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向往的生活[七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0

分卷阅读240

    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快二十年没跟大儿子长时间相处过了,自然是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的。

古建党家里地方本来就大,古明天当兵离开家后,自然是更加宽敞的,老两口住下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陈红春原来在古家村的时候就跟公婆相处的很好,这次公婆难得来这么远的地方特意来看他们一家,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自然是妥帖的招待,不叫老人家受一丁点儿委屈的。

村里的工作也都放下了,又是多年未见的大儿子一家,还有一个跟他们相处最少的孙子在身边,加上房子也够住,老两口就决定趁着这次机会,在疆城多住上它几个月半年的,好把多年来他们跟大儿子一家未曾相处过的那些个时光,都给好好地弥补回来。

古建党也是满心的希望父母留下来,他也想趁这机会,好好地孝顺孝顺父母,尽尽为人子女的心。

于是,就这么着的,古老爷子两口子就在疆城住了下来,只等着古建国什么时候再去疆城的时候,再一道接他们回来就是了。

没错,古建国这次不光是达成了原定的目标,同时他也代表安城纺织总厂,跟当地的纺织厂达成了一定的合作。

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合作项目吧,但到底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这样一来,不但古建国这次的请假被算作了出公差,路费和一路上的吃喝都有公家给报销,不但不用被扣工资,还因为在外出差能得多一份的补贴不说,今后他也有机会能再去疆城那边出差了。

到时候,他不管是去那边给厂子帮忙联系物料,顺便着让他夹带点儿私货过去倒腾一番也好,亦或是能够跟大哥一家多见见面,也进一步发展一下自己的籽料采购事业也罢,对他来说,都是再好没有的事儿了。

一次出门达成了数项成就的古建国,耳听着女儿口里不要钱似的夸他有本事能干的奉承话,心里高兴地一时都忘记了自己因为这次的大采购,而使得他的家底儿被狠狠的削掉了一大层的事实了。

不过嘛,对于现在的古建国来说,钱这东西他迟早都能赚得回来,把握住机会发展新的有利可图的项目,达成自家女儿的所愿对他来说才更为重要。

即便这次花的钱出的血也着实不小,但到底是没有让他伤筋动骨,还不至于叫他牵肠挂肚到忧心忡忡的程度的。

作者有话要说:古建国:我家底儿厚我牛批,不服来战,呵呵。

哈哈哈,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更。

因为是万字的总更新量,不好把关联不大的事情放在同一章节写,所以就分开来了。希望小天使们不要抛弃我啊,请多多支持蠢作者,我们一会儿再见!

提前剧透:下章会有重要人物出场,还请各位不要错过哦!

新人物登场(二更)

“陈队长,还有多久才能到地方啊,这天儿也实在是太冷了,之前我们在火车站等了老半天了,现在这身上可是一点儿热乎气儿都没有了,要是再不到地方……”

说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扎着两个大辫子的女青年衣着干净,长相也算清秀,说话声音也挺好听的。如果不仔细听她说的是什么内容的话,还是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姑娘的。

坐在牛车前排的古家村陈大队长和负责赶车的车把式队员,此时听着这女青年的话,却是满心的烦躁,半点儿都不想回答她的问话。

这牛车上一共拉了七个人,除了陈队长和车把式之外,剩下的五人都是今年新分配到古家村的知青。

这些年下来,古家村陆陆续续的也接收了不少的知青了。原先仅有六人的最初的一批知青队伍,现在已经扩大到了将近二十人的团体,加上这新来的两男三女,不难想象,以后那个原本也没多大的知青小院儿将会有多么地热闹和拥挤。

尤其,这新来的里面目前看来就有至少俩人不是什么安分的人。

其中一个就是刚刚那个出声看似问话实则抱怨个不停的姓邹的女同志。

还有一个看着不大吭声,但时不时的说出一两句的,却都是各种挑拨意味的卢姓女知青。

这两人在短短观察下来的陈队长他们看来,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接收知青这么多年下来,陈队长对于知青这种生物也是觉得相当心累的。尤其,在随着一批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的人来到古家村后,他就愈发地能感到这来得这些人一批不如一批了。

心思各异不说,还有那尽爱挑事儿的人也不少。

加上这人多了是非自然也就多了,知青院儿也就那么大点儿的地方,要住下那么些人,总归是会有些矛盾和摩擦出现的,这些他这个做队长的还都算能够理解。

只不过,陈队长觉得,你们内部吵吵嚷嚷的也就罢了,让他最为不能忍受的是,就有那心思不正,想要投机取巧的小姑娘,仗着自己是大城市里来的有见识,长得比村里的姑娘漂亮,就拐带着村里的青壮帮她们做活儿的。

按说其实这也没什么,你情我愿的事儿,谁也管不了。

可是你一个姑娘家家不能又让人出力又让人给你花钱买各种城里的新鲜玩意儿的,然后人家小伙子以为是在跟你处对象呢,你却一口否认,还倒打一耙说人家耍流氓吧。这年头这种帽子是好轻易扣在人家头上的吗?

就是为了这些个糟心事儿,陈队长为了处理压下去这事儿也算是废了不少的功夫了。

他在公社领导那里又是给自己队上的队员担保又是作证的,也算是用尽了他多年以来没有出过什么大差子的功绩,把这事儿给圆了过去了。

舍了老面子的陈大队长现在是百般的不待见这些个知青。要不是没办法拒绝上级的指示安排,他是一点儿也不想再把人弄回他们村里了。

这些人来了简直是一点儿助力没有不说,还天天地为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个没完没了,搞得他头大如斗,简直都快要被烦死了。

这不,今儿个是新一批知青来村的日子,要按照陈队长现在的脾气,古家村又离省城不远,他是压根儿就没打算去接这帮人的。

反正鼻子底下一张嘴,你们不都号称是大城市来的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吗?那问个路找到地方这点儿小事儿不用人教肯定也是会的吧,那就自己个儿找过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