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向往的生活[七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午的一个人过来,跟小女儿住一晚大早上再赶回去上班,也是可以看出她是真舍不得古明妍了。

因着家里不只古明妍一个孩子,宁荣薇就是想天天回来看闺女儿,不介意自己劳累,那也得考虑到其他三个孩子需要照顾,不能每天都这样来回的跑着不着家。而古建国又时常要出差,所以只能在古建国不出差的时候,两口子换着中间来上了一两次。到了周末的时候,俩人就把儿子们也带着一块儿来看看他们meimei。也不像之前那样当天来当天回了,而是一家子睡在大炕上住一晚再走,反正哥仨都还没上学,托儿所那里早送晚送都是可以的。

自家mama爸爸对自己上心是好,能够时常看到他们古明妍自是高兴的,不过最让古明妍不好意思的是,即便她已经在村子里住了这些日子了,但每周宁荣薇来看她的时候还是会给她喂母乳。这让她都不禁怀疑起自家老妈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在没有自己帮着消耗的时候还没有断奶的。

难道是挤出来给两个双胞胎喝?或者是古建国帮着做了些什么……

看着自家老爸精气神儿饱满,满面红光的样子,古明妍不由得想歪了……

呜呜,原谅她一个上辈子已经活到26岁还没谈过恋爱的老姑娘吧,谁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没看过点儿不可描述啊是不是。

只是想到有某种可能,古明妍每次喝母乳的时候都会脸红。幸好小孩子喝奶本就用力,不然她每次都脸红,估计宁荣薇都得误会她是不是喝的上火或是发烧了。

---------------------------------------------------------------------------

古家每月月底的时候都会有一次家庭聚会,平时周末只是古建军和古建国两家会经常回来看看,到了近月底的那个周末,古家的两个已经出嫁了的女儿也会带着自家孩子来家里聚会,也是让孩子们多跟外家亲近的意思。

大姑古丹凤家里还好,她算是李家的长媳,夫家虽然分了家,但公公婆婆还是跟他们住一块儿的,家里时常会有小叔子什么的带着孩子来看老人,加上她家本身就有两个孩子,所以孩子们平时也有玩伴。

但小姑古丹华家里就不是那么热闹了。她不跟公公婆婆住一起,家里又只有钱广来一个孩子,孩子平时就难免觉得孤单,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是好几个孩子,所以这个古明妍的小表弟就很喜欢上外婆家来,觉得外婆家里兄弟多,房子还大,他能开心的玩儿上一天。

上个月月底的聚会刚巧赶上古明妍满月,借着机会大家聚了一次,这转眼一个月过去,又到了月底合家团聚的日子了。

这天家里格外的热闹,满屋子都是小孩子嬉闹的声音,感觉整个宅院都活了起来。果然华国人讲究的多子多福儿孙绕膝不是没道理的,起码这热闹的气氛就能让人心情好上许多。

家庭聚会嘛,就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孩子们上山下河的满村子里撒欢儿,妯娌们忙着准备饭食,男人们坐在一处聊聊近况,比比你们单位最近效益怎么样,又发什么福利了,或是跟古建国打听打听他出差的事儿,有时也拜托他给自家带点什么的,总之很是热闹。

热闹的午饭过后,大人们把闹了一早上的皮猴子们哄睡,然后就在堂屋里跟老人唠唠嗑儿。问候过二老的身体,再问问小明妍在村里适不适应,之后几家媳妇儿闺女儿的就把这个月的养老钱交给二老。

之前说了,古家的规矩,下面成家立业的孩子不用像其他人家那样把工资交公,由大家长分配。

古家二老自己有能力,所以也没有扒着孩子养下面的兄弟姐妹的事情发生的道理。相反的,两位老人比较开明,家里的孩子基本上是成家一个分出去一个。结婚时老人给出嫁妆或是聘礼,没房子的时候还给提供住处,算是给每个孩子都尽力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了。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别看现在住在村里,那是老人家落叶归根的想法,觉得村里热闹,能有自己发挥余热的地方,而且还有村子里地方大,住的宽敞的原因。

其实二老在安城是有一个宅院的。这房子是在回村前就置下的,后来几个孩子娶媳妇嫁人的,都是在这个宅院中完成的。

古家大儿子常年在部队,回家相亲结婚的时间加起来都没停留超过一个月的,当时刚进门的陈红春就跟着二老在城里的宅子里住着。

后来老二古建军结婚,刚开始单位也没有分房子,也是住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分了房子才搬出去的。

到了古建国那会儿,他刚结婚不久就有了房子,他和宁荣薇算是最快分出来的。

后来老两口决定回村,又在村里盖了房子,儿女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城里的房子也不好空着,常年没人住容易破败,所以就租了出去。因而二老现在去安城,都是在老二或老三家暂住的。

儿女们成家后,他们自己的收入都归他们的小家,有什么事情,除非是主动跟他们老两口商量,要他们帮着给拿主意的,否则二老是不会轻易插手的。也是老人这样做到了不偏不倚,对于老人家的一些决定,比如出钱给古明妍办满月或是把孩子接到村子里带,下面的孩子们也才没有多余的什么话。这从根子上说,还是老人花自己的钱,不是拿着儿女的钱做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们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老人自己的东西,要怎么花全凭他们心情,没有别人置喙的余地。

但是老人家也担心小辈们心里没数,手里攒不下钱。于是就要求他们每家每月上交一部分工资,数量也不多,三个儿子一家每月交十块钱,女儿家每家交五块钱。也提前说清楚了,这钱没事儿他们是不会动的,只当是给孙子、外孙们攒着了。

儿女们对此都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交上来的钱数对比他们能挣得的工资来说,确实不算多。给自家父母交这么点儿养老钱,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嘛。

除此之外,老太太这少见的让女儿们也跟着他们哥哥弟弟们一样交钱,两个闺女却是没什么意见的。一个是她们俩都挣钱,这点儿不算什么。自家爸妈能让她们这样做,不也是表明,她们虽然嫁人了,但也不是那泼出去的水,从此以后就不算古家人了,什么都不能参与,回家还成客人了。反而这样的态度能让她们感到心安。

另外,古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