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要脸的。如果不是为着家里,刘姥姥也不会一把年纪了还舍了脸皮被那些小丫头们嘲笑。

更别说,贾琰还打发人提点刘姥姥:

“不用太过拘束,就当是自家亲戚。再者,我们姑娘还说了要请姥姥指点这农桑之事呢。姑娘把谢师礼都准备好了。在我们老太太、太太面前,姥姥也不用太过客气,当成自家也是一样的。”

因为贾琰这样说了,刘姥姥倒是放松了很多,就是王熙凤喝鸳鸯找上她,要她哄贾母开心,刘姥姥也都推了:

“哎呀,二奶奶,姑娘,您饶了我吧。我不过是一个乡下婆子,最多我们家老头子在的时候听过我们老头子跟人家划过拳。府上玩的那个酒令,我听都没听过。那最起码也是秀才公才玩得起来的吗?我是哪门子上的人,哪里会玩那个?二奶奶,姑娘,两位还是直接罚我的酒好了。”

刘姥姥可是看明白了。

这位二奶奶看着光鲜,可实际上呢,不过是把自己当成逗乐的女先儿。如果没有人照拂着,在人家国公府邸里头,刘姥姥舍了脸皮,换些实惠,那是她唯一的选择。

可现在呢?贾琰都派了丫头告知刘姥姥了、给刘姥姥作脸了,刘姥姥还不知道如何选择吗?

顺了王熙凤和鸳鸯两个,刘姥姥就成了大宅门里面讨好女眷的女先儿,明明是良民的身份却做了贱籍优伶的行当,侮辱门楣,刘姥姥会甘心?就是事后有酬劳,那也不过是被当成叫花子一样打发出去而已。

而按照贾琰的话,她依旧是贾家的正经亲戚,依旧是良民,甚至还是人家县君娘娘承认的半个老师,有谢师礼。

刘姥姥也听说了,一个族里的远房侄儿,这县君娘娘都舍得出一千两银子,到了她这里,她也不该求许多,只要五十两,不,只要二三十两外加一些红薯种、红薯秧子就足够了。

而那红薯种、红薯秧子,也只有人家嘉善县君能给!

如何选择,刘姥姥还不清楚?

第52章

贾家上至贾母下至丫头仆妇都是喜好热闹的,而且贾母喜好奢华、贾家人喜欢显摆这种事情,更是深入骨髓。哪怕刘姥姥只不过是个王家外八路的亲戚,也当不得贾母想乘机热闹热闹。

其实,在贾琰看来,贾母会在刘姥姥面前显摆,十有□□是因为贾家已经脱离京师社交圈太久,贾母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别的亲友,无法显摆,因此拿着刘姥姥凑数。更重要的是,在当年老义忠亲王坏事之前,贾家就已经在走下坡路。到如今,当年远不如贾家的王家都走到贾家前面去了。如果宴请那些故交人家的女眷,贾母的儿孙一个不如一个只会让贾母丢脸,在这些人家面前显摆,根本就是自讨没趣。

换而言之,如今的贾母,也就只有在刘姥姥这样的人面前显摆了。也许将来贾琏出息了,或者京中的社交圈开始给贾家送帖子邀请贾家的女眷带着女孩子们过府赴宴了,贾母还能够再度回到京师社交圈,不然,贾母也只能继续呆在贾家的内宅,或者在刘姥姥这样的人面前显摆,要不,就跟原著里那样,只能在赖嬷嬷这种贾家的老奴才面前耍耍威风。

贾琰是不屑于这么做的。不过,作为孙女儿,只要无损大节,在能够讨好贾母、让贾母开心的时候,贾琰都不会拒绝。

当然,不止贾琰是这样想的,就连王熙凤也是这样想的。

自己跟贾琏之间出了大问题,王熙凤已经看出来了。可要王熙凤主动服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熙凤打算在贾母这里使劲儿,讨好了贾母,然后让贾母向贾琏施压,让贾琏先低头。

因此,这次的宴会,王熙凤可以说是用心到了十分。虽然被刘姥姥拒绝了让王熙凤很不高兴,但是,跟刘姥姥这样的人计较有用吗?还不如想办法,让宴会热闹起来呢。

所以,王熙凤琢磨了一宿,定了一个大致章程,然后来请贾母决断了。

实际上,这种事情哪里非要贾母决断?只不过贾母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最是不喜欢把自己当成吉祥物,因为那几乎就是老废物的代名词。所以,让贾母来做决断,可比一千句一万句好话来得有用。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王熙凤跟薛宝钗一样,这表姐妹两个,只要她们真心想讨好一个人,真的很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

贾母果然十分高兴,甚至还道:“家里的戏文都听惯了,不如去外头叫个班子来。二丫头,你看如何?”

听见贾母点名,贾琰立刻垂着手站了起来,口中道:“老太太,您忽然问我这个,我还真没什么想法。孙女儿也不知道外头有什么好戏文。不过,我记得父亲那里收着家里旧年排过的戏文,记得里面有一折叫做。孙女儿还想着,若是用了那正经的琴师上台,就着水音,会不会跟那书上写的一样好听。”

贾母当时就笑了起来:“你这个性子,还真像你老太爷。”

“老太爷?”

“是我父亲。”贾母的眼底露出了一丝怀念,道:“那还是我父亲当年写的呢,也亏得老大巴巴的收着。当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父亲就叫人排过,也曾经叫琴师上台。那琴音就着水声自然是极好的。不过,这样的戏更适合晚上听。”

薛宝钗看得明白。王熙凤说了一车子的好话才把贾母哄开心了,结果,贾琰轻飘飘地丢出了一件听琴就把贾母的心给勾了过去。

薛宝钗不知道贾琰这是有意还是碰巧,但是,她看得明白,王熙凤这一次怕是又要做无用功了。

比起王熙凤这个能给她带来好处有限的表姐,薛宝钗当然更想讨好贾琰这个将来对她的前程有更大帮助的县君娘娘。

薛宝钗赔笑道:“老太太,这事儿可真是巧着呢。老太爷当年写的戏文,大老爷收着,还叫二meimei给翻出来了。可不是巧是什么?”

贾母道:“也不算巧,老大就喜欢这些东西。他那个书房,别人是不让进的,可二丫头要进却不会有人拦。二丫头要找什么书,直接可以去老大的书房。就是老大手头没有,也会去外头给二丫头淘弄。”

贾琰笑道:“在疼儿女这上头,父亲跟二叔是一样的。当初珠大哥哥在的时候二叔不也满世界地给珠大哥哥找名家注解的经史子集吗?只不过,我哥哥是个惫懒的,辜负了父亲的满腔期待,便宜了我这个meimei,想要什么书都方便。”

贾母笑得前仰后合,道:“你这张嘴啊!要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这是嫌你哥哥不知道上进了?仔细你父亲知道了,把你哥哥一顿好锤!”

贾琰道:“老太太,看您说的,若是早两年听到这话,父亲的确会生气。可如今,我哥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