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

分卷阅读6

    王夫人当即大哭起来:“珠儿啊,珠儿,如果你还在,就是十个宝玉也比不上你啊!!!”

王夫人一声哭叫,李纨立刻眼泪汪汪。就连贾母贾政都是黯然神伤。

一直抱着胳膊在一旁看戏的贾赦这才凉凉地道:“老二媳妇,你也别哭珠儿,这府里对珠儿可不差,老子在琏儿身上也没有花那么多心思!当年你说国子监的先生好,要拿家里恩荫的名额送珠儿去读书,我虽然心疼琏儿最后还是让了出来。你希望珠儿娶个对他的学业前程有帮助的媳妇,我跟老二舍了脸,替你求来了李祭酒家的姑娘。结果呢?看不惯珠儿和珠儿媳妇琴瑟和鸣,儿子都结婚了还想着拿捏儿子往儿子身边送了一堆人,硬生生地掏空了珠儿的身体……”

贾赦这人别的不好,就一个好,看重自家血脉。原著里贾宝玉中巫蛊的那一段,贾政都放弃了就他还在那里张罗。对贾宝玉这个侄子尚且如此,更何况贾琰是他的亲闺女?

贾赦就是这样的人,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普遍的看法就是这样,妻子是外头娶来,儿女才是自己的。贾赦连自己的老婆邢夫人都不怎么在乎又怎么会在乎王夫人这个一直算计他的弟媳妇?

贾赦窝在内宅这么多年,王夫人的那些手段,别的男人不知道,他贾赦可是门儿清!

想弄死弄废他的女儿?别说门窗了,连狗洞都没有!

贾赦还指望着这个女儿光宗耀祖让他扬眉吐气呢。

之前还在伤感贾珠之死的贾母、贾政两人脸色立刻就变了。

虽然贾家人个个都非常擅长自欺欺人。可是这不等于贾母和贾政两个就是傻子,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贾珠之死对于贾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没错,不封荣禧堂是贾母的坚持,让王夫人管家也是贾母的坚持,让贾政代替贾赦代表荣国府四处应酬也是贾母的主张。

这些都是因为贾母在背后的支持。

贾母认为,这是让贾家拜托老义忠亲王的影响的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淡化贾赦在贾家的存在感。贾母一直以为,贾家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贾赦让大房跟着老义忠亲王一起永远沉寂,让贾政让二房出来鼎立门户。

贾母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决定让贾政年年吏部考评不过关,最后连工部主事这个实职都没了,只能以工部员外郎的身份闲赋在家。

贾母更没有想到的是,贾政越过贾赦以荣国府的名义外出应酬的同时,也让贾珠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是国子监一直对学生的教导,可贾家的乱象却偏偏让贾珠成了国子监最典型的反面形象。

贾珠无法改变外面的人的道德标准,也无法改变贾母的决定,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到后来只能依靠沉溺温柔乡以此来麻痹自己,最后终于因为身心两方面彻底垮掉而撒手人寰。

贾珠曾经试图游说贾母和贾政,但是贾母和贾政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因此贾珠死的时候,贾母遭遇的打击可想而知。

贾政也一样。当初贾珠活着的时候,贾政总觉得这个儿子太天真,对世事一无所知,等儿子死了,他才来后悔。毕竟贾珠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可以说,贾珠之死,是贾母和贾政心中的一道疤,这也是为什么王夫人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都会哭贾珠的原因之一。因为王夫人只要一哭贾珠,就非常容易过关。

可是今天,贾赦的话却为贾母和贾政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

原来贾珠之死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们,原来贾珠之死是因为王夫人想要拿捏儿子,给儿子送了太多丫头通房!

贾母和贾政都是普通人,他们因为贾珠之死困在心牢中太久太久,他们的内心深处早就叫嚣着要走出去。所以,当这扇窗户被打开之后,贾母和贾政的第一反应就是:

原来都是因为王夫人!贾珠活着的时候就不管贾珠的身体只想拿捏着儿子,贾珠死了,还不时地拿贾珠出来刷刷,给自己谋好处!

贾母想得更多一点。

毕竟,贾元春是贾母的亲孙女,贾琰也是她的亲孙女,而王夫人只是她的儿媳妇而已。更何况,现在的贾元春只是皇后身边的女史,而贾琰已经是正经得了钦封的县君了。哪怕贾元春的品级看上去更高一点,可哪个孙女能给贾家带来更多的好处,贾母门儿清。

贾元春是四年前进宫的,算算年纪,如今也十九岁了。十九岁的大姑娘,又得了贾家和王家的支持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史,一个宫廷女官,连个低位宫嫔都不是,反而是贾琰,还不到十一岁就已经是有封号的县君了,万岁还特别赏识她,赏了皇庄和铜舆车,这可是天底下的头一份儿。

单凭这个,贾母就觉得贾琰比贾元春有出息。

之前贾琰因为红薯的事儿得了钦封的时候,贾母就盘算着把这个孙女儿送进宫去。当然,不是跟贾元春那样进宫做宫女,而是正经的做宫妃。就凭红薯那上千斤的亩产,贾母就知道,这个孙女儿将来也就两个出路,要么给皇帝做妃子,要么给皇子做妃子,没有第三个选择。

这可关系到贾家的百年大计!

贾母是心疼儿孙,但是贾政是她的儿子,贾赦一样是她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老义忠亲王,贾母怎么可能那么一味压着贾赦不许贾赦这一房出头?如果贾琰能够进宫做皇妃,那就等于说当今皇帝不会计较贾赦曾经是老义忠亲王旧人一事,自然也就不会清算整个贾家了。

这对贾家来说意义非凡。当初送贾元春进宫的时候,贾母的心中就七上八下的,虽然贾元春最后活了下来,可她最后成了宫女,贾母就在担心,皇帝是不是还在生气。哪怕现在贾元春成了皇后身边的女史,贾母也不见多少欢喜。反而是贾琰,才十岁就已经是嘉善县君了。对于贾母来说,这是一个讯号,一个代表着皇家开始原谅贾家的信号!

哪怕这个讯号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红薯之上,贾母也希望,这是一个代表着贾家不需要继续沉寂下去的美好象征。

所以,方才王夫人想要叫人把贾琰拖下去打的时候,最生气的人就是贾母,现在又被贾赦一语道破贾珠之死,哪怕是推卸责任,却也让贾母的怒火有了一个发泄口。

跟贾赦一样,贾母也看得出来,王夫人这是忌惮贾琰,害怕贾琰日后会妨碍了贾元春,这才想要借故生事。

贾母在心中暗骂王夫人愚蠢:谁家姑娘在宫里不是互相扶持的?就这个蠢妇,现成的臂膀也想废掉!

贾母冷冷地道:“老二家的,方才我就想说了,这里是我的荣庆堂,二丫头是我的孙女儿!她就是有什么不好的,我这个亲祖母可以说得,她母亲也可以说得,再不然,她的教养嬷嬷也可以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