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向往的生活[七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8

分卷阅读128

    从每一笔交易中也给自家换回一些物资来,也好过他自己去黑市或是从外地带回来的好,毕竟那样经不起讲究不是。

以公对公的对接方式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那些后勤的领导想让自己帮他们弄到好东西,要想他们自己的位子坐得稳,就不可能把他这事儿宣扬的叫大伙儿都知道了去,那样的话不就显不出他们的能耐了吗。

所以这买卖的确是做得的。

加上黑市和外地的那部分他也没完全停下,只是规模缩小到了跟他有过过命交情的那些人的范围内,安全性比之以前是好了很多的。

所以严格算起来,即使在现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古建国这外快也算是没少赚,还在此之上有所提升,更加注重人脉的积累了。

古建国跟爹妈解释了这自行车的来历,两位老人听说这是他给单位办事儿得的奖励,当下也是放了心,再不多说什么了。

古明妍在一边儿听着,心说自家老爸这又不知是开拓了什么新业务了,准是又有了新的路子了。不然他好好的一个正常上班的职工,不年不节的,人厂领导凭啥给你发奖励啊不是。

这还真叫古明妍说对了。

古建国这奖励来的也算不上是因为他本职工作做得有多好,不过是他借着运输队工作的便利,顺带着为自己和厂子里谋了点福利的结果罢了。

说来他这运输队的工作有这便利,但也不是就他一人独一份儿的。但大多数跑运输的职工们也干不了他这活儿是真的。

一是人家大多人本就没想到还能有这种cao作,另外也是没有人有古建国那样深的人脉和经济基础。

要知道,古建国给人家各个厂子里带东西,那都是他自己先垫钱的。

他倒是不怕人家厂子赖他的账。一是这些东西都是他看好的好东西,这家不给钱票的还可以另外找别家,总会有人稀罕的,他不愁卖不出去。二是要是真的一个不好东西真的搁手里了,他也不怕。大不了他就给自家和熟人们都分上一分,就当是自己请大家吃点儿好的也就罢了,他出的起这个钱。

但这样的不怕亏本是别的人根本做不到的,他们大多都没有那个本钱。而古建国这活儿跟各个厂子里说的是事后给人家生产队上送钱票,但其实都是他自个儿当场就给人家结清了的。

这些生产队上也是看在这当场给钱票的份上才能痛快的交货的。谁也不傻不是,这万一中间有个什么差错,吃亏的可都得是他们这些农民。

所以这也就是古建国为什么能收上来东西的原因了,他就是抓住了生产队上对于他能给人立马变现的优势,彼此之间才有了合作的基础了。放在那不知底里的还不当场给钱的人身上,人家队上压根儿连有这些东西的消息都不会漏出来给你知道的。

所以也别说古建国挣这个钱正经不正经,这也是人家有那个魄力和能力才能办下来的事儿,说好听点也算得上是帮着合理配置资源了不是。

这回这事情也是。赶着快要中秋国庆节了,虽然这年月不好明着过中秋节吧,但华国人几千年的传承哪能那么容易改变的,大家不过都是打着国庆的旗号,早在中秋节前就把这福利给职工们往下发的。

古建国这次是帮着厂里联系到了一批豆油,使得纺织厂这次给职工们发的节礼格外的受欢迎。

油这东西在这年月可不是金贵嘛,大部分家庭一般都是用纱布蘸点油,抹个锅底就炒菜的,不然一年到头供应的那点儿油压根儿就不够吃。

这次也算是赶巧了,叫古建国遇上了那大豆丰收的生产队。虽是大多交了公粮了,但这队上给各家也都分了不少的豆子。这些队员们舍不得吃,刚好叫古建国给碰上了,他就许出去了好些工业卷粮票布票什么的,给收上来了一批榨好的豆油。

量算得上挺多的,给自家留够了后,剩下的他就都给了纺织厂的后勤部了。

后勤这边跟领导们一开会,赶着过节,就当节礼给一些劳动模范,表现好的职工们什么的发下去了。

古建国也算是从中小赚一笔。

他倒是没有赚厂里的差价,不过就是通过这事儿跟厂里的领导关系又近了些不说,还给自家光明正大的弄了辆自行车,算得上是收获满满了。

这家里有了两辆车,以后来回古家村的也能方便些。

家里这么多孩子,以后慢慢的都长大了,都得学着骑车。学会了之后无论是他们自己上下学还是平时帮着家里跑个腿儿啥的,都是十分方便的。

省得家里就一辆车,日常都得被自家两口子上班用去了,家里有个什么事儿都得靠跑的。

虽说是过了明路的车子了,但还是不好老是招人眼的,所以一般这车也不常用,就是家里回村的时候会一块儿骑上一骑罢了。

古建国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庆幸自家当初在新房子建成后早早地就搬走了的,不然再在这筒子楼里搅和,每天叫人家看着自家来来回回光自行车就两辆,难免还会被小人嫉恨,再回头有了害人之心可是不得了。

厂子里现在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发生,虽然他家原来住的那栋楼里还好,但听说别的楼里,就有谁家因为过清明偷着给家里过世的人烧纸了,被熟悉的邻居给举/报了的,现在人被停职审查,全家都搬离了家属区,也不知是在哪里过活。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这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会怎么样。尤其是自己收的那些个‘四旧’,但凡不是自己小心谨慎地从没向外面露过,后来又全藏在女儿房间的储藏室里,要是被谁发现了其中一个,自家都别想再有好日子过了。还好现在住的离人群都远了,无形中都减少了好些麻烦。

最初的那波风波过去,自家也都有了准备了,一般是不会有什么事情了。加上这边有独立的院子,车子往院子里一搁,大门一关,时间长了大家也不至于老盯着你家的两辆自行车了。想想当初干脆利落的搬家确实是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

就在古明妍一家为着自家新添的自行车气氛高涨的时候,古建国之前一直在托人办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了。

自打古明妍的舅妈周晓淳那边接到消息说周老和林老要被下放到西北的劳/改/农场开始,古建国就开始上下活动了。

具体到底转了多少个弯儿,找了多少人,许出去了多少好处,欠下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