了心腹之人陪着天使,务必让天使感受到易阳郡春天般的温暖。

至于博陵侯,庞永靖就更不敢得罪了,恨不得聂冬走一步,他就去给聂冬擦个脚。

“这位庞大人,倒像是被吓破了胆。”霍明明道。

聂冬也觉得好笑:“霍文钟与陶广志是在春耕粮食上起的冲突,是以陈睿让钱粮官来当这个代理郡守,也是想着钱粮官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事。没想到啊,这庞永靖还挺有意思的。”陈睿肯定不知庞永靖竟然敢是这样的性格,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聂冬并未在郡城多留,休整了一日后,便出发回博陵了。庞永靖又是亲自相送,还特地与博陵侯说他准备亲自到被霍文钟训斥的五个县去看看,那五个县的县令如此不尊重霍文钟,他必定要他们好看!!

聂冬靠着马车窗旁,伸出手,微微向庞永靖招了招。庞永靖赶紧靠了过来,聂冬低声道:“也不用太张扬了,庞大人的心意本侯领了,等本侯哪天有空了,请庞大人来博陵做客。”

庞永靖像打了鸡血一般激动,努力压低着声音:“侯爷放心,下官一定谨慎行之!”得到了博陵侯请客的保证后,庞永靖开始了杀气腾腾的巡视县城之旅。

“大人才刚上任,何苦去得罪那些老油条呢?”幕僚担忧道。

庞永靖叹道:“那些个老油条绑一起也不如博陵侯的胳膊粗,陶广志是怎么调走的?前车之鉴啊!!”

“大人想要与博陵侯交好也不必如此啊!”

“呵,陶广志那厮调走了,可他惹下的这摊子事还没结。我若不把它给结了,你觉得博陵侯的气能消?不处理那五个县令,就等着博陵侯来处理本郡吧!”

幕僚顿时闭了嘴,他发现自家大人的话听起来颇有道理。

庞永靖是一肚子的苦水。易阳是个富裕的地方,哪怕是平平为官,也能赚回好几份家业,他可不想屁股还没坐热,就让贤了。

从郡衙回博陵的路上,聂冬一直保持着好心情。随行的众人,也都觉得越靠近博陵越是轻松。终于回到侯府后,连秦苍都不由松了口气,总算返程的这一路没出什么岔子。

聂冬正要喝口茶歇息下,听闻下人来报盐商王庆元递了帖子想要求见老侯爷。聂冬顿时将茶杯放在了一旁,脸上的笑意亦无影无踪:“让他进来。”

王庆元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随家丁到了老侯爷的书房前。在门外候了片刻后,见书房门打开,不由紧张起来,仔细捏了捏藏在袖子里的信件,将头埋的更低了。走到书房内,直接跪地请安,再不敢动半分。

“起来吧。”聂冬挥了挥手,命仆从们都出去。

王庆元心里给自己鼓了鼓劲,低声道:“这段时日,小人发现了几位吴国商人来到博陵,想要购买粮食。”说罢,将袖中密信递上。

门外,霍文钟正要来请安,却见秦苍守在书房门口,不由停下脚步。

秦苍道:“侯爷正在见客。”

霍文钟心下纳闷,王庆元是他们家商铺的掌柜,算是家奴了。不过,王掌柜什么时候这么有面子了,他爹好不容易从京城回来,连儿子都没见,反而王掌柜一递帖子就见了?!

224、二二四章粮食

“除了粮食,他们还打听了盐价。”王庆元道,“出了比私盐还要高两成的价格,希望盐商能卖给他们。”

“嗯……”聂冬将密信放下,虽然信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但他还是要问,“你是怎么做的呢?”

王庆元不敢抬头,小心道:“侯爷您说过,不许博陵有一粒盐一粒米流出易阳郡,所以小人拒绝了这些商人。不过小人想着,这些人是从吴国远道而来,在小人这里碰了钉子,许是会去别家,便与其他掌柜说若有外地来的商客,一定要私下通知小人。小人发现这些吴国来的商客后来又找了临县的掌柜来当说客,他们应该是知道了博陵侯不会将粮食和盐巴卖给外地商客。所以小人让盐铺顺水推舟,先卖了一百斤盐给临县的掌柜,又暗中派人盯着他们,发现这些掌柜果然是受了吴国商客所托,将盐都交给了他们。小人记下了那几个临县掌柜和吴国商人的模样。”说罢,便将画像递上。

聂冬看了一眼,这些人没有他认识的,随手将画像放到了一旁。

“你做的不错。”聂冬道,“不要打草惊蛇,再有外地商客来博陵,多留心,让商会的人盯着,但不要大张旗鼓,知道了吗?”

又要派足够的人盯着,又不能大张旗鼓。王庆元只觉得这个差事有些难办了,但自己生家性命都在博陵侯的一念之间,哪怕在难办,此刻也只能应下。心里庆幸背靠这博陵侯府和霍家大郎的支持,他已经整合了整个博陵的盐业,形成了商会。有了商会这股力量,这些事也好办了。

听到霍文钟还在门外等着,聂冬让他先回去,自己暂时没空见他。霍文钟颇为失望的走了,没走两步,秦苍追了过来。

“大郎,侯爷说了,若大郎近日无事,多去县内粮仓处转转,清点存粮,侯爷想知道,若是要收容五万饥民,需要多少粮食,博陵几日可以拿出这些粮食。”

“知道了。”霍文钟点点头。这本来就是他擅长的地方。霍文钟虽然是督邮干的纪-检-委的活,但经济头脑一直不错,不然在原本老侯爷那样挥霍下,侯府早就空了。如今能攒下这么大家业,霍文钟功不可没。当初聂冬提到商行这个概念时,霍文钟是第一个领会的,可见其在商业上的敏感。

聂冬也没闲着,立刻喊了陈福到书房,将那几张画像扔给他。陈福接过,仔细观看者画像,仿佛要将他们深深映在脑海里。

阳光透过木窗,将书房分成了明暗两个世界。聂冬半截身子隐在了暗处,低沉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

“你也闲了一段日子了。去查清楚这些人的来历,是不是与吴王有关?若真是吴王要借粮草,你去给吴国丞相禹东白递个话,告诉他当年都能到我博陵来托孤,还有什么好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