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6

分卷阅读366

    金銮殿上再度传出了一阵窃窃私语声。

丁涛便道:“听起来,你们高句丽对倭寇也很熟悉了。”

“是,是的,大人。”

“那么,本官就好奇了。本官能够问几个问题吗?”

“大人请问。”

“听你的话,你们高句丽人对你们的世宗大王十分敬服?”

“是的,大人,世宗大王是我们高句丽的明君,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高句丽。”

“这就奇怪了啊。既然你们世宗大王都如此重视倭寇,那么你们高句丽人为什么不照做,不好好修筑防御工事,预防倭寇的侵袭呢?”

高确愣住了。

丁涛又问:“既然你们的世宗大王如此厉害,能够预料到倭寇势必会卷土重来,又为什么答应了我大晋高祖皇帝,许诺高句丽的战船不会超过二十二艘呢?”

御史胡余道:“是啊。本官方才听得稀里糊涂的,不过,你们既然说你们的世宗大王是位旷世明君,那本官就姑且承认他是位旷世明君好了。他既然预料到了倭寇之患,显然也知道,要针对倭寇,要么,就是锁紧防线,把倭寇引到岸上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高句丽国内应该有很多防御工事才对,哪里会被倭寇长驱直入连累得王庭都不得不放弃王庭出逃汉城?要么,就是御敌于千里之外,多多修建战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跟我朝高祖皇帝定下的二十二艘中等战船的约定又算什么呢?还是说,他早就预备着明里一套暗地里一套吗?”

高确傻眼了,王世子李霂立刻跳了起来:“你!你不要血口喷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胡余眯着眼睛,没好气地看着李霂,那山羊胡子一颤一颤的,显然,他被气得不轻:

“王世子,本官不过是基于现实做的合理推断而已。看王世子的模样,可是被本官说中了?”

李霂一惊。

他这才注意到,今天的金銮殿上,几乎所有的官员望向他们的眼神都不大友好。

李霂无奈,只能把视线投向那几个接受了他们高句丽的厚礼的官员。

其中,现任京兆府少卿尹杰便出列道:“启禀万岁,启禀娘娘,臣以为,高句丽居心叵测,关于高句丽的处置,有待再议。不过,高句丽距离我大晋实在是太近了,略有差错,就有可能导致倭寇以高句丽为跳板,侵犯我大晋北海。还请万岁和娘娘三思。”

李霂都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那整整十支上品高丽参竟然换来的,不过是这样的话。

正当他要开口的时候,只见一个内侍急匆匆地跑来,一进殿,就看见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高声道:“启禀万岁,启禀娘娘,太上皇有请。”

皇帝立刻皱起了眉头。

胡余高喝一声:“放肆!区区内侍,竟然擅闯金銮殿!当夷三族!”

那内侍抖了一下。

反而是贾琰,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才沉声道:“我且问你,今日父皇可有不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太上皇已经是近百岁的老人了,身体也虚弱得十分厉害,尤其是今年,皇帝中毒又戒断之后,太上皇的身体情况是直线下降。宫里很多人都在说,太上皇没有多少日子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太上皇是在熬日子,只是太上皇好强而大家又当做不知道而已。

“启,启禀娘娘,陛下今天的精神格外好,一大清早就起来了,还在宁寿宫花园里面转了转。也是方才,陛下让奴婢来请万岁和娘娘。”

回光返照!

虽然这个内侍没有这么说,但是皇帝和贾琰都听出来了。

既然太上皇相邀,还有什么好说的?

皇帝和贾琰立刻动身,做了銮舆往宁寿宫而去,至于高句丽使节这边,自然有人盯着他们。

比起贾琰当初嫁进宫的时候,太上皇老多了,他的头上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牙齿也只剩下那么几颗,说话也利索了,但是神智还很清楚,看见儿子和儿媳妇两个给自己磕头,他的脸上还笑眯眯的。

等皇帝跟贾琰起来之后,太上皇就伸手,把贾琰叫到他的跟前去,道:“皇后啊,朕这辈子儿子多,儿媳妇更多。义忠他媳妇是朕前半辈子最得意的儿媳妇,但是朕这辈子最满意的,却是你。你给朕生了四个好孙子啊。”

“父皇,儿臣惶恐。”

“哈哈哈,这有什么惶恐的。对了,朕有礼物给你。拿着。”

说着,太上皇就伸出巍颤颤的手,把一样东西往贾琰的手里塞。

贾琰一看那东西,瞳孔就缩小了。

她当然知道这东西是什么,这东西就是代表着太上皇的龙禁尉的虎符!可以说,这是太上皇这辈子的倚仗。当年太上皇能够力压诸子保住自己的位置然后顺顺当当地禅位做了几十年大权在握的太上皇,靠的就是这个。

看清楚手里的东西,贾琰就跪下了。

“父皇……”

虽然这个时空的很多事情都是贾琰上辈子的那个朝代的投影,但是贾琰不得不说,自己的这个公公跟那个康熙皇帝是不同的。至少,康熙只会把儿子当成龙蛊养,绝对做不出禅让之事,更不要说把自己的半条命的龙禁尉虎符交给别人!

太上皇拍了拍贾琰的肩头,道:“朕老了。皇帝也不年轻了,而且他的身子骨也坏了。太子小,他的弟弟们更小,皇后你重责在肩,以后大晋,就交给你了。”

“父皇……”

“好了,你先去侧殿休息一会儿吧,朕有事情跟皇帝说。”

贾琰只能含泪退下。

也不知道太上皇跟皇帝说了些什么,当天过了午时,太上皇就陷入了昏迷,而且到黄昏时分就咽了气。

大晋上下一片缟素,援助高句丽之事也只能往后推。太上皇出殡之后,皇帝也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那就是禅位给太子!

虽然太子灁上本推辞,但是皇帝却说:“朕的身子骨已经坏了。禅位之后,还能调养些时日。可若是……这是为了大晋江山,你不必推辞了,让礼部准备吧。”

虽然说太子已经是储君,但是细数前朝,做了几十年的储君却在距离皇位一步之遥的时候被废掉的太子更是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

太子还想推辞,不过皇帝心意已决,礼部自然开始cao办起来。

反正有刚刚过身的仁宗皇帝当年的禅位大典珠玉在前,倒是不需要礼部在翻遍了典籍,在折腾一次典章制度,只要把之前的那次拿来用就可以了。

最麻烦的,也不过是新帝的冠带礼服要重新做,不能用皇帝的旧物改造。

当然,太上皇后升任太皇太后,贾琰升任太上皇后,跟着新出炉的太上皇搬进宁寿宫就好。至于那些新出炉的太妃太嫔,得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