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陈珏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的主流,然而相对被带起来的周边行业也很多,最大的,也是最没办法割舍的就是石油业。何况,石油又不是再生可持续能源。日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油价的关系影响到汽车的使用,除非能找到替代的能源。”

“说了半天,不还是支持我的论点,房地产才是最有前景的么!”

似是没有听到郝少峰厚脸皮的自夸,陈珏也不理会上官锐和李铭远若有所思的目光,继续道:“要说投资少,收益快的项目的话,娱乐业应该可以说是首当其冲。除了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以外,国家大部分地区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相应而来的就是精神层次的满足。再有就是医疗方面……”

像是想到了什么,陈珏的语气有些郑重。“十二亿的人口真正解决就医问题的有多少?又有多少医院需要更换医疗设备和器械了。这当中利润差,我想你们可以咨询一下我的老板——上官锦,他会给出一个你们出乎意料的答案。”

“还有……”陈珏双手捧着喝水的杯子,思绪发散,眼神有些恍惚。“网络,互联网行业。全球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呃,你是说在应用互联网开设的增值业务赚钱?”郝少锋抬头瞅着天花板思索着,“互联网在中国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只是目前来说受众的人口不是很多,也只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有网络连接。再说了,国内的线路根本比不上国外,玩儿个游戏都卡的厉害……还不如开发个软件卖出去来钱快!”

“市场决定发展。”李铭远道:“我支持陈珏的看法。国外的互联网行业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来的。中国想要发展,一定要和世界接轨,和国际接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也会在市场的需求下逐步完善。”

“我比较赞同医疗行业这一块。我家老头子所在的军医院也就是在国内可以排的上名号,院里的那些设备仪器都是国外淘汰了好几年的残次品,只能糊弄糊弄不懂行情的门外汉。而且,国内一线城市的三甲二甲医院为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很乐意从国外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而我们,可以从中间穿针引线,获取酬金。”

酬金?陈珏嘴角不自觉的撇撇,真会给自己盖高帽。说好听一点的是代理销售商,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和“二道贩子”“倒爷”没什么区别。

“你觉得,互联网这一块儿哪方面比较适合我们?”端木羸偏过头来仔细的瞧着陈珏。他知道陈珏很聪慧,如果说陈珏在课业上表现出来的慧敏是因为曾经的学识作为铺垫的话,那这次陈珏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

“网上贸易、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广告媒体,以及……”

“以及什么?”端木羸催促的同时伸出手抚了抚陈珏那一缕倔强的脱离了团队独自作战的发丝,将其归回原位。

当我三岁小孩儿么?有些愠怒的瞪了一眼始作俑者,陈珏挪挪身子拉开和端木羸之间的距离。不知道男人的头,女人的腰不能碰么!

“以及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三道不同的语气的声音代表了各自主人不同的想法。

李铭远眯着眼,细细的考量着陈珏的话。

移动电话,通称手机,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国外的移动通信设备日新月异,发展迅速,据说2G的通讯设备已经建立完善,正在开始研发3G技术。这般看来,在拥有全世界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不过这块蛋糕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嘴的。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国电力等这些案例在,日后的通讯运营必将也是垄断企业。

“目前国内的技术设施能支持的也就是2G手机了,现在这上面分一杯羹,只能另辟蹊跷。”上官锐放下正在擦拭的眼镜,没有镜框遮掩的桃花眼此刻异常凌厉。

“你是说,手机运行软件?”郝少锋一阵兴奋,这可是他的专业领域啊。

“不,我想上官说的应该是移动互联网营销以及手机上网产生后私人信息这方面的安全问题。”

“有些地方,军方应该很感兴趣。”

看着因为端木羸的一句话而彼此笑得心知肚明且热烈讨论的几位,陈珏表示他只是一介凡人,听不懂想不明白很正常。耸耸肩,陈珏起身离开气氛很是热烈的客厅。今天的这番话,有他自己的所想所感,也有在校时的耳濡目染。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业上,不代表他就真的对外事一无所知,相反,出生在边疆小城平民家里,见识过社会底层人员生活的陈珏在某些事上要比那些夸夸其谈的书生理解深刻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二章

北京的五月已经炎热的让人很不得把电扇或是空调背在身上。还好,端木大爷家两个卧室都有空调,打开一个小时之后整个房间的温度开始下降,徐徐凉风吹来让人浑身冰爽。

快半个月没回来了吧?陈珏拾掇着手里准备做凉面用的面团。即将步入炎夏的北京城燥热极了,被三足金乌爆烤的柏油路煎鸡蛋绰绰有余,这个时候吃点既爽口又解腻的凉拌面正当季。只可惜,某些人没有口福了……陈珏悻悻着,以往只要是他下厨,那四个大少爷哪一个不是眼巴巴的在客厅守着?!

把煮好的手擀面放到冷水里浸洗几遍后放到笊篱里控尽水后一一放入事先调拌好的的酱料和蔬菜,陈珏捧着约两拳大小的碗坐放在餐桌上一边食用一边翻看着书籍笔记。这个夏天陈珏要开始准备到临床第一线开始实践学习,只是该去哪里着实是个问题。

陈家父母觉得能留在北京最好,无论是医院规模还是医疗技术、设备都是全国第一,能在北京的医院见习不但是一种荣耀更是可以在档案上浓墨重书的一笔。同样有此想法的不仅仅是陈家人,但真正能留在寸金寸土一砖头掉下来砸倒一片非富即贵的北京城的又有几人?!

毕竟这次实践学习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当辅导员传达下来之后,陈珏发现除了他之外的学生每一个都是跃跃欲试以及迫不及待。陈珏不解,只是一次实践实习活动而已。怎么……

也难怪陈珏不解其中真意。

临床系的本科一共是五年制,第四年则开始正式在医院挂牌实习甚至是工作。这次实践学习说是不由学校安排,其实不过是为日后能留在北京医院工作的一部人提前把关筛选而已。

陈珏在北大的校园里来去就是三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