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凤舞九重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继位好些,也不一定要是jiejie给我生的外甥女儿,其他兄姐,或者玉致jiejie的孩儿,甚至其他合适的女儿都好——正巧在废帝制前,先来一出恢复禅让制”;

裴修安提一句“既然受禅登基,也将禅位而退,就该有个期限,总不能官员都能致仕,皇帝就活该忙碌一辈子”,

李秀宁就赶紧小鸡啄米“如师尊这般担着个侯爵,不听调也不听宣的,不也为了华夏民族忙活着嘛?我就是退位也一定不叫师尊独自忙碌的”……

这姐弟俩不是一母同胞,却胜似一母同胞。

一搭一唱别提多默契了。

或许有些言论仍是太过稚嫩,

有些小心思也太过浅显,

却也果然不愧是能率先提出“梦想之国”者的血脉,也不枉费他宋缺一番教导。

宋缺听着,不时含笑点头,不时沉默不语。

不管怎样的回应,都远比当日教导自家儿女时更多几番耐心。

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仍笑看李秀宜跳坑。

元宵灯好时,朝廷也诏告天下。

新帝花落李家。

李家幺女。

李秀宜。

李阀力压宋阀,夺得皇位,倒也不算十分稀奇。

虽说南北两大门阀实力差相仿佛,李阀到底是隋帝表亲,在这种非武力促使、纯粹皇帝一拍脑门抽风的皇朝更迭之中,占了优势也不稀奇。

北人固然得意洋洋,南人却也很能找个理由自圆其说。

然而纵是李阀,李阀现任阀主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便是李阀阀主自己不愿受禅,他也有一母同胞兄弟二人,皆已及冠成年。

为何偏要挑那么一个小娃娃?

一个不足七生日的小娃娃。

一个不足七生日的小女娃娃。

诏书一下,天下再度哗然。

这反应早在宋缺等人的预料之中。

然而谁都没有急着应对。

任由流言发酵。

李阀亦缄默。

看来双九以“自我放逐”为名的撒手大法,着实招惹众怒了。

连李建成李世民那么一对对亲爹又敬又畏的难兄难弟,都默契地配合宋缺等人计划,想要逼他俩现身。

然而左等右等,就是没有动静。

眼瞅着二月二已至。

双九依然没有踪迹。

莫非真是远遁中原?

宋缺的磨刀堂刀气四溢。

石之轩化名的裴矩俯首丹陛之下,着实意动,

耐心“黄粱大梦”根本不需要宫九在场,

石之轩也只得默默叹了口气,

努力做出恭敬模样。

因为杨阿摩死活赖在江南,受禅仪式少了一方主角,李秀宁索性提出精简仪式:

“朕登九五,不过上告天地,下慰黎民,心诚、力行即可。”

“总不至于少了那么些繁冗礼节,诸卿就不认朕这皇帝了吧?”

小小一个女娃娃,连专门定制的一身龙凤齐飞、日月同耀的冕服都撑不太起来,

然而却能于未登丹陛之时,就先给了朝中上下一个下马威。

瞬间就叫人理解,为何李阀当代阀主弟妹不缺、儿女皆全,却偏偏是她登基了。

更叫朝野震动的是,这位女皇陛下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竟是迁都。

迁都云州。

云州在哪呢?

这么说吧,云州在几年前还是突厥的地盘,

也就是魔门八大高手之一的魔相宗赵德言虽说贵为东突厥军师、极得颉利可汗看重,却也逃不过宫九的一场“黄粱大梦”,

又突厥第一高手、当今天下三大武学大宗师之一的武尊毕玄也很是在双九手下吃了大亏,

东突厥无奈收缩势力之下,原附骥于突厥的原隋朝将领梁师都、刘武周等亦是难以支撑,

那一片才又被收归华夏。

如今杨阿摩退位,中原竟推了个小姑娘登基,原本龟缩的突厥等番邦胡族也多少有些蠢蠢欲动。

好在突厥到底不知道赵德言身中“黄粱大梦”,又被百家复苏的前景勾得对梦想之国十分向往,如今颉利可汗仍将其倚作臂膀,另阴癸派、补天道、灭情道等也在诸胡各有布置,

别看这魔门好几百年都没能重归社会主流,反而沦落到和区区一个慈航静斋较劲的地步,然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摩门中人要是搞起事来,连闻采婷一系那样政治手段颇叫人无语的,都能搞得双九焦头烂额、憋气胸闷。

石之轩化名的裴矩,更是曾以一己之力,搅和得西域腥风血雨,叫突厥分裂、吐浑战乱的凶人,

便是如今石之轩心灵破绽未愈,行事偶失章法,一样是搞事的祖宗。

有这么些人求同存异、共同努力,

云州等地看似岌岌可危,其实仍坚若磐石。

因此李秀宜这道迁都云州的圣旨看似极其冒险,

叫天下多少人在感慨她那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壮志豪言之时,

又不免担忧万一新登基的天子不敌诸胡铁骑、会否又叫天下陷入战乱之中……

其实却是出自于宋缺几番思量,笃定安全无虞的结果。

石之轩等人也知道李秀宜这个主意,少不得宋缺支持,才能叫李建成也这般大力赞同。

却仍因此生出几许感慨。

毕竟宋缺的笃定也好,李秀宜的无畏也罢,都少不得以信任他们这群摩门中人为基础。

饶是明知道这个基础的前提是宫九那该死的“黄粱大梦”,诡异地生出些许知己之感的魔门大佬,居然不只那么一个两个。

嗯,石之轩、赵德言,又或者别的谁,到底是不是其中之一,却又没人承认啦!

不过不管有没有承认,李秀宜一道圣旨牵动天下,

既叫诸胡蠢蠢欲动之余又忌惮空城计,

也叫寇仲等还有几分血性仁义的豪杰纷纷叹服,

更关键的是,哪怕百姓对李秀宜这么一个小女娃娃能守得住“国门”的信心极低,

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的尸身一日未冷,任何人都休想再在我治下黎民身上上演五胡乱华之惨剧”的话,

却着实收拢人心。

几乎没人相信这么个小娃娃守得住国门。

但又几乎谁都想让这小娃娃能守得住国门。

徐子陵彻底放弃他归隐山林的计划。

寇仲更是连连叹气:

“这李阀的女儿就迷死个人了,宋阀出来的贵女也是要人老命。

如今咱们这新陛下更是了不得,李阀主的血脉,宋阀主亲自教出来的妖怪……

亏得她年纪实在小,不然可真能要了我这小命去了。”

话说寇仲也是挺悲剧的,早几年还一边惦记着和宋玉致的婚约之议、一边又舍不得放开那绝色才女尚秀芳,另还有个楚楚可人的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