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7

分卷阅读207

    木前,放声大哭:“娘娘!娘娘!您,您怎么就走了?扔下我一个孤苦伶仃……”

话音未落,就听见皇帝冷冷地道:“孟宝林既然这么离不得皇后,就为皇后殉葬吧。”

宫里谁不知道,这孟宝林就是孟家拿着情分和家族名声逼着皇后收进宫的。皇帝很清楚自己的发妻有多好强,也知道皇后的心里有多难受只是碍着那是娘家人,因此才强压下。

如果换了别人,皇帝最多叫人拖下去,可换了孟宝林,皇帝只想让这个女人为皇后陪葬!

孤苦伶仃?这皇宫是你自己不惜往皇后、往自己的亲姑母的心上扎刀硬挤进来的,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受着,如果不喜欢,那就下去陪皇后!

竺贵人只得站起来,向皇帝行大礼,然后道:“万岁,孟宝林年轻不懂事儿,好生教育便好。她到底是娘娘的娘家亲侄女儿,且不说太|祖开国之时就废了殉葬之制,就是依了前朝的规矩让孟宝林殉葬,也只怕皇后娘娘地下有知会伤心。”

皇帝皱着眉头,好一会儿才道:“罢了,孟宝林禁足。皇后的大礼,她不必参加了。”

皇帝交代完了,这才依礼给皇后上香。

低位妃嫔们自然是看不出来的,可熟知皇帝的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是真伤心,因此皇帝才会在皇后灵前呆了一刻钟。

看着举着香站在灵前的皇帝,竺贵人心中发紧。

皇帝是个守礼的,哪怕再宠爱竺贵人,哪怕从十年前开始后宫之中就只有竺贵人一个生孩子,虽然竺贵人的两子三女只活下来六皇子一个,可是皇后在皇帝的心中终究是不同的。

而这种不同无关情爱,只因为皇后是皇帝的妻!

那一瞬间,竺贵人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

我要做皇后。

不只是竺贵人,其余的众位妃嫔,尤其是有孩子的几个,都是这么想的。

因此,当皇后的棺椁被送到梓宫等待将来跟皇帝合葬的第三天,就有人弹劾吴贤妃的娘家招摇跋扈强取豪夺逼死百姓夺人良田,还有纵奴行凶强取民女为奴为婢等诸多罪行。

弹劾吴家只是个开头,很快,弹劾周德妃和周家的,弹劾赵敬妃和赵家的,都先后送到了内阁,然后就是竺家和贾家。

仿佛朝野上上下下文武百官一下子都变身为御史一般。上头的左右丞相还能够按兵不动,可下面的副宰相们,也就是六部尚书都卷了进去,就连执掌兵权、负责全国的兵马调动的枢密院都不例外。

为此,皇帝不得不在勤政殿专门腾了一间屋子出来,用来搁置那些奏章。

这些奏章看似是在弹劾外戚的,可明眼人谁不知道,这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皇后之位?

皇帝刚开始的时候不想理会,可是太上皇都把他叫去问话了,皇帝难免有些心烦,因此,这天酉时过后,右丞相梁尔明出宫回家去了,左丞相祁谦却留在内阁当值。皇帝就道:“这些奏折,左相如何看?”

祁谦笑了笑,道:“万岁,您这是在问臣吗?”

宰相是皇帝的参谋不假,但是宰相也不是一般的官员。有些事情,从宰相的嘴里出来,跟从文武百官嘴里出来,意义是不同的。

皇帝道:“朕想听听丞相的意见。”

弹劾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眼看着就小年临近,太上皇又过问了。如果没有太上皇的话,皇帝绝对会等到皇后周年之后再理会。可太上皇都过问了,就是皇帝有心想拖一拖也是不能够了。

祁谦笑了笑,道:“万岁,臣想,不止是这外朝,就是这宫中,也是波澜迭起。”

何止是波澜迭起,简直就是刀光血影,那些妃子,表面上jiejiemeimei一团和气,可背地里哪个不是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些被关在后宫的女人的把戏,只是他是一国之君,进后宫只是想放送不想猜那些女人的心思,因此只当作不知道罢了。只是那些女人越来越嚣张,竺贵人一没有代理六宫之权二性子绵软压不住那些妃嫔,皇帝本人也不想在这些妃嫔身上浪费时间,因此这段时日,皇帝都是歇在勤政殿的暖阁里面。

横竖寻常人家的男子丧偶之后也要为妻子服丧一年的,皇帝就是不进后宫,言官们也只能说一句皇帝跟元皇后情深意重,哪个知礼、有眼色的言官会在这个时候劝皇帝临幸后宫的?会在这个当口劝皇帝临幸后宫的,多是想从皇帝的言行之中看出皇帝中意哪位妃子想下注的。

左丞相会这么说,一来是他得皇帝的信赖,二来,他从来不做这些事情。太上皇在位的最后几年,他就抱着纯臣的信念,别说是当初极有人望的忠顺王,就是当年还是储君的老义忠亲王都没能拉拢他。

因为祁谦如此性格、行事,因此皇帝十分倚重他。

皇帝道:“那么,朕需要丞相的意见呢?”

祁谦便道:“既然万岁需要臣的意见,臣只能说,万岁看立谁对国家最为有利便可。”

这句话说了也白说。

立皇后肯定是要立对国家有利的那一个。

不过,这句话要细究起来,却是意味深长,别的不说,也就当今皇帝情况特殊,实际上,各朝各代哪个君王不忌讳外戚?就是不那么讲究的汉代,汉武帝提拔卫氏一族,不就是想压制陈皇后为首的后族吗?后来汉武帝弄死自己立了三十年的太子,逼死卫子夫,还不是因为卫氏一族权势太大威胁到了大汉国祚?

竺贵人虽然被皇帝捧在手心儿里多年,但是从皇帝的角度上来说,他真的不觉得把竺贵人立为皇后是好事。实在是竺贵人的那个二哥太过桀骜不驯,皇帝可不觉得竺贵人的那个性子能够压制得住竺明诚这位领兵在外的大将。

而吴贤妃和周德妃两个,不是皇帝说,这无论是吴贤妃的二皇子还是周德妃的四皇子,都是按照宗亲培养的,也就是说,吃喝玩乐可以,别的就不行了。

毕竟,当时的皇帝不认为那个时候的自己有这个机会登上至尊之位,就是他自己,也要看哥哥的脸色、小心未来登基为皇的哥哥的防备。因此,他自己是奔着贤王努力的,可是他的儿子却不需要。

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今皇帝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无论是二皇子还是四皇子,从闲散宗亲的角度来说,的确非常合格。但是,作为皇子,甚至是君王,那就不够了。只是这两位皇子已经长成,要掰过来谈何容易?更不要说两位皇子妃,娘家不显不说,也不是那么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家,以前看着还好,可是身份骤变之后,这两位皇子妃的娘家就开始上蹦下窜,想着更进一步,而两位皇子却没有约束自己的妻子和岳家的意思。

这样的二皇子和四皇子,皇帝当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