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穿成唐伯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0

分卷阅读110

    手将手中绣着银色盘龙的卷轴扔了过去。

这大殿宽敞得很,朱厚照这随手一扔,可离那锦衣卫远着呢。

后者一惊,若圣旨掉在地上,那这恩宠恐怕马上就成了灾难!

他也顾不得太多,连忙飞身一跃,在半空中将那卷轴抓到手心里,却无法改变自己即将落地的姿势。

就在这刹那间,只见他顺势往前一个翻滚,在龙椅的台阶下稳稳站起的同时,手中唰地一下抖开卷轴!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皇天之命不于常,唯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实其宜也。宁王朱宸濠文韬武略,上敬天地宗亲,下爱天下子民,有尧舜之相,秉圣贤之能、忧思国计、振朔朝纲、堪担神器。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立为新帝,肇基帝胄,承天应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着于朕禅位后登基。宜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话音落下最后一句,奉天殿中陷入短暂的寂静。

锦衣卫将卷轴对折拿好,并手退了两步。

那锦衣卫名唤钱宁,抬起头来一看,却还是个熟面孔。他曾在多年前唐子畏入狱之时,受宁王指示对唐子畏照拂过一二,对于黑煞乔装入狱也起过不小的作用。

这几年过去,凭着他那油滑的性子,倒也混到了有资格入殿的地位。

唐子畏在下面瞧着,钱宁对上了他的视线,不露痕迹的朝他微微一笑。

龙椅上,朱厚照不安分地挪了挪屁股。

“朕自即位以来,未曾有一日安于朝政,你们的难处,朕心中明白,可朕的难处,你们可曾体谅过?与其大家勉为其难,不若朕今日便禅位于宁王,由他来当这皇帝,定可将我大明带向辉煌鼎盛。”

朱厚照不说话还好,这一出声,令那些震惊到失神的大臣们纷纷醒悟过来,顿时闹翻了天!

内阁首辅之一的刘健最先站出来,“皇上三思!先帝令我等辅佐陛下,臣今日若容这等滑天下之大稽之事发生,日后泉下还有何颜面向先帝交代!”

紧接着谢迁、杨元兼等人也站了出来,“禅位于先帝王叔此事前代未闻,如此匆忙决定,实在不妥。”

“陛下当趁圣旨还未公示天下,立即收回成命。若一意孤行,执意如此,臣等恐不能安于此位,唯请陛下另寻贤能了!”刘健怕自个儿之前的表述不够清楚,又拧着眉毛添了一句。

两位阁老和杨学士往前一站,顿时许多大臣纷纷跟着站了出来。那气势,不像是在请求,反倒像是示威。

他们动不动便六部联名上书,又集体跪于殿前请命,这威胁皇上的伎俩都快做成了习惯。

只是这一次,朱厚照却没有退却,也没有勃然大怒。

他摆了摆手,似有些厌倦了这幅场景,“我的决意不会改变,你们要走,那便都走罢。”

“退朝。”

朱厚照从龙椅上站起来,拍拍屁股回去补眠了。

被留下来的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望向最前方的谢迁、刘健两位阁老。

刘阁老是个暴脾气,这会儿气得额角青筋凸起,一甩袖大声道:“看我作甚,先帝留我等辅佐皇上,如今皇上都不干了,我等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糊涂,荒唐!”一直不紧不慢的谢迁也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摇摇头,眼中彻底浮现出失望之色。

他二人此时俱生了辞官的心思,对视一眼,并步向外走去。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向还站在原地的最后一位内阁首辅李东阳。

“你不走吗?”

李东阳看着两人,缓缓摇了摇头。

他还有未完成之事要去完成,没办法像两人这般痛快的一走了之。

但他的沉默显然让两人有所误解,刘健这老头子一瞪眼,刚要说什么,却被谢迁一把扯住了衣袖。

“走吧。”他最后看了李东阳一眼,目中的失望之色更浓,却再没说什么,只带头离开了奉天殿。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唐子畏看着还站在原地的李东阳,踱步上前。

“李阁老?”

“小子,”李东阳抬头看了他一眼,神色倒没有唐子畏想象的那般难过,只是带有一些压抑着的凝重,“我帮你可不是贪图这点地位,别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

“这个,还是请李阁老自己见证吧。”唐子畏微微一笑,道:“天下人最终都会明白,您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愿如此。”李东阳叹了口气,也转身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圣旨内容瞎写哒,部分来源网络。

其实明朝初期圣旨由于皇帝文化水平问题,大多白话,内容也很有意思,给你们感受一下明成祖的233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俺汉人地面西边,西手里草地里西番各族头目,与俺每近磨道。唯有必里阿卜束,自俺父皇□□高皇帝得了西边,便来入贡,那意思甚好。有今俺即了大位子,恁阿卜束的儿子结束,不忘俺□□高皇帝恩德,知天道,便差侄阿卜束来京进贡,十分至诚。俺见这好意思,就将必里千户所升起作卫。中书舍人便将俺的言语诰里面写得仔细回去,升他做明威将军、必里卫指挥佥事,世世子孙做勾当者。本族西番听管领着。若有不听管属者,将大法度治他,尔兵曹如敕勿怠。

永乐元年五月初五日上钤敕命之宝。”

第94章94.93.92.91

刘健、谢迁两人这一走,便直接离开了京城,同时还带走了大批自己门下的学生,这其中不乏身居要职的臣子。

大批官员的离职,多数官员在观望,此时京城里真正还沉得下心做事的已没多少人。

但朱厚照全然不在意。

他在寝宫睡完了身为皇帝的最后一觉,醒来便优哉游哉的换上行装,拉着唐子畏出了宫,将朱宸濠一个人留在宫里准备登基事宜。

唐子畏仿佛全然忘记了自个儿前一日应下的陪人登基的话,无视朱宸濠愤然的眼神,笑眼弯弯的随着朱厚照到外边玩去了。

一般而言,新帝登基,都喜铺张高调,为使天下人皆知,准备个十几日还嫌不够。

但朱宸濠却是趁着大批反对他的官员离职之际,迅速地拿下了朱厚照递给他的接力棒,一口气坐到了最高的位置,这才开始大赦天下,使百姓闻知。

那些个随着两位前阁老离开的人,还没来得及冷眼看到朱厚照后悔无措的样子,便突然发现,大明一夜之间已经换了天,自己的位置也被更多年轻、有朝气的人所替代。

大明王朝这艘巨轮在新加入的血液推动下依旧滚滚前进,并没有因为失去他们而有何不同。

这些人愤然也罢、心冷也罢、悔不当初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