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耽美小说 - 凤舞九重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

分卷阅读63

    妥当了……

严苏氏母子三人记了石家一辈子的好,只是石太师出事那会子,苏念恩,也就是严苏氏的儿子,如今插曲命妇严徐氏的丈夫,连个童生多还不是的小少年,能做得了什么呢?

也就是后来中举之后游学江南,好容易才寻访到石公后人。

说起来,还又受了一回恩。

那时候石公的幼子还在,虽不肯将满腹经纶传授给苏念恩,却把家中藏书都随手扔到苏念恩必经之地。

也才有了后来的青年探花严才子,如今才四十来岁的四品命妇、右佥都御史夫人严徐氏。

又借着皇后的戏台子,唱起了祈求叫石家女孩独立女户的插曲。

还十分大胆的,觑着皇后面色尚好,竟钻起当年圣旨空子:

“当年只说七代之内,不许石公三子七孙并其所出男丁后人出仕……”

把个正和宫九在偏殿对坐着喝茶磕瓜子的向晓久都给听乐了:

“我还道这里的女人羸弱,原来猛女真不少,只不过平日藏得好!”

第四十九章

宫九对于这一折插曲毫不意外。

毕竟是他亲自挑中的石太师,

又从那许多受过石太师恩惠的人家挑出了严家来,

前几天才刚特意安排了人,故意挑着严苏氏不时不节地又偷偷跑家里小佛堂祭祀石公、又是拉着儿媳连番感叹、只恨家里没有个适龄男丁,能把石公家女孩儿娶回来的。

虽说严徐氏已经帮着给石公家那俩女孩看好了人家,不说大富大贵,都是本人有才学、家风也干净,难得至少父祖三代都还仰望石公为人、想来再不至于为难了石家女孩的人家。

严苏氏原本还觉中意,偏偏前两日感叹起来的时候,虽还是口口声声多亏了儿媳辛苦忙活,却也还要感叹几句:

“可惜了,再好的人家也不可能叫孙子随了他外祖父姓氏。

若是咱们自家能有合适的男丁,便是为了孩子前程,几代之内不敢明面儿上改姓,

可只管留下祖训,叫他们耐心过个百来年的,自有一番道理。

总不至于如今这般,石公和夫人都是那样好人,偏要断了香火……”

“唉!小佛堂那里的,哪里比得上名正言顺的血缘后人祭祀亲香啊!”

严徐氏的徐,乃是前前任内阁首辅的那个徐。

与严家的婚事,原是她父亲外任时候,正巧点了严念恩的院案首,一时爱才心起,才给她定下的。

不想婚事定下才半年,徐氏的父亲就突发疾病没了。

又不等严念恩上京赶考,徐氏那个内阁首辅的祖父,就因恶了先帝,

堂堂首辅,连个寻常告老还乡时候君臣之间惯例的三辞三让都上演,

先帝干脆利落地批了告老折子不说,正经致仕该有的待遇一样没有。

徐首辅,不,徐前首辅倒还稳得住,一路低调回乡,在家乡也是好吃好喝享受生活,比先帝还要多活上好几年。

但不管徐前首辅如何好心态,徐家在外人看着到底是有些落败了。

不至于像石公那么惨,子弟仍可出仕,门生也没被直接罢官,可即便都是县令,有些县令还不如其他地方的县丞甚至教喻,有些地方的县令却是给个知府都不舍得换的。

徐氏又还只是个庶出,

原先父亲在世时就不受重视,

否则堂堂首辅孙女,何必定给一个秀才?

父亲没了之后,嫡母倒也没有特意为难她,只是隔了肚皮的终归是隔了肚皮。

徐氏不免忐忑。

万幸严家子中举之后依然信守前诺,严苏氏亲自跨了几百里地来徐家行了小定礼不说,

就是小定礼才堪堪走完,一直康健的徐老太爷忽然就无疾而终了,严苏氏也没嫌弃兆头不好,反而人前人后称赞徐氏家风模样。

后来嫁入严家,要说婆母一开始就将她当自家女儿看那是太夸张了,到底也是隔着肚皮的,

可严苏氏虽说自己吃过婆母的苦头,却也见过原石太师夫人对待儿媳的和气,因此打一开始对这媳妇就很不错。

更难得的是严家家底虽薄,严父自己都是个多收了两石米都要买个美貌婢女的人,

严苏氏却不爱插手儿子房里头的事。

严念恩也是个“母亲只我一人,我是不敢说一辈子只你一个的,但你也放心,便是咱们三十岁都没法得个儿子,我也只典妾生子,绝不会叫人留在家里头碍你的眼”的——

严徐氏又是嫁过去不到三年就生了长女、两年后再次有孕又得了一子的好福气,严念恩也果然信守承诺。

这样的人家,严徐氏能不惜福吗?

能不一听着婆母些许感慨,就放在心上吗?

能不一有机会、就敲起边鼓,一看这仿佛有戏,就直接钻起漏洞了吗?

再说严徐氏也不只因要讨好婆母丈夫,她自己心里都感念石公夫妻呢!

要不是那两年得石公家风影响,她那婆母未必能这般善待儿媳,丈夫也未必能清净后院。

当然,胆子能那么大,借了皇后的戏台子插曲不够,还妄图一鼓作气坐实了石家女儿招赘无碍子孙出仕……

就着实是吃准了当今皇帝仁厚大度,皇后也是个不踩着尾巴时相当随和的一个人了。

却也歪打正着刚刚好。

别看石公之事已经过去好几十年,朝中文武嘴上不说,私底下就没有哪个真能把他忘了的。

政见未必一致,也未必认可他的行事作风,但不得不说,他的气节,他一介文官却能在危急时刻披甲上阵的勇毅,确实深入人心。

有时候,人活不成某种模样,却会越发钦佩能活成那般模样的人。

这种钦佩或者不足够让他们舍弃自身去做什么,却往往能让他们在只是举手之劳的时候,顺水推那一下舟。

命妇们也大多受自家父兄丈夫影响。

若是皇后直接唱的帝后那一出,能打动勋贵,书香清贵人家却未必乐意。

严徐氏插的这一曲,却是文臣武将都心有戚戚。

皇后的懿旨下得顺顺当当的,自个儿准备的主戏和这插曲都一并解决了不说,还直接绕过外朝晓谕天下,准立女户。

不提户部尚书接到懿旨的时候如何懵圈,

也不提次日朝廷如何唇枪舌战腥风血雨,

只说眼下,偏殿之中。

宫九没特意去提自己在严徐氏这一折子上的用心,只看向晓久,笑得有些嘲讽:

“你觉得就这样的货色,也算得上猛女?”

今儿能在皇后面前有一席之地的,最起码也是个从四品的诰命。

家里敢叫她们混到皇后跟前的,无论原本出身如何,务必也已经养出些口才心机。

因此满殿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