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商户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妾室比,在大奶奶眼里恐怕我连人家妾室都不如。”沈书娴一句不让,随即又道:“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是心慈之人,想着卫三爷到这个年龄了,成家立室不容易,自然不会刁难与我,至于大奶奶是如何想的,只看当日写给沈家的信,以及如何待沈家小厮就能知道。”

卫大奶奶的脸色由红到紫,由紫到红,她刚才这么说虽然也有试试沈书娴的意思。虽然沈家很硬气,也许是因为沈书君硬气,沈书娴一个未出阁的商户女,能懂得什么。因为扣下沈家下人的事,卫大奶奶被卫大太太和卫大伯狠说了一通,想着借机报复回来,顺道也捏捏沈书娴,要是好捏呢,以后问卫连舟拿钱也容易些。

她实在没想到沈书娴不但脾气,脾气还十分的大,当着卫大奶奶的面竟然能如此说,别说她的情面,就连卫大太太都不放在眼里。

卫大太太也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并不是牙尖嘴利的人,少年时就是老实侍候婆婆,后来年龄大了,小辈们起来了,她更不用跟人斗嘴。她要是强硬一点,大奶奶也不至于敢着她的面这么给沈书娴说话。

卫二奶奶素来是透明人,庶出没地位,一直受卫大奶奶的气,此时更是不敢说话。眼看着气氛就要尴尬起来,卫六姑娘突然笑着插话道:“听说九哥跟着沈姑娘一起回来了,还有裴先生也来了。”

沈书娴笑着点点头,道:“王爷怕卫五爷再生事端,便让裴先生在路上陪着,卫九爷也就跟着一起回来了。”现在只怕跟着沈书君他们一起在前院里,跟着卫大伯,卫大爷一起说话,沈书君是要来拜见卫大太太,总要见头先见了男人们。

卫六姑娘笑着道:“我已经许久没见到九哥,虽然九哥说要跟先生学习剑术,但总是在郑王府住着不回来,我怪想他的。”

沈书娴听得微微一笑,看来卫六姑娘的立场也是站在卫策这边的,卫大奶奶看来在后院也不怎么样,一个庶妹也公然敢反她。

说题说到这里,倒是解了刚才的尴尬,卫大太太笑着接话道:“这回你九哥回来,你好好跟他说,剑术哪里学都是一样的,是不好一直在别人家里住着。还让他回来住,两府离的又不远,两边跑也累不到他。”她也希望卫策能回来住,自己的亲生儿子,天天外头跑着,她几天见不着一面,心里总是挂念。

卫六姑娘笑着道:“是,一会等九哥回来了,我一定跟她说。”

卫六姑娘这么一插话,气氛也热闹起来。卫六姑娘与沈书娴年龄相仿,都是未出阁的姑娘,她引着话题说起衣服首饰之类的,看沈书娴的新装又说到京中流行,沈书娴也跟着笑着说,都来到国公府了,一直僵着也不是事,卫六姑娘既然愿意跟她说这些,何必非得冷着场。

卫大奶奶一直红着脸,一句话未插嘴,沈书娴更不会搭理她。面子是给该需要给的人,卫大奶奶就可以省省了,以为她好欺负,没事就要钱,一回钉子撞死你,真有骨气,以后就再不说话,再不问卫连舟拿钱,这才是好样的。

闲话一会,卫大伯领着沈书君过来了,卫策自然也来了,裴霜没跟着过来凑热闹,他对于后院女眷之间的见礼实在没什么兴趣。又是一番厮见。卫大伯又看看沈书娴,这兄妹两个确实不错,商户就商户吧,卫连舟那样的身世,能找到媳妇就可以了,更何况看沈书君结交到的人物,也是有大能耐的。

说了一会话,后花院里的戏台搭好,众人也都移到后头听戏,男女也各自分开。沈书娴虽然对听戏没兴趣,但让她跟众人客套她更没兴趣,卫大奶奶还想在她面前摆谱,那也得看看她吃不吃这一套,也许一般商人家的小姐看到国公府会怕,她却没这个意识。婚前拿的钱就算了,婚后还想从她手上拿钱,那至少说话得客气点,当她是包子捏,卫大奶奶还捏不动她。

“jiejie莫生气,大嫂子说话一直……”卫六姑娘轻声笑着说。

沈书娴小声道:“也不是生气,卫大哥已经出族,亲事自己做主即可。卫大爷却写信让我们兄妹过来,让府上相看,这也就罢了。谁知道来了,又是那么一番脸色,谁看到不生气。”

“我那大哥行事也是……”卫六姑娘轻轻叹口气,又道:“幸好家里还有九哥,不然……”卫策当家,国公府还有希望,要是卫大爷当家,以后就难了。她虽然已经订了亲事,马上就要出嫁,但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不好,娘家很重要,想想程氏是如何死的就能知道。

沈书娴却是不接话了,卫家的长幼之争,与她无关,也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一切在于卫大伯。他那么犹豫不决,谁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第74章离京

在国公府吃了中午饭,沈书君就要走了,卫大伯是个好人,这点他承认,但除此之外他身上真没啥可取之处。就像谢衡评价他的,在其位谋其政,身为兄长他失职了,身为族长他更失职,身为父亲他还是失职了,别说求发展,只是眼前的基业他就守不住。

卫大爷就更挫,他甚至连卫大伯的宽厚,好人这个优点都没有。沈书君真是不明白,卫大伯是怎么把儿子教成这样的,亏得卫策常往郑亲王府跑,谢衡夫妻虽然也是对奇葩,但至少不无能。

沈书娴更不想多留,估摸着卫大太太嫌她说话太不客气,一直礼貌但淡淡的。卫大太太自是不必说,卫六姑娘虽然为了调节气氛跟她说了几句,看到嫡母和嫂子那样,终不敢多说话。台上戏文唱的什么她也听不懂,饭吃的没更没意思,能早走自然是最好的。

走的时候卫策与卫二奶奶,卫六姑娘送的,沈书娴刚走出后花园,卫大奶奶就对卫大太太道:“太太,你看,我就说商户人家的姑娘上不得台面,当着你的面都敢这么说话,懂什么规矩。”

卫大太太虽然也觉得沈书娴脾气太大了些,却是道:“小三寻门亲事不容易,难得人家姑娘不在意这些,小三自己也愿意。姑奶奶看沈姑娘也不错,反正以后他们要到海口生活,都是商户,谁嫌的了谁。”

卫连舟的条件在那里摆着,想给他好媳妇哪有这么容易,更何况卫连舟自己也有挑剔。拖到二十七岁了,才说要成亲的事,沈书娴虽然是商户人家的姑娘,脾气不太好,礼节倒也不错,今年才十五岁,美貌如花,这门亲事倒也做的。

卫大奶奶道:“这几年我没少为三爷的亲事cao心,去年我说的我家那个远房表妹,人家爹还是秀才呢,结果大姑奶奶说这不行那不行。我那表妹可比现在的沈姑娘好多了,不管是出身,还是脾气性情。”

卫大太太眉头皱了起来,道:“快别提这事,你那表妹左眼失明,根本就是残疾。大姑奶奶因此发了那么大的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