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9

分卷阅读89

    了?

如果不是上面贾赦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他都想欢呼一下了。

事实上,他自己也跟一只鹌鹑差不多。

跟他这样的斗升小民,在今天之前,哪里想过能够有面圣的机会?

那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好吗?

贾芸曾经想过,他能够在三十岁之前对着皇帝的身影远远地给皇帝磕个头,那都已经是借了二姑姑的光、是他早逝的爹的庇佑了。

因此,直到顾之章问了他第二次,贾芸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回万岁的话,草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进了大老爷的眼了,不但让太太给了我们一千两银子不说,还提起朝廷缺粮。二,二姑姑还转告了大老爷的话,说,如今天下缺粮,红薯高产,可种植的人少。草民就心里存了一点妄想,用这银子雇人开荒。草民承认,草民利用了国法中鼓励开荒的部分。不过,草民的确种植了一万两千亩的红薯……”

皇帝吓了一跳:“一万两千亩?”

贾芸也被皇帝吓了一跳,他小心翼翼地道:“回万岁,是,是的。”

说着,就弯下腰去摸自己的靴子。

“放肆!”

“万岁小心!”

边上带刀内侍立刻就跳起来,把他按在了地上。还有两个已经抢过去脱下了他的靴子。

至于那些宰相们,早就把皇帝挡在了身后。

皇帝奇道:“里面有什么?”

贾芸几乎是贴在地上,只能费力地抬起头,他的声音都变了:“是,是账本!开荒的账本,赊欠黄米的账本,还有最后种植的红薯的数量。”

皇帝一听,立刻伸手。

带刀内侍统领立刻双手把账本举过头顶,呈到皇帝面前。

权昌接过账本,这才奉于皇帝。

皇帝接过来,迅速翻看起来。

贾芸的字不算好,但是账目却清楚明白,皇帝又是干过实务的,自然知道这里头写的是什么。

只见皇帝越看越开心,连声赞道:“好好好!”

一万两千亩红薯,那起码就是一千多万斤,粮食储备有了!

皇帝把账本一合,朗声道:“贾芸听封。”

内侍们立刻松开了贾芸。

贾芸乖乖跪好。

“封,贾芸为绥远县主簿,管军屯,来年春往大同效力。“

县主簿,这可是正八品的官职,就比县令矮一级。

就是那些十年寒窗的同进士都未必在三年内弄到这么一个职位。

更重要的是,贾芸之前是白身,要不然,皇帝有可能封得更高。

贾芸傻傻地给皇帝磕了头。

等他磕了头,他才明白过来:好像,我做官啦?

皇帝封了贾芸之后,又晋贾琰为三等郡君,还赐下彩缎十匹、明珠二十粒。

贾琰连忙推辞,说这是贾赦的功劳,她不敢要。

皇帝淡淡地道:“如果是你父亲,那么就不会是只有这么一点。”

第62章

皇帝来得突然,走得也迅速。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可走的时候却是全部銮舆走的。

只是他这一走,留下了一堆略带茫然的人。

女眷们先不说,先说贾政,他肯定是荣国府里最郁闷的人了。

皇帝来了,他虽然跟贾赦赶着一起接驾了,可是皇帝根本就没有理会他,至始至终都只跟贾赦说话,甚至于他就是要近前伺候,也被金鱼卫给拦住了。

再后来,右丞相梁尔明梁相国略带遗憾地提起红薯推行不好,以及户部尚书顾之章大人怀疑红薯的产量的时候,贾赦立马表明他女儿在拙园也种了十来亩的红薯,还说漏了嘴,说他女儿用不到亩的土地种了十多亩的红薯之余还养了几百只鸡,引起了皇帝的兴趣,这才有了皇帝去贾母的荣庆堂拎走了贾琰一事。

至始至终,皇帝的注意力都在贾赦贾琰父女身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多余的眼神给他。

更重要的是,到了拙园的时候,因为拙园落脚的地方不多,他被挤到了后头,再到后来,带刀内侍们开始开挖红薯、称量红薯的时候,干脆嫌他碍手碍脚,把他撵出了拙园!

也就是说,到最后,贾政甚至连在皇帝面前露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跟着贾母等女眷远远地给皇帝磕头、跪送皇帝回宫。

这让多年来一直非常自傲又讲究面子,认为自己处处比贾赦强的贾政如何受得了?!

有那么一刻,他都在怨恨为什么贾琰不是他的闺女了。

对比之下,他的族孙贾芸就是这次收获最大的了。

别的不说,就说那正八品的县主簿,也够他乐呵好久了。

贾芸今年才十六岁!

人家进士及第,补缺的时候都有可能为一个县令的位置打破头呢!毕竟本朝开国已近百年,每三年一次的进士科大比,还有恩科,这都是进士科,还不算明算科明经科以及恩荫的、捐官的。

现在可不比刚开国的那会儿,刚开国的那会儿,三鼎甲妥妥的就是皇帝身边的得力助手,可如今,就是状元,如果不够出彩或者是在翰林院的三年得罪了人的,都有可能被丢到地方上做县令。

县令、县丞、县主簿,是地方上的三巨头,县令统筹,县丞主管户籍,县主簿主管钱粮。当然,刑名和辖区里面的科考之类的,也都归县令管。

虽然在品级上,县主簿和县丞比县令都要矮一级,但是,对于之前没有任何功名的贾芸来说,这个正八品的县令已经很了不得了!

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亲口任命的,就是外头有什么事儿,人家县令和县丞斗得你死我活,他也能够安安生生地做自己的事儿、给自己攒功绩!

在这个时代,别说十六岁的举人都金贵非常,更别说更稀罕的十六岁的进士,就是十六岁的秀才都是民间了不得的人物。

宁荣二府在贾政和贾珍的统领下是不怎么把读书人当一回事情,可是这不等于贾芸就是个没见识的了,也不等于贾氏一族的其他人就不知道这正八品的官职意味着什么!

至少,贾芸自己都知道,他才十六岁,现在做了县主簿,然后累积功绩,就是以九年升一级慢慢爬,他都能够爬到户部郎中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等着他的,就是一片平坦的庄康大道。

因为太过高兴,贾芸的脸上就只剩下了傻笑了。

哪怕他的衣服上,还有下巴上全是泥土,他都乐呵呵的。

他实在是太高兴了。

赶过来给皇帝磕头送行的,可不是荣国府里的女眷,还包括了宁国府的贾珍,而贾珍的儿子贾蓉,还有其他的贾氏一族的族人们,更是只有远远地给皇帝磕头的份儿。

他们有的人甚至连皇帝的衣角都看不到,但是这不等于他们一点消息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