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8

分卷阅读338

    凉殿而来。巧的是,这个时候的贾琰也没有入睡,而是在灯下写写画画,在她面前大大的书案上七零八落的,散着好些纸张。

因为皇帝没有让人通报,所以贾琰也不知道皇帝进来了,直到皇帝伸手,挡住了烛光,才听她头也不抬地道:“何尚宫,帮忙换根蜡烛。”

半天不见人动,贾琰纳闷地抬起头来,这才抬起头,愕然看见皇帝面带微笑站在她的面前。

贾琰连忙向皇帝行礼,拜见皇帝。皇帝伸手把她拉了起来,道:“皇后这是在做什么呢?”

贾琰道:“万岁,您看这里,沿着虾夷往北,然后绕过这里,……”

“有够远的。”皇帝看了看这张地图,道:“这里有什么?皇后为什么用朱砂画了一个圈?”

“我请钦天监的博士算了一下。这里,按照东瀛的地脉走向,钦天监推算,这里,还有一座金矿。应该没有人找到。”

皇帝傻眼了:“真的?”

“嗯。所以我打算让东瀛人去那边找金子。”

皇帝低低地看了一眼地图,笑道:“皇后打算把东瀛人驱逐到那边,然后把我们中原人迁到东瀛、东洋诸岛上?”

贾琰点了点头,道:“是的,万岁。您看,这里是东瀛诸岛,这里是南洋诸岛,这些岛屿,就好似一条锁链,牢牢地锁住了我华夏的一只脚。所以,为了我们华夏,为了我们大晋,我们必须把这些地方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中国古代的地图跟现代西方传来的地图不同。中国古代的地图,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就是当初的贾琰,第一次看到这种地图的时候,也非常不适应。

不过,就跟贾琰说的那样,如果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东洋、琉球诸岛,还真的跟一条锁链一样,重重地封锁了帝国的东面,封住了帝国扩张的脚步。

皇帝低着头,在那张山河舆图上点来点去,忽然道:“皇后,你有没有觉得,这长江和金陵变得非常重要?你看,我们大晋的海岸线是弓,长江是箭,……”

贾琰低着头,看了看,道:“万岁说错了呢。要我说,这东瀛诸岛跟我大晋海岸线构成了一把反弯弓,长江则是已经在弦上的箭。大晋的未来,应该是在这广阔的未知海域才对。”

皇帝先是愣愣地看着贾琰,忽然笑了。

“皇后果然不同。”

人会因为无知而恐惧,而会想到去探索未知,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无知。

皇帝可是很清楚的,自古以来中原就有这样的说法,海洋的尽头,那是归墟,是众神的墓园,无数的古神长眠于此。胆敢进入归墟之人,必会惊扰到远古的众神。

要想派出探险队,就必须先克服国内的这些声音。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皇帝道:“所以,皇后是打算让东瀛人去海那边?”

贾琰道:“是的,万岁。臣妾听说,东瀛多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可饶是如此,东瀛还有上千万的人口,这还是不完全统计。万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四百年来,东瀛一直处于藩镇互相征伐的年代。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瀛,这是到了统一的时候了。”

贾琰道:“是啊,万岁。如果不是柯承业,也许东瀛会诞生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举统一东瀛,然后让东瀛成为我大晋心腹大患。”@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朕应该庆幸的是,朕娶对了妻子。如果当初不是立了你为后,那朕也不会注意到柯承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救下他了。”

皇帝很清楚,无论是先头的孟皇后还是竺贵人,都没有这份远见,说不定还会仅仅因为倭寇之乱四个字就把柯承业给处死,不,应该说,仅仅是听了倭寇之乱四个字之后,就咬牙切齿地要下面将柯承业处死。

所以,东瀛和倭寇能够在大晋的掌握之下,这有一大半是贾琰的功劳。

这是皇帝最清楚的事情。

他这位皇后,跟他才是绝配。他掌控欲强烈,所以她从来不争权夺势,也不在任何地方安插任何人手;他有的时候会走入迷障,而她则用超凡的远见,给他指引方向。

如果不是这位皇后,他会陷入跟太上皇争斗的迷障,然后在很多国策上做出错误的决断。这些决断,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将来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就跟这些岛屿化成的锁链一样,会一直套在大晋的脖子上,越勒越紧,最后断送了大晋朝。

那个时候,他不要说赢过太上皇了,他怕是百年之后要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己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精力也越来越不足了。下面的几个孩子还年幼,不过,有皇后在,应该能够守护好大晋呢。

贾琰可不知道皇帝这会儿正想着这样的念头,她看见皇帝一直看着她,便笑道:“万岁今儿个尽说些好听的话哄我,难道不是万岁自己欣赏这个柯承业又不好意思自降身份接见一个海盗头子,因此才拿着臣妾顶缸吗?如果不是万岁,臣妾能够知道这个五船帮主才怪!行,万岁说是臣妾的功劳,那臣妾就当全部是自己的功劳好了。”

皇帝笑笑:“你呀!小滑头!”

不过,皇帝也知道,贾琰说的是实话。如果没有他点头,那柯承业的资料是不可能送到贾琰的面前,自然也不可能即使救下柯承业一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也许很渣,但是被他放在心上的女人,只要在他的心上,他就会护着。

总之,就是很皇帝而已。

第269章

也许夫妻之间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合拍,可对于皇帝来说,这已经很好了,毕竟,这天底下并没有十全十美之事,不是吗?

皇帝留宿清凉殿的消息直接让一堆低位妃嫔暗地里咬碎了银牙,可是那些老资格的嫔妃们得知之后也只是叹息一声。

她们都知道皇帝的性子,别的不说,当年在潜邸,孟皇后还没有失了丈夫的心的时候,当今万岁不就是如此吗?就是孟皇后身体不适,他照样歇在正院。后来孟皇后要名声,让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远了她,当时不过是皇子侧妃的吴妃和周妃不也挨个儿地得过宠?再后来,竺贵人进府了,一连被宠了进二十年,这二十年里,就是万岁登极之后,哪怕被御史台念叨着,只要不是初一十五必须是皇后的日子,哪怕竺贵人身体不适,皇帝不也照样歇在弘徽殿?

这些从潜邸走来的妃子,就是最年轻的竺贵人,如今也快四十岁了,早已不在侍寝的单子上。得知此事之后,最多也不过是跟身边的心腹说一声:“……好歹那位也是正宫娘娘,又为万岁养育了四位皇子。万岁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