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2

分卷阅读272

    会有什么话。我竺明诚,是万岁的臣子,万岁的决定,我都支持。”

说着,竺明诚站了起来,对着帘子后面的竺贵人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准备走人。

“二哥!”

竺明辉慌了,他奋力扑过去,抱住了竺明诚的腿,道:“二哥,你不能走啊!”

因为当年救驾没了一条胳膊,因此他要抱住竺明诚的腿十分困难,整个人都不得不趴在地上,看上去异常狼狈。

竺明诚想抽回自己的腿,结果竺明辉格外用力,不用巧劲根本就挣不脱。

看着为了家族牺牲了一条胳膊也失去了前程的弟弟如此狼狈地趴在他的脚边,竺明诚终究是心软了:

“三弟。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希望我们竺家能够更上一层楼。但是,三弟,当今万岁是明君。大晋朝也不是秦汉时期,会任由外戚专权。三弟,你的委屈,二哥知道。但是,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做,也做不到。”@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竺明诚很清楚,如果只有当今皇帝,那么,他们还有那么一丝希望。问题是,当今皇帝的头上还压着一座大山!就是当今皇帝,他也需要早早的定下贾琰,利用贾琰背后的民心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样的君王,只要上头的太上皇还在,他就不会犯糊涂。

所以,只要当今皇后还能生,他们竺家就只能安分地呆着,不然,就是多做多错。

竺明辉希望竺家能够把血脉彻底融入皇家,成就竺家的百世繁华,这种想法对于竺家来说,本意是好的。可是在竺明诚看来,汉代距离现在太远了,汉代的外戚的路子放到大晋朝根本就不适用!对于现在的竺家来说,最好的也最稳当的路子,就是学贾家,先把根基打好,然后把家族的小辈们培养出来,再来谋求十世繁华,更多的,就不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了。

而他,最多也只能保证竺家从他开始的三代富贵而已。

听到竺明诚的话,竺贵人在帘子后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如果过去她曾经有过成为帝王之母的想法的话,那么现在,她已经明白,就是当今皇帝曾经有过那个心思,可是局势也会逼得当今皇帝做出选择。

不是她不够好,也不是她把儿子养得太蠢。而是局势从来就没有允许过她的儿子有机会登上那把椅子。

所以,与其抱着不必要的希望,还不如快刀斩乱麻。

“三哥,二哥说的,也是我的意思。竺家有幸,让我为皇家生了一位皇子。可惜,竺家无命也无运,让我的孩子更进一步。二哥,三哥,曾经,皇后娘娘对万岁说过,如果她的孩子将来不能继承大统,就让她的孩子远放海外为藩王。这一点,我不如皇后,我舍不得孩子走那么远,终此余生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的第二面。我唯一能够希望的,就是我的孩子,这一辈子都能够平安顺遂。二哥,三哥,拜托你们了。”

帘子后面,竺贵人长拜在地。

这是她进宫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家人行此大礼。

作者有话要说:

别看宫里的刑法好像很多。其实大多数时候,很多刑法是不会上人身的,基本上,要处罚一个人,罚站就差不多了。

除非是你触犯到了底线,否则,是不会用那种特别残忍的刑法的。

有人说我对贾元春太过残忍,我只能说,贾元春犯下的,是算计皇家血脉的大罪,一般情况下,犯下这样的罪行,都足够满门抄斩了。皇帝没有问罪整个贾家,只诛首恶,只惩罚想借着算计皇家血脉踏着皇家子嗣的明往上爬的贾元春,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宽容的做法了。

这也是我说过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在那个没有人权的时代,那个君权大过天的时代,敢算计皇家血脉,……

第213章

竺贵人的这一跪,果断打消了竺明辉内心深处不该有的想法,加上宫里其他的妃子基本上都是透明人,这背后之人也消停了下来。

至少,在表面上不见动静。

对于深宫里面的女人们来说,她们名为皇妃,可实际上,不过是养在笼子里面的金丝雀。如果有人不让她们跟外面有接触,她们就会跟被人捂住了耳朵遮挡了视线一样,听不到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什么东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竺贵人就明显地感觉到,有人切断了后宫跟外面的联系,有几次,她想见自己的儿子,都被人拦了去,更别说是再见自己的哥哥嫂子了。

就是竺明诚跟康王家的县主定亲,她也没能派遣出使者给哥哥送去贺礼——她准备了贺礼,不过,最后去竺家送礼道贺的人,不是她弘徽殿的人,不,应该说,她的心腹戴权去了竺家,但是戴权不是一个人去的,戴权是在皇帝的人的监视下去的竺家。

竺贵人就知道,外面一定发生了什么,要不然,皇帝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竺贵人能够猜到的,就是有人对皇后和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问题是,作为妃嫔,她能够得到的消息太少了。而且多年来她没有经营出什么人脉来,因此到了这种时候,她连获得消息的渠道都没有。

贾琰就是在这个时候生产的,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七个月零二是二天的时候。

对于双胞胎来说,这个时间也不算太早,而太医院和御医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破天荒,宣德殿自被开辟为皇后和储妃的产房以来,头一次迎来了这么多的巨头,太上皇、太上皇后,还有皇帝。

哪怕已经人到中年,哪怕这不是他头一个孩子,甚至连嫡长子都不是——当年孟皇后夭折掉的那个孩子才是他的原配嫡长子,当年还是皇子的皇帝也曾经爱如珍宝,但是,这孩子堪堪活到五岁就没了——可是对于皇帝来说,贾琰这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儿的话,就是他登基以后的皇嫡子。

这对于他的江山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说当初贾琰生博陵公主七斤的时候,皇帝是抱着“只要皇后会生,他们总会有嫡皇子”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现在,皇帝的想法则是:“朕需要一个皇子,一个皇后所出的嫡皇子。”

这样的想法,清清楚楚地写在皇帝的脸上。

哪怕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老义忠亲王的跟班,也早就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可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他的行事实在是太好猜了,就是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示,别人也能够猜到他的想法。

同样坐在上位的太上皇后看看身侧坐着的太上皇,再看看站在那里不住地往产房内张望的皇帝,忍不住在衣袖里面捏紧了拳头。

比起太上皇,太上皇后大约是在场的人里头,唯一一个跟皇帝一样,希望皇后能够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