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1

分卷阅读181

    径在三分(约合一厘米)左右的珍珠赏赐贾琰,哪怕赐下五斗之多,也不会太打眼。

皇帝微笑道:“湘儿的意思是,赐五斗珍珠给淑妃,让她也做一件珍珠衫?”

在今天之前,皇帝的后宫里面也只有竺贵人拥有珍珠衫。

竺贵人笑道:“难道在万岁的眼里,淑妃的功绩当不得一件珍珠衫?”

“你倒是舍得!你就不怕内库空虚,给了淑妃就没有你的份儿了?”

竺贵人道:“那就把我那份给淑妃好了。最多,我把旧年的珍珠衫改一改,继续穿?”

皇帝大笑起来。

“好好好!那赐淑妃五斗珍珠!”

皇帝这边跟竺贵人和乐融融,弘徽殿的宫女内侍们也一派恭顺、与有荣焉的模样。

孙尚侍虽然不曾见过贾琰,但是她也是个聪明人,看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

那个贾淑妃的套路,她们娘娘看得明明白白的,也许还可以加一句,那贾淑妃玩的,都是她们娘娘玩剩下的。

万岁是个长情的人,她们娘娘跟万岁多年的情分,只要她们娘娘不行将踏错,那个贾淑妃也只有给她们娘娘做陪衬的份儿!

想到这里,孙尚侍心中大定。

宣徽府的动作极快,元月十七这天就把这一斛珍珠送到了大观园,送到了贾琰的面前。

就是内心深处对贾琰很有意见的贾母,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欣喜若狂。

她顾不得小辈们还在她跟前猜灯谜,直接就道:“赏!上上下下赏三个月的月钱!”

早有那脚快的丫头报给了邢夫人和尤氏。

不止是庆荣侯府,就连宁国府那边也与有荣焉,如果不是初一刚刚祭了祖,只怕贾母都要磨着贾敬再开一次祠堂了。

在行宫里面的贾琰收下这些珍珠之后,立刻分出了三斗,一斗给贾母一斗给邢夫人,另外一斗分了一半给林黛玉,另外一半给了尤氏:

“都说这珍珠安神又养颜。上回我还听说老太太夜里经常起夜。这一斗给老太太安神。林meimei心思重,也给她半斗。珍大嫂子帮着母亲料理家事,很是辛苦,也与她半斗。”

因为不想跟贾宝玉呆在一起所以借故没有往贾母的荣庆堂里面去却赶上了这一遭因而第一个来跟贾琰道喜的薛宝钗就道:“娘娘,我听说宫里的贵人娘娘每年都会做一件珍珠衫呢。娘娘何不也做一身?”

贾琰笑道:“宝jiejie,这里是行宫又不是宫里。就是做了珍珠衫,又给谁看?对于我来说,这珍珠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安神养颜,最多再拿它做些首饰便罢。至于这炫耀夸富的珍珠衫,不做也罢。”

不是贾琰说,这竺贵人每年都做珍珠衫,所以她就要做珍珠衫?人家是三贵之首,而她不过是六妃之一,跟人家斗气又有什么意思?她真的做的珍珠衫,那才是东施效颦白白地招人耻笑。

再说了,竺贵人穿着珍珠衫,真的是因为珍珠衫华美?还不是炫耀皇帝对她的宠爱?

人家是皇帝心坎子尖儿上的人,她贾琰呢?不是贾琰说,她如今连皇帝的全盘信任都没有得到,又何必在这种事情上惹人笑话?与其在这上面花心思,还不如把那个兔子养殖做好让北地边关一年有半年时间忍受着冰天雪地的将士们早早地穿上兔皮的鞋袜衣衫才是上策。

薛宝钗立刻道:“娘娘圣明。”

贾琰能够如此冷静地对待,何尝不是她的幸运?这样的贾琰才有投资的价值。

无论是薛蟠还是贾家人,都不是那种嘴巴很紧的人,尤其是贾母,如果没有一点虚荣心的话,当初也不会帮着王夫人那样宣传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如今贾琰得到了皇帝如此宠爱,对于贾母来说,足够她夸耀上一整年。

因此,二月里帝后举行劝农礼和采桑礼的时候,皇后就听说了这件事情。

采桑礼一结束,龚嬷嬷就迫不及待地在刚刚回宫、屁股还没有坐热的皇后耳朵边儿上道:“娘娘,您可听说了吗?正月十七万岁赐珍珠给贾淑妃,是竺贵人开的口。”

龚嬷嬷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甚至带了几分幸灾乐祸。

皇后站直了身子,任由宫人们帮她更衣,脸上却是什么表示都没有。直到换下了鞠衣穿了常服,才听皇后道:“嬷嬷的意思是,贾淑妃招惹了竺贵人?被竺贵人借着这一斛珍珠打了脸?”

龚嬷嬷道:“正是!这贾淑妃气势十足,还没有进宫呢,就挑上了竺贵人。我们可有好戏看了。”

何止是龚嬷嬷,如今这三宫六院全部都等着看笑话呢。

皇后凝眉想了想,道:“嬷嬷以为,贾淑妃输了?”

“难道不是吗?”

皇后笑而不答。

龚嬷嬷虽然不够聪明,可是她毕竟是皇后的心腹,她也许无法从六宫的反应里面看出多少东西,可是她对皇后的熟悉,足够她从皇后的脸上看出足够多的东西。

只见龚嬷嬷迟疑着道:“娘娘的意思是,贾淑妃没有输?”

皇后淡淡地道:“无论这里面有多少文章故事,竺贵人没了今年的珍珠衫是真,贾淑妃得了五斗珍珠也是真。”

龚嬷嬷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道:“娘娘,奴婢不明白。”

皇后道:“嬷嬷,别忘记了,竺家已经得了天下三分兵权。”

龚嬷嬷吓了一跳。

她细细地想了一回,忽然道:“娘娘的意思是,竺贵人这是打算把贾家捧起来,让世人都看到贾淑妃和贾家,从而模糊掉竺家……对对对,以贾家那位老夫人的行事,的确是如此。”

龚嬷嬷很清楚,自打皇后成为国母之后,花费了多少心思才把承恩公府给压下去,为的就是不打皇帝的眼。

自古以来,皇亲国戚中扮演坏人的角色的,从来都是外戚。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后族的提防也是杠杠的。别的不说,就说前朝,从商户人家、平民百姓、小家碧玉里面挑选后妃,只给后妃的娘家爵位、虚名却禁止后妃的家人拥有实权,不就是因为这个?

更何况她们娘娘又没有亲生儿子,因此在打压自己的娘家上,皇后可是费尽了气力。

也因为皇后的小心翼翼,才使得竺家有时间、有机会飞黄腾达。可以说,竺家起来的时间正好是皇后丧子又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拥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皇后幽幽地道:“看起来,竺贵人也发现了啊。”

所以她需要抬着贾琰,让外头看到贾琰的荣宠,只有世人的眼光集中在那位贾淑妃的身上,她才能够从容布置。也只有贾家也起来了,能够跟她们竺家分庭抗礼了,她们竺家才能足够安全。

只不过,竺贵人终究只是个贵人,哪怕她是三贵之首,她也不是皇后,所以,她一面在皇帝面前进言,赏赐了一斛珍珠给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