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凤舞九重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6

分卷阅读136

    都说了米太监这数日来是“一眼不错”的了。

他还真的是确确实实地“一眼不错”。

这宫里头,能混出头的,少不得都有几分本事。

尤其内侍宦官这些,根本不可能通过承恩沐露、母凭子贵的不全之人,想要出头,更是不易。

主子们的贴身内侍就是最出息的那一种“出头”。

而身为这宫中、这天下最大的一位主子最为倚重的贴身内侍,米太监就是最最出息的那一个。

——贴身内侍的必要“修行”之中,他也是修为最深的那一个。

如顾惜朝那样的不足四日夜未合眼、说是神采奕奕投入公事其实眼圈黑得谁都看得出来的,算什么!

米太监门下,被小平安压得出不了头的那些徒子徒孙,哪个还会做不到似的!

米太监更是个打十六、七岁起,就练得一手能七天七夜不闭目、不走神地服侍主子的本事。

他也正是凭着这份本事,和十足的专注用心,才最终成了小皇子的贴身人。

如今米太监老则老矣,却因武艺高强、功力高深,越发老当益壮。

自向晓久到来、皇帝变化开始,这位米太监,是真真正正的一眼不错、并且注意力十分集中。

绝对没有那种睁着眼睛发呆、出神、迷糊过去的疏漏。

这不只能让他的证词越发铁证如山,更让他没漏过昨天半夜的那一幕。

——向晓久终于能打开荷包了。

——然后他就将宫九从荷包里头拿了出来。

倒不是什么冰恋癖好,不过是想要借着这灵rou之间虚弱但始终未断的联系,好进一步“感觉”宫九罢了。

还别说,效果是真不赖。

虽说“感觉”始终只能是感觉,传递不了什么比情绪更加明确的交流,可好歹,向晓久比之前稍微确切地、圈出了宫九所在的“范围”。

虽然那种精确度,依然还是海底捞针。

好歹是从捞一根绣花针,进步到捞一根纳鞋底的针了。

所以向晓久虽说再次头痛欲裂。

却也十分心满意足。

更叫他满足的是,

当他头疼、难受,并因为从“感觉”那里得知宫九也是一样的头疼、难受,

且他对他的疼痛也一如他对他的苦难一般感同身受,而不由心生委屈、又莫名愤怒的时候,

偶然灵光一闪,将那小玉片拿出来,抵在他和“宫九”的眉心之间,

不能进一步明晰“感觉”、却加快了他的修炼和恢复、几乎等同于削弱版的灵rou合一渊寂双修法的感觉……

向晓久满足之余,还多了一丝安心。

不够将心彻底安定,好歹多了那么点儿闲暇,叫向晓久硬是从“感觉”宫九、修炼恢复,以及“赵佶”不可缺席的日常之余,又挤出了一点点时间,连夜就将能够打开的那个荷包给理了一理。

当日吕明匠作坊进上的东西,虽说留在隋末一些,

可一来匠作坊进上都是一箱箱、一车车地送,双九留在隋末的,却是最多不过三个,到底荷包中存的更多;

二来隋末那会子,虽因两人以“自我放逐、以赎罪孽”的借口隐姓埋名,李阀宋阀各方势力混不似朱停手下的匠作坊那般自动自觉,双九却也自有不错过新鲜有趣小发明的法子。

荷包遂不减反增。

其中武器改进有,

交通便利各种民生服务的小玩意小模型乃至设计图纸都有,

农耕水利这般与黎民生存大事息息相关之物,更是绝对少不了的。

良种之类,一时半会儿的,米太监还看不出名堂。

但那加了一根木炭,就忽然头顶冒烟,轰隆隆跑起来的播种机……

米太监的眼珠子已经快给他瞪出眼眶了。

嘴巴更是张得橘子都能塞进去一整颗。

——所以次日当着诸葛太傅的所谓镇定自若,完全是米太监早一晚上就先把该惊诧的、都给惊诧完了的缘故。

只不过那会子向晓久什么都没对着这老太监解释,

米太监也因着那满怀的惶恐、既惊且敬、前所未有的敬重万分,而不敢询问半句。

这会子向晓久总算给了一个答案:梦中得缘。

皇帝梦中得的什么缘?

自然是仙缘了!

为什么皇帝明明还是皇帝,偏偏这一番仙缘之后就性情大变、行事大改?

仙家事,谁又说得清呢!

米太监对向晓久给的理由深信不疑。

于是之后所有的推论,都是在这个深信不疑基础上的反推。

自然也就只有越推越确切无误的了。

日后这老家伙更是恍惚回忆起当年皇帝生母陈氏有孕之时,太医先说的是双胎,而后八个多月上头,才又忽然改口,说只得一位龙嗣的故事,

并将之作为皇帝忽然性情大变的一个神怪版解释、甚至因此影响许多人、连后世野史都免不了在此基础上的放飞发散……

这些闲话就不去提它了。

只说眼前。

“梦中得缘”这种说法,诸葛太傅原本是不肯信的。

毕竟太玄、也太奇。

虽说世间不乏玄奇之事,可当那事发生在皇帝、天子、这位天下至尊的身上时,总叫人更容易往阴谋诡计上琢磨。

然而向晓久又当着他的面,打开荷包,取出两件东西。

两件依照诸葛太傅的见识、认识与常识,都绝对不可能是那么一个小荷包能放得下的东西。

一大袋种子,和一小包粉末。

粉末是水泥,包着粉末的包装袋上就有烧制水泥的方法。

一大袋的种子自然都是良种,

有的民间已有、只不曾大力推广,

有的则又是诸葛太傅这般见多识广之人都闻所未闻的稀罕物——

不过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是最稀罕的。

稀罕的是这些东西出现的方式本身。

诸葛太傅是真的不信怪力乱神,

比起皇帝忽然得了须臾芥子的仙缘,老太傅更愿意相信是什么人串通了米太监等人,取代了皇帝,对他玩一手江湖卖艺人或行骗者常见的隔空取物。

至于为什么玩得那么好,好到他都看不出其中破绽?

诸葛太傅甚至愿意认老。

他也七十多了,原也该老了。

虽说他始终不肯服老。

这会子却宁可认一句“老眼昏花”,也着实难以面对皇帝的所谓仙缘。

向晓久叹了口气。

仍将那一大袋和一小包都给了老太傅:

“粮食没个一年半载看不出成效,杂交水稻更是一年半载都未必弄得出来的。

不过这水泥倒是立竿见影,太傅不妨回去试上一试。”

“试得好了,再与朕细说,哪里是最急着需要筑堤、防洪、修筑城墙,哪里又有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