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9

分卷阅读399

    得个大胖孙女,先开花后结果,过几年再来一串孙子,孟太太就享福了。”

李先生有些疲惫,和产婆寒暄,“多谢您吉言,这一天辛苦您了。”

产婆帮着一起给孩子洗了澡,又帮青莲清理了伤口。

青莲太累了,听说生的是个女儿,看了一眼后就睡着了。

孟家下人多,产婆和李先生一起出去了。管家打发了产婆,李先生交代家里的嬷嬷好生照看大奶奶,自己又去看儿子。

见长俊坐在地上,李先生踢了踢他,“起来,去看看你女儿。”

长俊抬起泪眼迷蒙的双眼,“阿娘,生孩子都这么苦吗?”

李先生怕儿子害怕,安慰他,“也不一定,头胎都艰难一些,若是个头小还好。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些孩子你吃的再多他也长不胖,有些孩子大人稍微吃两口他就长的肥壮。”

长俊慢慢站了起来,看向李先生,然后鞠了个躬,“阿娘这些年辛苦了,儿子不孝。”

李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乐意,和你无关。快些去看你女儿吧。”

说完,李先生就走了。到了自己院子里后,李先生洗洗就睡下了。

临睡前,她迷迷糊糊的在心中念叨,死短命鬼,这么好的日子,你却早早死了,以后我整天带着孙女玩,馋死你!

长俊进了屋之后,青莲已经睡着了。刚出生的孩子也睡着了,被包在襁褓中,小小的一团。旁边有丫头婆子看着。

长俊看了看孩子,真小啊。那头,还没他的拳头大。就这么小的娃儿,出生时就能把生母折腾的去了半条命。

长俊看着看着,觉得有些累,眼睛快要睁不开了。正好,旁边有一张塌,他和衣躺在上面。

等他醒来时,青莲正在给孩子喂奶。

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孩子出生是有奶娘的。但李先生母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早把那些臭规矩丢了。有亲娘,要奶娘作甚。谁奶的跟谁亲,故而李先生不反对儿媳妇自己喂孩子。

见长俊醒了,青莲笑着看向他,“你醒了,不多睡一会?”

长俊赶紧跑到床边,见孩子闭着眼睛吃奶,觉得又新奇又感动。这么小的娃儿,也能长大。

长俊摸摸青莲的头,“你受苦了。”

青莲笑了,“你也受苦了。”

长俊摇头,又问她,“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青莲嗔怪他,“都是你整日给我做吃的,把孩子养大了,不好生。”

长俊挠挠头,“我也没想到多喝两口汤孩子也能长胖了。”

青莲又笑,“我跟你开玩笑的,我也没多吃,孩子长的好,说明身子骨好。我想喝粥,不想吃rou。”

长俊疑惑,“你才生了孩子,元气大伤,不吃rou怎么能行?”

青莲红着脸摇头,“我奶水多,再吃rou会堵了。”

长俊点头,“那我去给你煮粥。”

说完,他摸了摸女儿的小手,谁知一下子被握住了,他顿时激动的差点喊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小娃儿又睡着了。

长俊轻轻拿出自己的手,又在女儿的小手上亲了一口,然后自己去厨房了。

大爷爱下厨,孟家下人们都见怪不怪了。

长俊以前的手艺一般,只能做些普通的饭菜。自从搬回省城之后,家里许多以前的老仆都回来了。他跟着厨房里的人学了不少东西,熬粥、煲汤、做菜、炖rou,连包饺子和做包子,他都在行的很。捏出来的包子褶子非常漂亮,摊的饼两面金黄香喷喷的。

李先生没有什么口腹之欲,长俊做的也没什么意思。后来成亲之后,青莲特别喜欢吃他做的饭菜,长俊的下厨热情空前爆发。

因他读书和衙门里的事情繁忙,也没法天天下厨,隔两三天做一顿,青莲都能吃的精光。

等青莲怀了身子之后,长俊每天都要下厨。现在女儿出生了,他欢快地跑去了厨房。

李先生每日来帮着带孙女,小小软软的一团,看的李先生心都化了。孩子的洗三、满月,一样没省略,都是照着孟家男丁的标准来的。

孩子小名叫娇娇。

娇娇一岁的时候,开始能说一两个字,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可以歪歪扭扭自己走了。长俊每天恨不得能多出十个时辰来陪女儿玩耍。

院子里,花园里,他带着女儿到处逛,采花、扯草,什么都霍霍。

娇娇长的像亲爹,容貌极为出色,小嘴巴又巧,人又机灵,家里人都宝爱的很。

长俊为了女儿,更加用心琢磨厨艺。女儿可不是青莲,他做什么都吃的干干静静。这小东西从一岁开始就知道挑嘴,长俊怕家里下人做不好,时常自己下厨伺候她。

等长俊做了官,底下人都知道,孟大人手艺极佳,外出公干时都喜欢带着他,省得吃干粮。

有时下衙了,长俊着急忙慌往回赶,同僚们取笑,“孟大人急着回去做饭吗?”

长俊斜看他们一眼,“我乐意,关你屁事!”

作者有话要说:

欢迎亲们到作者专栏踩坑,挑喜欢的收藏,作者坑品很好哟。

第145章大结局

叶氏死后,四个孩子扶棺,一路举哀到了荣定县。

荣定县县令亲自至管道口迎接,明朗与他打过招呼之后,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从平安镇的官道口进入,一路沿着大路,到了韩家岗。县令非要一路相送,韩家人也随他便。

韩敬杰早就把韩家老宅还给明朗了,当然,明朗给了他更多的银子。时移世易,当初卖宅子是无奈之举,如今他收宅子,谁也没有二话了。

韩敬杰夫妇早就去世了,这几年,家里的老宅子有下人打理,韩敬杰的几个儿子也时常会来看看。

韩敬堂也去世了,如今的族长是他的长子,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

前几日他收到消息后,立刻带着阖族子弟忙碌了起来。整理宅子、布置灵堂、购买香烛纸炮和做孝衣的白布,给各路亲朋也报了丧。

棺木离着韩家岗还有二里路远呢,族里后辈们全部出来迎接。

丧事班子又吹打了起来,叶氏如今在整个韩氏家族是年纪最大的了,她身份又贵重,除了几个辈份比她长的年轻叔父辈,其余男女都集体哭了起来。

明朗和韩敬堂的儿子打过招呼,继续带着棺木往家里去。

好在这是冬天,从京城一路走来,越来越冷。这会子正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棺木又是上等木材,故而没有漏出一丝的异味。

进了家门后,族中年轻子弟们一起,把棺木抬进了堂屋,明朗和明盛带着儿子孙子们只管跪在棺木之前,里外的事情都由族长夫妇在打理。家里的管事早就给了足足的银子,要求他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