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4

分卷阅读64

    ,每一个角度,都能够解释通顺,对方会跟我得出的结论不同,完全是因为对方站的角度、参考的律法条例也跟我不同。

当然,在网络开始盛行红楼梦同人的初期,那些同人作者很多都没有仔细研究过红楼梦的背景和相关的知识,据我所知,那是08年以前,那个时候网络上的红楼梦同人全部都是站在贾家二房也就是贾政王夫人的角度踩贾家大房踩贾赦邢夫人的。当时我还在点娘那边,是点娘的铁杆读者,点娘女生频道第一部红楼梦同人就是冬雪晚晴写的。

当时我看到她写的红楼梦同人的时候只是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直到自己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那个时候大家写红楼梦同人的时候对古代相关知识,尤其是孝道基本不了解,对十恶不赦有那些罪名,量刑为何也没有概念。

可以说,就是从我的开始,网络上的红楼梦同人才开始深入而不是停留于对红楼梦表象的理解。

我在这里这么说,并不是自吹自擂,我要说的是,如果不是当初那些作者的红楼梦同人,那么我在动笔之后会犯同样的错误。我是站在她们的肩膀上才写下了。

遗憾的是,当时我的年龄不够,阅历也不够,心性根本无法坚持到我把这部同人写出我自己满意的程度。事实上,当时我写完二十五万字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崩溃,因此后来上架以后的内容,其实是请了枪手的。

所以,看到网络上的红楼梦同人,我的注意力从来不在那些角色上,而在于这个作者对红楼梦背后的那些社会背景、人文风俗、那些法律舆论道德伦理的理解。

在我的眼里,这些东西比单单一个人物重要多了,而这些东西才是红楼梦的精髓所在。

会造成对人物理解产生完全不同的原因,还因为“甄士隐”、“贾雨村”。

实际上,这六个字也是文学创作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技巧,也就是:故事人物在不同的场合说着跟自己的身份完全不同的话、做着跟自己身份完全不符合的事情。

而把这个技巧使用到登峰造极至今没有一部作品超越的,也只有红楼梦。

这个技巧跟社会背景、人文风俗、律法舆论等因素结合,才是文学,才是传世名著。

就以世界十大名著为例,(即)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写的是战争。主人公斯卡利特·奥哈拉(又译斯嘉丽·奥哈拉)是个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淑女标准,抢自己的妹夫,喜欢勾搭男孩子看男孩子们为她神魂颠倒,自私自利。如果里面没有对战争的大量描写,如果没有通过主人公斯卡利特对黑人问题上一再坚持黒mama和黑大叔是她的家人却对地里工作的下等黑人的鄙视和轻慢,还有大量的对北方联邦政府对黑人的空头支票的描写,已经选举之后北方人顺利得到州长的位置而黑人们失去利用价值的悲惨命运的描写,读者们又怎么会反思的那个时代黑人的悲惨命运以及政治的残酷和无耻?

可以说,如果只看人物而没有战争和政治这个背景的话,不过是一部自私自利的小人在为自己开脱的而已。

同样还有,这部用了一百多万词描绘了当时的俄国的社会画卷。如果没有这一百多万词的社会画卷描写,也不过是一部有关贵妇人出轨的三流艳|情八|卦而已。

“甄士隐”、“贾雨村”,让故事人物在特定的场合说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做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技巧,这种技巧很容易吸引住读者的眼光,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但是,只有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律法舆论这些东西,才是决定一部作品的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准,而这里面的思想冲突是重中之重。

就以为例,如果没有北方人对黑人充满谎言的无耻欺骗,我们如何知道当年林肯不过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如果不是文中对斯卡利特的离经叛道的描写,我们又怎么体悟当时的性别歧视是多么的残酷?如果不是对选举和税金的变化,我们又如何知道当年在争夺州权上经过了多少刀光血影?

在世界文学史上,大仲马在人物塑造,尤其是人物的性格、语言描写上几乎是炫技级的,可以说,玛格丽特在上长篇累牍地描写斯卡利特的心理活动用了几十页纸描写斯卡利特的困惑还不如大仲马一章塑造的人物来得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大仲马没有一部入选世界十大名著,而玛格丽特就一部就在世界十大名著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什么?

就是因为大仲马的缺少了思考,那种思想的冲突,那些对社会背景、对人文环境、对律法舆论的深度挖掘,这些大仲马没有,或者说,深度不够。

在我这里,古今中外名著,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佳作在艺术和思想性上分为五个等级:

巅峰之作,当然是红楼梦。当然,我这里说的红楼梦不包括后四十回的狗尾续貂,只单指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根本就是往红楼梦头上泼脏水,完全玷污了红楼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原著八十回,一百多万字,用最精炼的语言,构建了一个社会风俗、人文环境、律法舆论大大迷宫,如果非要找个形容,那我只能说,红楼梦用最精炼的语言建造了一座文学上的紫禁城。

三百年来,多少人进入这个迷宫却无法找到出口?又有多少人因为沉迷这座宫殿群而迷失方向?

据我所知,清代的时候,就有相关的记载说有读者因为红楼梦而举止癫狂!

“少不读红楼”,从来就不是一句虚话,也不是歧视青少年,而是因为红楼梦的博大精深,足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这个影响程度则跟人生阅历和意志、心性成反比。

人生阅历越是充分的长者,越是容易走出来。

我说的是更容易走出来,而不是不受影响。

世界十大名著则构成了第二阶梯,如果非要用一座建筑物来说,它们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只够得上一座人民大会堂。

中国四大名著的另外三本,是历史通俗,与其说是历史通俗还不如说是兵法教科书,而虽然是神话志怪里头藏着的却是厚黑学都不在其中。

如果非要找一部的话,更符合这个标准。

我习惯把其他的传世名著放入第三个阶梯,因为它们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只够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卡夫卡的作品也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