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在美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8

分卷阅读238

    软件,而伊甸园将会在宣传等方面为苹果出力。

看似伊甸园赚大发了,但是其实不过是受到微软压力后的两方抱团,苹果的衰弱固然是新总裁提高苹果电脑售价的原因,但是另外一部分很重要的原因却是苹果自己的cao作系统受到了微软的强力狙击,在市场上节节败退。

当然契机却是亚当的LGBT身份与苹果内部大量的LGBT成员,以及LGBT文化,让两方在情感上有了共同点,于是乎自然合作也就更加的顺利。

在微软发出宣战后的第三天,伊甸园与苹果正式召开产品发布会,宣布了他们的战略同盟关系,伊甸园与苹果的股价双双借此原因出现大幅反弹,而微软再次下挫,不过这次幅度却控制得不错,没有长泄,看来市场也都在等待微软新的cao作系统的发布,而到了那个时候,两方的大战也许会再次开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睡蒙了,从下午一直睡到□□点,感觉今天晚上要坑。

看来周末真的不能是午觉啊,闹铃弄了三四个都没用,一个个全部在不知不觉中就按掉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靠着苹果的助攻,伊甸园的股票再稍稍震荡以后,止跌回升,并且重新回到高点。亚当其实倒是想过联系其他的几个电脑公司,只可惜IBM且不说,它与微软的关系暂时是亚当撼动不了的,HP家大业大基本上不会在这个情况下选边站,新晋电脑公司戴尔则是因为谨慎,毕竟在微软新的一代cao作系统还没有出来被市场检验之前,他是不可能做出反应的。

伊甸园虽然靠着苹果提了一口气,但是微软毕竟市值上体量上要高过伊甸园,只要微软能够在随后的cao作系统市场继续甚至独霸,那么以他的体量想要对付伊甸园并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而亚当这边却并没有那么顺利,独角兽和浪潮的上市计划虽然经过广告联盟以后,有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好,但是在股价和市值上,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微软反击以后,华尔街也偏向于静候,没有之前的那么急迫,这倒是让亚当颇感棘手。

亚当见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达成自己的想法,便直接改变了主意,不再强制把独角兽和浪潮合并后上市,他首先便花费五亿美元收购了独角兽,随后再发起对浪潮的收购。

不得不说亚当的想法极为的大胆,尤其是在伊甸园上市以后,反过头来收购自己手上的互联网产品,不过在收购前,亚当很是进行了一方评估,之所以先收购独角兽,而将浪潮放在后面,主要是独角兽的收购意向、价格等方面都是在一个比较固定,没有太大争议的范畴内,反而浪潮亚当自己的估价与专业评估公司给出的估价有着差距,当然这倒不是评估公司与亚当作对,而是一个站在十几年后的时间点往前看,一个则是立足于当时,两人的眼光不同,自然在评判上有着极大的偏差,不过因为伊甸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股份都在亚当的掌控之中,基本上算是左右手,因此哪边吃点亏,倒是没有大碍。

亚当之所以不一起同时收购,主要还是想要借独角兽试试股市,看看风向,毕竟在几次暴涨、又震荡过后,如今的伊甸园市值已经过了百亿,不是一个小公司。

因为原本都是出自涅槃,甚至伊甸园和独角兽的账号都是互通的,更何况独角兽论坛如今注册用户已经破千万,每日登录用户也超过百万,绝对不是什么小咖,引入广告联盟后,独角兽每个月的广告费(不算内部其他的推广收入),就绝不是小数,可以说直接弥补了伊甸园盈利上的不利,因此在吃进独角兽后,伊甸园股价一路急速上扬,尤其是在亚当透露出下半年可能继续收购浪潮弥补它的内容方面的缺陷后,更是狂升不止,短短一个多月市值便突破一百五十亿,上涨了五成之多,而且到达这个位置后,前后震荡的很剧烈,可以想象如果浪潮被收购以后,那么股价将会在迎来一波上升的趋势。

伊甸园这一次的巨大利好,再一次刺激了因为与微软矛盾爆发而稍稍降温的华尔街,虽然原本独角兽和浪潮都是属于涅槃旗下,或者说亚当旗下,但是当这三方真的结合以后,伊甸园可以说暂时披上了金刚铁甲,即使到时候微软使用捆绑战术,但是伊甸园利用独角兽和浪潮实现了很大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对于伊甸园这个浏览器的依赖性,极大地加强了用户对于产品的粘合度,很难会轻易舍弃,换另一个陌生的浏览器,既是为了浪潮和独角兽也会再次安装上伊甸园。

除了这个大动作以外,亚当期待已久的ICQ在夏天到来前,研发完成。其实ICQ在技术上并不算太难,主要就是支持在I上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功能。

在前一世ICQ曾经创造过辉煌,但最后迅速陨落,甚至被他的后进oicq也就是企鹅所收购,不得不说这是让人颇感无奈的一件事。

在它发展的路上,他不止一次有机会,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超级互联网企业,只可惜他的所有运气和智商全部用在了发明这个软件上,其后的每一步几乎都是走向岔路,最终遗憾退出市场。

很多人说ICQ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欧美email太过流行,而两者功能重合,ICQ被电子邮件所打败,这是极为荒谬的一件事,因为就像如今的伊甸园就有提供自己开发的电子邮件,但是亚当还是极力想要发展ICQ,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架构,他们在定位上也不同。

而且ICQ在最初的时候,发展很是顺利,在极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只可惜首先ICQ号码无法存储,换一个电脑,重新下一个软件,就只能重新申请一个全新的账号,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很难积累忠诚度的,另外一个就是当对方下线后无法发送消息,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同时在线的用户才能进行交流,这对于用户极不友好,但是他最后做死的却是当他被美国在线收购以后,不停地给ICQ添加太多无用的功能,而忘了他的核心功能,最后被后起的MSN所彻底打败也是应有之意。

早就预知这些问题的亚当,自然不可能让ICQ重蹈覆辙,在研发之初,便直接在要求上注明了必须具有这些功能,而他也自然领取了ICQ的第一个特殊号码0,至于1这个号码则是给了卡罗尔,然后个位数号码全部封存,所有的申请号码重000开始。

不得不说,虽然还是有些简陋,但是相对于九十年代的电子邮件,经过亚当改版过后的ICQ的确符合了他对于一款最最基本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想法,在修复完少数的一些BUG以后,这款ICQ便正式成为了涅槃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