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农妇山泉有点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2

分卷阅读272

    儿开蒙。

周敏绝对相信,在四人的教导之下,自家儿子就算真的是一块朽木,估计也能充一下栋梁。但凡有三分天赋,要达到自己的要求应该不难。

九月里,七斤过了四岁生辰,京城那边的消息总算下来了。

圣旨先是大大的褒奖了一番几位先生之功,一番赏赐,又诏命四人还朝。据说是因为书送上去之后,有朝臣上书,认为野有遗贤,朝廷当礼聘之。

此番四人算是在士林刷足了声望,诏令还京的官职都比辞官的时候升了不止一级。这也是很多文人喜欢养望的缘故,有了足够高的名声,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几级跳。

当然,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像几百年前那样凭借官员举荐就被征召的情况已经一去不返。养望的前提是先考中进士,否则你一个没有功名的人,就算真有大才,朝廷也不会征召,名气越大越不会征召。

不科举就是破坏了士子的晋升之路,而这是整个官僚阶级共同维护的东西,他们不会推举一个破坏规矩的人。否则这人来了,是不是还得把宰相的位置让给他,让他压着一众科举出生的读书人?

当然,朝廷的征召令,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慕名利,通常都是要拒绝几次的,即便有心起复,也要朝廷先给出满意的位置。这一套几位先生都是很熟悉的,谢恩之后,当即各自上表不提。

实则对于是否接受征召这件事,他们私底下也商量过。

几人之中,李先生年纪最大,但也没有到走不动路的地步。这几年修书,虽然是修身养性,但却没有变的淡泊名利,反倒有了更多想做的事。

所以有了这个机会,他们都决定回京。

哪怕只是回去继续修书呢?这不单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如今聚集于此的数千学子。

这一次前来的颁旨队伍十分浩大。虽然四位先生住在一起,但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朝廷也必须要礼遇。所以每个人都要配专门的宣旨官和仪仗队,加在一起看上去自然就很能唬人了。

不过,在给四位先生颁旨结束之后,队伍并没有立刻散去,反而又转去了归去园。

因为知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所以周敏等人都在温泉山房这边看热闹。这会儿跟着队伍来到归去园,才有些慌乱的越众出去迎接,而后便听说还有给他们家的敕命,让准备香案接旨。另有钦赐匾额一张,也要跪领。

忙忙的准备了香案,将宣旨官迎上山,宣读了敕命,却是将周敏封为七品孺人,理由是她开设图书馆,免费对士子开放,有教化之功。

除了敕命,另有御赐匾额一块,这却是赐给整个齐家的,上书“嘉德懿范”四字,据说是帝王亲笔,上面还盖着红布,得挂上去之后才能够揭开。

此外还会在归去园门外立一座牌坊,以彰此德行。这个就由高顺县发钱和役夫给建了。不过这对于县衙同样是长面子的事,自然不会不乐意。

周敏恭领了敕命,对着香案叩首,再对父母叩首,撤了香案之后,自然有人上前,对齐家正堂的打门进行整修,使之配得上这块御赐的、皇帝亲笔题写的匾额,然后才会将之挂上。

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天时间,几乎是将这扇大门拆开来重新建造了一番。使得它看起来跟旁边的屋子有些格格不入。毕竟齐家的屋子修得再好,规矩在那里,很多东西用不上,跟着匾额一比,就显得寒酸了。

显然来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遂提点他们,按制,七品敕命也是有资格营造屋舍的,最好还是把房子拆了重建为好。

三天时间里,白天夜晚都不断有人到这边来看热闹。

这可是御赐的东西,真正的光耀门楣!不光是齐家的喜事,也是整个齐家山、万山村的喜事!

所以周敏少不得开了宴席,招待前来道喜的乡亲们。而乡邻们也不白吃,家里有什么都送一点过来凑上,倒也将这宴席办得有模有样。

三天之后,匾额挂好,待得宣旨的队伍离开,这里非但没有冷清下来,反而更热闹了。大家没事就到这里来看看这块牌匾,然后心满意足的回家去,让周敏哭笑不得。

就连四位先生也登门道喜,周敏正好看到牌匾两侧空空如也,便央求他们写一副对子,也刻了板挂在这里。

四人都推郑先生这位风流才子,他也当仁不让,提笔写了一对七字楹联,却是难得的正经:

入世须才更须节,传世积德还积书。

周敏口称受教,小心收起来,打算回头翻修房屋的时候在两边立上门柱,将字刻上去。

说笑之后,四位先生才提起了正事。这一次过来,最主要还是想跟她商量一下七斤的事。他们估计年后就会回京,到时候七斤的学业就要中断,自然要提早做好准备。

周敏知道他们很快就会走,倒也不是很惊讶,毕竟当初也是他们用了不少手段把人留下来的。

至于七斤的事,周敏只低头想了片刻,便道,“请几位先生将他带去京城吧。”

“娘子!”“敏敏!”

石头和齐老三同时开口,都有些吃惊的看着她。

周敏鼻尖发酸,“我也不舍得孩子,他出生之后还没离开过我身边呢。但这是为了他好。也不是送去京城就不回来了,每年仍旧回来过年。他现在年纪小,还没正式进学,正好跟着几位先生在京城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多学点儿东西。两三年之后,正好回来入学。”

“可是……”这么一个全家的宝贝疙瘩,从来都是众星拱月的那个月,突然远离家门去京城那种地方,怎么能让人放心?何况他还那么小,丁点大的孩子,没有爹娘,没有爷爷奶奶,没有熟悉的人在身边,怎么成?

但周敏之所以这么决定,除了几位先生的缘故,也是因为七斤在家里实在是太受宠了。之前还不觉得,这一年来,却是越发的骄纵得肆无忌惮,什么坏事都敢做,偏偏他又聪明,总能够设法利用大家的喜爱与同情心避过惩罚。

这种小聪明,在周敏看来,比纯粹的被宠得无法无天更可怕,因为他是在有意识的规避惩罚,长此以往,很容易走上歪路。

周敏决定的事,通常来说,基本上也就是最后的结果了,虽然安氏还是颇有微词,但她不论当娘还是当婆婆,规矩就从没有立起来过,也是无可如何。

只是更加死命的惯着孩子,让周敏哭笑不得,又不好计较。

倒是石头,作为最了解周敏的人,对她这个决定非常不解。不过他除了最开始的惊诧之外,便没有再当众质疑,只是将这疑惑留到了私下里,向周敏询问。

“就知道你会问。”周敏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昌平侯让人送来的信,你看了就知道了。”

石头展开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