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六零年代好mama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2

分卷阅读182

    原有的级别和待遇不变!”

赵书记一公布完,立即转头笑着看向赵珍珍。

他本来以为,赵珍珍一定会生气,虽然把其他部门并入到工会,主席还是由她来当,但这么大的事情,提前不跟她通气儿,是个人都会生气吧。

但赵珍珍看起来就是没有生气,而且还笑了笑。

赵书记一愣,扭头又对准话筒,大声说道,“下面请赵珍珍同志讲话!”

其实早在上一次白县长就讨论抄家的事情,把宣传部的人员也叫到一起讨论,赵珍珍就有了这个预测,如今他们工会在很多人眼里是大热门,估计不光是宣传部的同事,其他部门的人员也愿意调进来的。

她虽然年轻,但做领导的时间不短了,虽然一方面要想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背诵□□,但另一方面也很讲求实际,前不久市里对她的工作很满意,提出了表扬,她立即跟张处长要了福利,虽然钱不算多,分到每个人头上五十块到三十块不等,但工会是清水衙门,之前每月五块钱的奖励都特别有效,发奖金更是盘古开天第一回。

“首先非常感谢赵书记的信任!将宣传部这么多能干的同事转到了工会,其实我本人的能力很有限,都是靠着大家共同努力,团结一心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能继续支持我!”

在这种公开会议上,在没有明确规定发言内容和时长的情况下,有时候是说多错多,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量少说话。

她冲赵书记微微一笑就下台走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赵书记有点失望,本来他都做好准备要看一场戏了。

不光是赵书记失望,宣传部的部长严大姐也很失望,因为她也预料到赵珍珍肯定会不同意,即便是同意了,估计心里也不高兴,即便不吵不闹,只要露了冷脸,她也有本事趁机搭上话,在这县政府,大家都公认她的口才是一流的,吵架水平也无人能及!

没想到赵珍珍简短发言后,连看都没看她,直接就下台了!

赵书记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当然不只是这一件事儿,接下里的会议如常进行,一直到天擦黑才结束。

回到家后,郭大姐带着几个孩子刚从外面回来,笑着说道,“你还没吃饭吧,我带了包子给你!”

赵珍珍一口气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大碗水。

“王哥,梁哥,你看这个位置行不行?”

王文广是学化学的,但对地质学也有一定的涉猎,梁校长是机械工程系的,但年轻的时候曾经帮着公社找水源打井,两个人一起商议的打井位置一打一个准,一连打了三口井都很成功,出水量不错,水质也不错,打井队的队长为此很佩服,每次打井之前都要仔细问清位置

“往左面半尺,对的对的!”

“王哥,你们这本领可真厉害,要是能指点一下我们就好了!”

自从参加工作以后,王文广已经习惯了别人称呼他王老师,王教授,王主任,王校长,但他现在是接受劳动改造的人,而且已经被学校开除了,再这么称呼就不合适了,除此之外,现在最流行彼此称呼同志,但他们都是所谓的罪人,破坏分子,根本不配这个称呼。

一开始他还不习惯,现在听着也挺顺耳的。

王文广和梁校长从早上忙到现在,都累了一身大汗,不约而同的放下手里的铁锨,这种时候也顾不上讲究了,就坐在地头上歇息一会儿。

两个人相识一笑,梁校长感叹,”文广,以前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咱们两个还能有一起劳动的机会!“其实他还有后半句话,不过在场的人太多,不方便说出来。

梁校长想说的是,当年王文广回国任教,曾经多么风流倜傥的一个人,也会有今天。

梁校长烟瘾很大,他还不像王文广非雪茄不抽,农场里条件有限,想买纸烟也买不到,只能从农民手里买些烟叶子来抽。

“文广,昨天我还和小苏他们讨论,若要按照咱们的计划,实验改良的土地一共有一千亩,这些地经过改良后,灌溉系统必须跟得上,考虑到出水量的问题,一口井大概能管二十亩地,共需要至少三十口水井,打一口井就需要一百五十块,三十口井就是四千多块了,这一项远远超出了咱们的预算!所以我看,不如咱们改一改吧,挑出来质量比较好的三百亩,若是只打十口井,可能开支不会出入太大!”

王文广皱了皱眉头,梁校长的意见比较切合实际,但是他想到的却是,加入只改良五百亩地,不但实验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组织起来也比较容易,但这样的话,耕种面积也会减半,粮食的产量也会减半。

赵珍珍上次来的时候说过,因为冬小麦欠收,外面已经出现抢粮慌了。

他们改计划是很容易的,但造成的后果就是,农场那么多地可能都会欠收了!

他沉吟片刻,说道,”要不,咱们再打一个补充报告递上去?“

梁校长一贯谨慎,他摇摇头表示不赞同,”文广,本来农场就不同意咱们的项目,这是运气好上头批准了,咱们再要钱的话,估计就会在领导眼里落下做事不认真的印象了,不如这样,我看今年就这样了,等到秋天庄稼成熟了,咱们的试验田确实增产了,上头的领导肯定会重视的,到时候咱们想申请多少资金都容易!“

虽然王文广觉得可惜,但这些事情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就点了点头,说道,“地块少也有地块少的好处!咱们一个人负责二十来亩就差不多了,这样能更加精心一些!”实际上,二十亩也不算少了,虽然平整地块,撒上草木灰等物做的改良剂,然后再翻地,修建特殊的水渠,灌溉等等这些体力活儿,农场会组织大家一起干,但田地的日常管理和观察,数据的采集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的。

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农场的日常劳动,其实已经很累了。

水井全部打好后,也意味着土壤改良的工作进入了尾声。

年轻的教授胡利农看着清亮亮的地下水顺着水渠缓缓流进田里,心里甭提多爽了,排盐灌溉的水渠和一般农田的是不一样的,为此他熬了好几个晚上,才琢磨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现在这个方案已经被实施下去了。

“小胡!快过来!小心水湿了鞋子!”

胡利农冲昔日的恩师笑了笑,弯腰将脚上破了洞的胶鞋脱下来了。

他是王文广回国任教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才二十八岁,因为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了,这些年发表了不少论文,如果没意外,本来学校明年的职称评定,他能被评为副教授。

王文广笑着摇了摇头。

改良五百亩实验田,听起来是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劳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