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六零年代好mama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2

分卷阅读172

    都要回去的!”

王建民心里很羡慕,爸爸说过要带他们去上海玩儿,可每次都说话不算数,一次也没去成。

两个小孙子都去睡午觉了,曹丽娟坐在沙发上有点不自在,也插不上话,索性半闭着眼睛养神。再怎么注意养生,她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坐了一上午的车,疲倦是肯定的。

一开始她只是醒着养神,但很快不知不觉就迷瞪过去了。

郭大姐和哥俩儿说得高兴根本没注意到,但赵珍珍心细注意到了,她犹豫了数秒,走过去轻轻推了推,曹丽娟本来就没睡实,睁开眼就看到前儿媳说道,“去厢房歇一会儿吧!”

赵珍珍现在住的院子正房有三间,外面一间当了客厅用,里面两间是打通的,本来当卧室算是很宽敞的了,但她和四个孩子都住在里面,摆了三张床和书桌柜子之后,也满满登登的了。

为了迎接郭大姐的到来,赵珍珍特地将闲置的厢房收拾出来了,将墙面和地面都打扫干净后,去单位的后勤登记借了一张床,铺上了干净的被褥。除此之外,屋子里还有一张同样很干净的桌子。

就连有洁癖的曹丽娟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她略略打量了几眼,因为实在困倦的很,就拉开被子躺到床上了。

虽然见到孙子们很高兴,但住在前儿媳妇家里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四个孙子都被赵珍珍养得很好,第二天一大早曹丽娟就坐车走了。

赵珍珍和郭大姐将她送到车站。

“珍珍啊,我看你最近瘦了不少,你自己可要当心身体啊!”这话郭大姐昨天就想说了,一直没有机会。

赵珍珍笑了笑,说道,“其实我自己感觉还好,虽然累一点,工作也多少有点压力,但心里很痛快!”

郭大姐笑了笑,说道,“你一向是个有数的人,我就不多说了,今天你还要去农场吗?”

赵珍珍点点头,说道,“每周都去,回去咱们赶紧收拾一下吧。”

两个人说说笑笑,刚走到政府家属院就碰到了迎面而来的孔云涛。

虽然这个人的离婚八卦赵珍珍没有去详细了解,但她是个离了婚的单身女人,对方是一个离了婚的单身男人,这种身份本来就容易引起关注,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就扭过头假装没看见。

然而郭大姐和孔云涛却是彼此都愣了一下。

“郭彩虹!”

“孔云涛!”

也就过了几秒,两个人同时喊出了对方的名字,然后彼此相视一笑。

孔云涛走上前,笑着说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彩虹,没想到咱们在这里见面了!“

郭大姐也很激动,说道,“孔云涛!咱们得有十几年没见了吧,你这是在惠阳县工作?”

孔云涛笑了笑,说道,“是的,我在县广播站。”

郭大姐点点头,跟赵珍珍解释道,“珍珍!你说巧不巧?孔云涛是我的小时候的邻居!”

赵珍珍点点头,觉得大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就说道,“郭大姐,你和孔同志这么多年没见,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咱们回去说吧,我还存了一点武夷岩茶,是张处长的家乡特产,等会儿你们一边品茶,一边叙旧怎么样?”

郭大姐高兴的点了点头。

事实证明,王文广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当初他把申请书交到农场的时候,上面的内容枯燥又专业,李场长只是粗略的看了看,觉得如果成功了对农场有益处,如果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上面提到的好几位人员都是保护名单上的人,这些人愿意折腾就随他们去吧,因此,很痛快的批了同意。

项目被批准后,王文广先和化学系的几个教授分别谈了话,其中有一个年轻的教授胡利农,以前就参与过类似的项目,谈到的想法和方案就特别具体化。经过他和梁校长的讨论商量,最终选出了十二个人,个个至少都是副教授职称,十四个人为了确保设计方案万无一失,仅这一项就花费了一个周的时间。

王文广觉得,最终的可行性报告简直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了。

然而第三天这个报告就被打回来了。

李场长是工人家庭出身,根本不懂种田,不能理解这个项目对于农场的重大意义甚至是对于全国各地盐碱地改良的重大意义,他上次批申请是因为反正没坏处,这一次不批,理由简单粗暴:农场没钱!

虽然每个月上头都会拨下来一笔看似不小的款子,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农场说起来不算复杂,但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这些钱被拆分到各处,也剩不下什么了。

何况,虽然张处长给了他保护名单,要求善待上面的人,但其实要求并不高,平安的活着就行。

这些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能之前的社会职务也都不一般,但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劳改犯!

一群劳改犯还想占用农场的资源,即便是金额不多,那也绝对是不可能的!

王文广和梁校长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申请批准了,但可行性报告却被否定了,难道是他们的方案不够好,还是说出现了别的纰漏?两个人讨论了半天,谁也没先想到会是实验经费的原因。

他们当然也知道农场的经济比较紧张,因此尽可能的缩减了实验器材,已经把费用降到最低了。

后来还是一个年轻的苏教授说道,“王校长,梁校长,农场会不会是因为没钱才把我们的报告给打回来了呀?”

王文广刚想反驳总经费才不过区区几千元,后来忽然想到这不是在资金雄厚的大学,而是一穷二白的农场,就皱了皱眉没说话。

梁校长点了点头,说道,“小苏说的有道理,这样吧,大家都不要急,我和王校长再商量一下,有了结果立即再通知大家!”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要是搁在以前,几千块钱说少不算少,但说多也不算多,他们十几个人私下里凑一凑都可以了,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家里很多值钱的东西没能带出来,就是带出来了也被农场给没收了,当然了,大多数人手里还是有点现金的,但这点钱先不说多少,是大家最后的一点钱,也可以说是保命钱,断然不可能随便拿出来的。

当然了,还有不少人握着家里的存折,但这里是封闭性质的农场,根本不可能让犯人出去取钱,存折就是废纸一张。

这种情况下,只能亲自去找找李场长碰碰运气了。

这一天傍晚,王文广和梁校长在食堂吃完饭没有立即回去,而是敲响了李场长办公室的屋门。

李场长最近的小日子很滋润,上头提高了犯人的饭菜标准,相应拨过来的钱粮也会略多一些,连带着他的晚餐也提高了一个档次。两位校长敲门的时候,他刚吃完丁师傅给他做的三道菜:糖醋鱼,银鱼炒鸡蛋,青菜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