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9

分卷阅读219

    没有说什么时候提起这件事情,但是大家都知道,太上皇后这样表示之后,后宫应该安生些日子了。

是的,太上皇后会跟皇后对上,那不是为了支持某个妃嫔,太上皇后是太上皇退位之前册封的皇后,由皇后升为太上皇后的,她不需要讨好某个妃嫔。而且她没有自己的亲骨rou,自然也无需站队。

但是,皇家跟寻常人家不同,寻常人家,无论长辈做了什么,一个孝字压下来,小辈们都要老老实实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贾家。

皇家是不同的。就是太上皇后身份高贵,可若是万一有一天,二皇子上位了,记恨母亲曾经被责罚因此迁怒太上皇后和太上皇后的娘家,太上皇后能如何?她终究也不过是一个深宫妇人罢了。

因此,在已经成年的二皇子和刚刚进宫的新皇后之间,太上皇后选择了二皇子。

不仅仅是因为她看着二皇子长大、对二皇子更加有感情,还因为她担心行事不当会招来二皇子的怨恨。

至于皇后,在她生下皇子、在她养大了自己的嫡皇子之前,一切都是虚的。

不过,就是偏颇于二皇子,太上皇后也不会跟皇后交恶,所以,意思意思地当着竺贵人并周德妃赵敬妃几个的面下下皇后的面子已经足够。多余的,她却不会做的。

就跟这次这样,太上皇后直接说先搁置这个提议却没有提什么时候重启这项提议,就是她的态度。

这就是宫廷,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句话,都要拐个九曲十八弯才行。

这个宫廷里面没有秘密,至于是不是所有的妃嫔都听到了最后的消息,也不知道这些宫妃们是如何想的,但是,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即便太上皇后罚皇后抄写女训女戒一事,也因为太上皇后没有规定时限,因此不了了之。

至于二皇子和四皇子,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又是什么反应,这就不是贾琰这样的宫廷巨头需要花心思去了解的了。

比起猜测下面的庶子的想法,对于贾琰这样的一国之母来说,跟皇帝一起参加各种祭奠、祭礼比较重要。

没错,这就是皇后的特权,除了给皇帝生儿育女之外,皇后在很多事情上拥有很大的权利,后宫的妃嫔们没有资格参加各种祭奠祭礼,她们只能呆在后宫里面,仰望着庭院四角的天空。但是皇后不同利,绝大多是典礼,皇后必须参加,这是皇后的权利,也是皇后的义务。

因为皇后“体同天王”,这四个字是明明白白地写在册封皇后的册文里面的。

所以,在元月里,皇后跟着皇帝再度谒太庙的时候,身体不适,然后被发现有了身孕,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说贾家那边的反应,就是皇帝本人也高兴坏了。

皇帝亲自跑去太上皇的宁寿宫,谁都不知道两位君王说了些什么,但是,皇帝从宁寿宫出来之后,就诏告天下,把商丘一带数百万亩土地作为皇后的采邑。

此诏令一下,朝野哗然。

当然,聪明的人保持了沉默。好比说,户部尚书、工部尚书,还有这两个部门相关的官员,一句话都没有说。

别人不知道,他们会不知道?皇帝诏令中的商丘一带,其实是晋陕峡谷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晋陕峡谷这段河道的落差较大,黄河主河干上唯一的一座瀑布也位于这个位置。因此,晋陕峡谷下游的数百万亩土地,也就是商丘一带,大量的泥沙淤积在这里。这里的黄河不但是游荡河,河道不固定不说,大量的泥沙就直接裸露在外,因此,这里也是蝗灾的温床。

因为河道不固定,因此就是在这里种植了作物,一场洪水也没了。

同样,因为是蝗灾的温床,所以就是作物撑到了收获季节,收成也不会很高。

简而言之,采邑是古代贵族享受赋税的地方,而皇帝把这块地方赐给皇后,皇后享受不到采邑的税收带来的巨大利益,说不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治理,而且如果不治理,任由它荒废下去,肯定会引来百官的弹劾,可如果治理的,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肯定也会被人弹劾。

这道政令,就跟把皇后架在火炉子上烤没什么两样。

御史台第一时间上奏本表示反对:虽然秦汉时期有这个先例,但是那也是一千七百年前的事情了。且不说本朝从来没有赐皇后采邑的先例存在,就是有,也没有直接赐下数百万亩之多的。

御史台众御史联名上奏,要求皇帝收回成命。

第165章

虽然由御史台领头,但是,朝廷上上下下很快就知道了,加上背后有人推动,因此反对的本章很快就堆满了皇帝的御案。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赦不得不递交了申请,求见皇后。

这就是皇后不同于诸妃嫔的特权之一。其余的妃嫔,哪怕是三贵之首的竺贵人,轻易也见不到自家父兄,就是有事儿,也只能在母亲和嫂子提交申请之后,上头批准了,才能够跟母亲嫂子见上一面,不像皇后,可以直接跟有官爵在身的父兄见面。

贾赦会投交申请,就是为了这次轰动朝野的皇后采邑一事,所以,他来到清凉殿之后,先恭喜贾琰怀上了皇嗣,然后就忧心忡忡地说起了群臣对皇后采邑一事的看法和诸多反应。

“娘娘,此事您不可不妨啊。”

“父亲,您是知道女儿的,也应该知道,治理黄河是女儿多年以来的心愿。”

“可是娘娘,如此一来,您就跟黄河绑在一起了啊~!”

不是贾赦杞人忧天,贾赦很担心这会威胁到贾琰的地位,要不然,他今天就不会来这一遭了。以贾赦接受过的教育来说,他当然知道治理黄河对于皇家的意义。不止是他,就是御史台的那些御史们,还有那些文武百官,他们也知道。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才会反对。

因为治理黄河是国事,本来就跟后宫不相干。如果皇帝直接说他要从根本上治理黄河,那么大家的反应也不会这么剧烈。问题是,皇帝一反惯例把商丘赐给了皇后,这几乎是把皇后跟黄河绑在了一起。

黄河本来就是个大问题,如果治理得不好,就必须有人背负责任。而皇后和储君则是维护皇帝的皇权的两大支柱。前年和去年,黄河都差一点决堤,如果把黄河跟皇后绑在一起,黄河一旦出事,皇后就要背负责任。而皇后一旦后位不稳,很有可能影响到皇帝的权威!

这才是除了那几个有心人之外,大部分臣子反对的主要原因,也是贾赦最为担心的一件事情:

贾赦担心今年或者来年黄河决堤,然后有人在背后推动一下,只怕下一次堆满皇帝的御案的就是要求皇帝废后的本章了。

汉代的那些宰相们不就是替皇帝背黑锅下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