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

分卷阅读35

    样,贾母绝对是不会认为是贾宝玉的错。她宁可相信这是那几个丫头背后撺掇的错。

这一点,无论贾母跟王夫人都是一样的:错的永远是别人,自己人绝对不会错。贾母跟王夫人绝对不会去想到底是谁把贾宝玉宠成今天这副无法无天、一不如意就撒泼打滚的熊孩子作派的。

不过,无论贾母有多宠贾宝玉,她依旧信奉这句话:事关子孙前程,就是再小心些也是不妨的。更何况,贾母终究不是王夫人。

王夫人总觉得奉仪女官不过九品,是宫里品级最低的女官,出了宫的奉仪女官就是有点体面,终究已经不是宫里人,别人买账是别人见识浅、没胆子、一点点事情就成了避猫鼠,她王氏可不是那种人。而且她王夫人自己的女儿就是皇后身边的女史,是皇后得用的人,真要有什么事儿让贾元春求求皇后娘娘也就完了。所以王夫人只是那阵火气过去了就放下了,其实并没有往心里去,也没想过得罪何奉仪温奉仪的后果有多严重。

可贾母想的却是:这两位奉仪女官的品级是不高,可人家是福宁殿里出来的,是当今皇帝的人,下两位奉仪女官的脸面又何尝不是下福宁殿的脸面、下当今万岁的脸面?是,贾元春是皇后身边的女史,品级也的确比着两位高些,可贾元春进宫是冲着后宫嫔妃的宝座甚至可以说是冲着未来太后的宝座去的,就冲着这一点,皇后心中就能不介意?

贾母也是从一个妻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贾母很清楚,对于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正妻来说,最讨厌的就是身边的人惦记着自己的丈夫!贾母也经历过一样的时期,在贾母的眼里,她拿身边的丫头给丈夫做妾使得,她身边的丫头惦记着她的丈夫就不行!这种丫头,无论嘴上唱得如何好听要如何为贾母分忧,最后也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被贾母发卖出去。

在贾母看来,现在的皇后和贾元春之间就跟当初的自己跟自己的心腹丫头一样,贾元春既然已经做了皇后身边的女史,就应该打消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念头,老老实实地跟着皇后娘娘、给皇后娘娘做一辈子的使唤丫头,要不然,一旦让皇后心里起了嫌隙,等待贾元春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无尽深渊!

这也是贾母放弃贾元春选择贾琰的另一个因素:贾母觉得贾元春已经没有出头之日了,皇后肯定是知道贾元春进宫的原因,只要皇后心中有那么一点爱着万岁,皇后都不会允许自己身边的人惦记着万岁!如果贾元春敢做什么,皇后肯定第一个饶不了她!

宫里正经为皇帝拣择后妃,皇后不能反对,因为这是规矩:谁让当今万岁子嗣不丰,为皇家开枝散叶是皇帝的义务。皇后也的确可以提拔自己身边的人给当今万岁做小,那样的确对皇后的地位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真正的聪明人绝对不会这么做。

考虑到皇后的心情,也考虑到贾家又有了贾琰,贾母自然不会多分一丝心神给贾元春。

所以,贾琰虽然说的是她本不该开口的事情,可这事儿跟贾家的长远有关,贾琰又很聪明地拿着贾赦做挡箭牌、给出的提议又有利于荣国府的长远利益,贾母又什么不能依的?

贾源晚年住过的院子,凭什么贾家自己不能使唤非要给外人使唤?

别说是贾琰,就是贾母自己也膈应。

梨香院是什么地方?就跟荣禧堂一样,都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演住过的地方!贾母还希望贾演的在天之灵能够庇佑贾宝玉一二呢!

贾琰的小算计,贾母如何不清楚?之前王夫人拿着年例做文章,贾琰不过是回击而已。虽然说贾琰如此行为很扫王夫人的面子也没把薛家放在眼里,可王夫人竟然打算让贾宝玉亲近那个薛宝钗这一点,贾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薛家的官司贾母也听说了。当然,跟王夫人王熙凤一样,贾母也不觉得跟他们这样的人家需要把一个小小的乡绅的性命当一回事情。只不过,在贾母看来,跟他们这样的人家如果要走仕途,家里的孩子就必须清白。跟薛蟠这样,杀了人、犯了事儿不要紧,要紧的是把屁股擦干净!无论是舍了一两个奴才,或者是买个人|鸭|顶了罪都使得,总之家里的孩子在官府衙门里面必须是清清白白的。

可薛家是怎么做的呢?什么都不管,就那么扬手而去!这不是等人让别人算计是什么?

在贾母看来,这样的薛家根本就是蠢的。

王夫人想要薛家来贾家显摆她有一门有钱的亲戚,贾母还嫌薛家人带坏了他们贾家的孩子呢!

因此贾琰特意挑了梨香院,贾母也十分乐意配合。

所以贾母也不过是嘴上那么说说,心里却是向着贾琰的。因此贾琰说女孩子会影响贾宝玉的功课,贾母立刻就点头了:“正是这话。那就梨香院罢。另外,既然宝玉要读书,自然要用侍读的小厮的。鸳鸯,回头你跟老二家的说一声,给宝玉安排八个人来。对了,琮儿环儿和兰儿也是这个例。”

说得贾琰早就笑了起来:“老太太,二太太cao心宝玉和环儿兰儿得了,至于琮儿,父亲早就安排妥当了。”

贾母立刻明白,贾赦防着王夫人呢。

贾母道:“到底是亲生的,这才细细地考虑周详。这样,兰儿的也不用老二家的安排了,让珠儿媳妇自己安排吧。”

贾母这么说,自然是为王夫人遮羞。毕竟,她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贾赦的嫡长子、贾琏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是怎么死的,也知道贾琏的亲生母亲是怎么难产去世的。事情过去那么多年,贾母一点都不希望这事儿被掀出来闹得阖家不宁。

李纨听了,立刻应了。

这可是她笼络一批人、为贾兰铺路的第一步。

贾琰又道:“老太太,这梨香院虽然好,可这屋子当地是老祖宗当年修养用的,现在既然要做了书斋,是不是这家具也该调整一下?”

虽然说很多时候女孩子不能对家里的事儿多嘴多舌,可这种跟子孙前程有关的事儿,只要是好的建议,任何一个大家长都不会拒绝。更别说,今日没了王夫人王熙凤在跟前凑趣,贾母也无趣得紧,因此被贾琰这么一说,贾母也来了兴致。

贾母亲自带着人来到梨香院,让人开了门。王夫人既然盘算着让薛家住梨香院,自然是已经叫人将梨香院上上下下都收拾干净了,一应家具也都安排好了,因此贾母很满意:

“这守院子的人倒是尽心!”

贾琰笑道:“毕竟是老太爷当年住过的地方,自然是不同的。”

贾琰就是不提王夫人和薛家。

“的确如此,赏这院子的丫头婆子每人一个月的月钱!”

然后贾母就开始兴致勃勃地盘算着要怎么收拾屋子——务必要收拾出一座体面又精致的书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