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0

分卷阅读150

    “回娘娘的话,臣,臣听凭娘娘吩咐。”

贾琰道:“王大人果然是官场上的老狐狸。罢了罢了,本宫就直说了。”

看见王子腾这副模样,贾琰的耐心也宣告告罄:“首先是我哥哥的这段婚姻。按照国法,最后十有八|九会以宣告无效收场。这一点,王大人应该没有异议吧?”

王子腾连连道:“自然自然,臣毫无异议。”

贾琰道:“那么,王熙凤的嫁妆呢?您今日要拉走吗?”

王子腾连忙道:“不不不,这丫头拖累了娘娘,这些银钱,就当是对娘娘的补偿。臣,臣另外孝敬娘娘十万两,算是臣的一点心意。”

贾琰冷冷地道:“我才不稀罕呢。罢了,既然三meimei将来要嫁到王家去,那么,王熙凤留下来的东西,就给三meimei好了。将来二太太就是无心料理三meimei的陪嫁,有了这些东西打底,也不算太难看。回头您跟我父兄去看看,把她的东西清点封存,也算是个见证。三meimei,这些东西,你是交给二太太,还是继续封存在那个院子里?”

探春又惊又喜。

其实谁不知道啊?

王熙凤被抓走的时候,她的首饰好些都被那些捕快顺走了。哪怕京兆府官差们离开之后贾赦立刻封了那个小院子,但是,值钱的东西肯定是被摸走了不少。

不过,王熙凤的陪嫁丰厚是肯定的。她的祖父当年在南面修海塘、管着番邦进贡的事儿,因此好东西不少,加上她母亲的部分陪嫁还有王子腾另外的补偿,这才使得她有底气在原著里对着贾琏说把我们王家的地缝儿扫一扫就够你过一辈子这样的话。

即便是被人摸走不少值钱的东西,但是剩下的东西也十分可观。探春估摸着,就是只有当初的一半,也有三四万银子的模样。

而在贾家,嫡女出嫁,也只是三万两银子起。

更重要的是,一旦贾敬开了祠堂,她跟贾环就是王夫人的嫡子嫡女,还是得了王子腾承认的。

这名分且不说,最起码,她的婚事前程如今都有了着落,而且如今连嫁妆都有了。换而言之,只要婚书一拿到手,王夫人就再也没有掣肘她的理由,日后她只需要奉承着堂姐,不用继续看王夫人的脸色,就是要不要拉拔自己的亲弟弟贾环也可以遵照本心,不用继续委屈自己。

探春如何不高兴?

探春连忙出列,拜谢贾琰,道:“臣女拜谢娘娘。这些东西,封在那个院子里便好。”

交到贾政王夫人李纨手里,什么时候被王夫人吞掉都不知道;放在自己身边,王夫人会摆着母亲的架子问她要钱,就是赵姨娘也会上门,还不如放在这府里,让贾赦邢夫人帮忙照看。

贾赦连林黛玉的两百多万的财产都看不上,又怎么会动她的这点小钱?

更别说堂姐在言语之外的维护。

贾琰点了点头,道:“也好。横竖那园子里地方大,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进园子。只是我对教养二字的认识跟王家不同,也跟我们家的旧规矩有出入。你若是想学,我自然会教你。”

探春大喜,连忙再叩首:“谢过娘娘恩典。臣女一定用心。”

贾琰点了点头,看了王子腾一眼,又道:“三meimei,虽然敬大伯父开了祠堂之后,你便是二叔的嫡女了,婚事也有了着落,不过我还是有几句话要叮嘱你。毕竟这事儿金銮殿上许多人都知道了,因此,哪怕日后国法和宗族都认你是嫡出,也有那目光浅薄的依旧会嫌弃你。至于那个王仁,他既然有王熙凤的那样的妹子,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所以日后他若是敢嫌弃你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此其一。其二,出身是天定的,日子却是人过出来的。王熙凤的事儿,希望你引以为戒。知道了么?”

“是。谢娘娘指点。臣女一定铭记在心。”

探春再度拜谢了贾琰,这才回到她的位置上。

谁都看得出来,她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和光彩,就连薛宝钗也忍不住嫉妒她。

以前薛宝钗看不上探春,那是因为她知道探春是婢生女,不受律法承认。只要王夫人不点头,她就永远无法以贾政的女儿的身份示人。

可是这一次,王熙凤作妖,王夫人也失去了王子腾的支持。即便她曾经为贾代善服丧守孝因此不能休弃了她,可日后王夫人也跟摆设差不多了。反而是探春,因为王子腾需要巴结贾家讨好贾琰因此得了身份得了姻缘。

这门亲事本来是贾元春的,自然不差。按照规矩和世俗,就是贾元春没了也应该是贾氏一族其他的嫡出女孩优先,根本就轮不到探春这样的婢生女。

可谁让探春的运气好,竟然让她得了身份也得了姻缘!

如今,薛宝钗不但不能继续在探春面前狐假虎威借着王夫人的光摆出高人一等的状态,还要敬着她。

这落差不可谓不大。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如今连王子腾都要讨好贾琰、巴结贾家,她不过是王子腾的外甥女,能不巴结着未来的舅舅家的表嫂吗?

第108章

贾琰是皇妃,她料理完这些事情,就带着一长串儿的内侍女官还有无数的丫头婆子组成的皇家六妃之一的淑妃娘娘的排场离开了。

至于王夫人,是,因为王夫人给贾代善服过丧守过孝是不能休的。不过,贾琰相信,闹出这么大的事儿之后,贾母会安排妥当,就是王子腾也不会反对。

也就是说,以后的王夫人,要不就是病逝,要不就是在佛堂里面关一辈子。跟今天这样出来溜达的事情,是不会再有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贾琰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的女官内侍们叫到跟前,问他们:“你们谁的文笔比较好?”

八位女官和七位内侍面面相觑,何尚侍上前半步,道:“娘娘,您的意思是……”

贾琰道:“我需要给万岁上折子,需要一个文采好一点儿的人帮我打个草稿。不,也许,还是更贴近我本人的口气更好一点。你们谁擅长做这个?”

何尚侍、温尚侍、司赞少监季童和司膳少监安文四人互相打了个眼色,季童和安文两个也上前半步,道:“娘娘,这件事情,奴婢二人便能做。”

贾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在那边打份底稿上来吧。”

虽然吩咐了两位内侍,但是贾琰自己还是拿起了笔。

她身边有皇帝的探子,她自己也知道,她也清楚皇帝知道她知道。如果完全由两位内侍动笔,她什么都不做,日后皇帝知道了也难说会不会有心结,还不如自己也动笔,让两位内侍帮着描补描补,就是日后皇帝知道了也好看。在这方面,她从来是非常注意的。

不得不说,季童和安文能够在十万内侍里面爬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