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香油拌的马齿苋,只有我们村里的秀才娘子才吃得起,跟我们这样的人家,直接用水煮一煮,然后撒一点盐巴也就是了。”

而且盐巴也要省着点用,因为盐贵。

贾琰笑道:“这也容易。回头让下面的粗使婆子们打些马齿苋,劳烦姥姥下厨,让我们看看你们常吃的马齿苋是怎样的,再用香油拌一碗,大家都尝尝。记住了这个味道,一辈子忘不了才好。”

更重要的是,以后上了官场,用得着。

这最后一句,贾琰没有说出口。

贾家的人,包括经常来贾家的史湘云和在贾家已经生活了一段日子的薛宝钗,她们都知道,贾琰这是碍着贾宝玉,这才没有把这最后一句说出来。

不止她们这些女孩子知道,就连贾宝玉也知道。

贾宝玉叹息一声,道:“若是外头都如二jiejie一般也就好了。”

贾琰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他,道:“人生在世不称意者十之八|九。要我说,与其在这里唧唧歪歪,还不如想法子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自己的家人,最后利用自己的家族的力量改变这个世道。袖着手在这里哼哼唧唧算什么男人?”

倒是把贾宝玉噎了个满脸通红。

贾宝玉连忙向贾琰作揖:“到底是二jiejie,巾帼不让须眉。”

贾琰一挑眉,道:“得了吧。男人有男人的做法,女人有女人的做法。我呢,不过做了我该做的事儿,至于你,”

贾琰深深地看贾宝玉一眼,道:“你虽然比我还小些,不过,你是男人,你的路在你自己的脚下。应该怎么走,你自己决定。记住,你的路只能你自己走,姐妹们代替不了你,二叔和婶娘代替不了你,老太太更加代替不了你。”

贾宝玉还没来得及反应,史湘云却先不高兴了:”二jiejie,你也真是的,偏爱训人!我不要听!二哥哥,我们去那边玩。“

说着就把贾宝玉给拉走了。

等史湘云拉着贾宝玉走得不见人影,薛宝钗这才道:“二meimei,云meimei孩子心性,你不要跟她计较。”

贾琰含笑道:“云meimei跟三meimei四meimei一样都是我看着大的。她的性子,我还不知道?方才跟上去的可是袭人?让她多照应些个。云meimei爱玩,宝玉也是个人来疯,这后花园里水多,不是闹着玩儿的。李嬷嬷可来了?让她多带些人也跟上去看着。”

下面早有人应了。

至于贾琰这里,哪里这么简单?识别马齿苋这些野菜,不过是第一课,后面还有红薯的移植和栽种呢。

在红薯上头,贾琰一点都不藏私,她甚至叫人把那些移植了三天、五天、七天的红薯挖出来,让大家观察红薯的生根情况。

在红薯上面,刘姥姥和卜氏是听得最认真的,就是刘姥姥也忍不住对着那些被挖出来的红薯道:“哎呦呦,到底是县君娘娘,若是换了我们,哪里舍得把这些红薯挖出来给大家看?”

贾琰拍了拍手,在丫头端过来的铜盆里面净了手,接过帕子擦干净了,方才换了镯子,口中还道:“不妨事。这些是扦插的藤蔓,如今是暮春,马上就是初夏,万物生长得快,损失一点点藤蔓也算不得什么。至于根茎,方才你们也看到了,选择合适的红薯块,让它坐在老丝瓜囊上,只要老丝瓜囊下面有一点点水,它一样能抽根发芽。这就是红薯,极易耕种,产量也高,于国于民都是大利。只不过,就耕种面积来说,对比本朝的广袤国土,红薯的那一点点耕种量,真的是太不起眼了。所以我才想到了姥姥。”

刘姥姥是个聪明人,哪里不知道贾琰的意思,更别说,红薯本来就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

听见贾琰如此,刘姥姥早就在地下给贾琰磕了好几个头了,慌得贾琰连忙扶她起来。

刘姥姥道:“哎呦,县君娘娘,不是我说,跟红薯这样的好东西,我们想都不敢想啊。哪怕是它不能用来缴税,可谁家屋前屋后地种上那么一点,那一年的嚼用也差不多了。这每年春夏两季打野菜的时间省了,我们也能够多织两匹布也能够多编两个箩筐。这一进一出,家里好的也不是一点两点哪!”

刘姥姥算过,把打野菜的时间省下来用来做些针线,像她们这些女人,做点荷包、香囊、打些络子啥的,半个月下来能够挣上几十个铜子呢!

富贵人家看不上这几十个铜子,可是她们这些平民在乎!

更重要的是,这些针线,不用费灯油!

相当于净入了!

刘姥姥已经知道了,跟她们这样的平民家的女人,一个月能够有几十个铜子的收入,那已经是十里八乡的能干人了。可放在贾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呢?就是最下等的粗使小丫头,就干些扫地、擦走廊的活计,一个月的月钱就有一串钱,更别说衣服首饰啥的。

刘姥姥不会觉得自己凭自己手脚吃饭穿衣是件丢脸的事情,但是她知道,贾家跟她们这些平民是不一样的。

她不会把这几十个铜子挂在嘴边,让人耻笑。

第55章

刘姥姥在荣国府里呆了一个多月,临走的时候,贾母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王夫人邢夫人每人给了两封银子,也就是每人给了一百两银子,薛姨妈也给了一百二十两,除此之外,李纨和王熙凤每人给了一封银子,也就是每人给了五十两。

跟原著不同的是,贾琰这边还另外封了三十两黄金给刘姥姥作谢师礼。

黄金跟白银的比价是一两黄金兑一斤白银,三十两黄金价值三十斤白银,因为直接给白银太重,贾琰才给了黄金。

另外,还有布匹、绫罗绸缎和贾家常备的锭子药、各色点心,以及一大包给板儿的金银锞子。

当然,也少不了答应了要给刘姥姥的红薯的苗。光这些藤蔓、红薯种就满满的装了两大车,什么竹筐子、木板箱,都是绿绿的一片,把那些车子塞得满满当当的。

来时,刘姥姥不过是拉着外孙板儿,两只肩膀担着两只胳膊——两手空空地来的,可走的时候,却是贾家派了车把她送回家去的。

对于这个精明世故的老人,贾家的女眷们对她的印象极好,尤其是邢夫人,甚至忍不住在贾赦面前提起刘姥姥:

“想不到弟妹是那个样子,这刘姥姥竟然又是一个模样!若不是刘姥姥亲口承认,我都不敢相信她竟然是弟妹的娘家亲戚!”

贾赦道:“她们原本就不是一家人。你没听说吗?不过是这刘姥姥的女儿嫁给了王狗儿,她女婿的祖上跟王家连了宗,跟这刘姥姥不相干。”

邢夫人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看我,可不是糊涂了吗?”

贾赦嗤笑一声,没说话。

“哎呦!您不说,我都忘记了。这刘姥姥在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