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6

分卷阅读296

    ,反正干多干少我有工钱拿,何苦多干。”

这话也就梅香说合适,张发财听了之后不好再反驳,又与黄茂林商议,“这样,兄弟和弟妹看得起我,我自然尽心尽力。干股的事情,给我两成,我再多拿,说出去人家要戳我脊梁骨了。”

黄茂林夫妇都同意了。

过了几日,总行会开了酒席,请所有弟兄们喝酒,黄茂林作为会长,聚会上,他挨桌敬酒。

众人打趣,“黄会长,您这家业越来越大了,以后兄弟们就跟着你一起干!”

黄茂林谦逊的对大家说道,“我家这生意也要靠诸位捧场,年后我的客栈就要开张了,弟兄们在驿站拉货的时候,还请帮我提一提,别让我赔了本儿!”

等到过年的时候,明朗兄弟从府城回来了,听说黄茂林盖了客栈,兴冲冲跑去看,并给出了很多经营上的意见。

等到过年写门对子的时候,黄茂林问梅香,“咱们总得给客栈取个名字吧?你是东家,你来取!”

梅香睨了他一眼,“您是会长,还是您来!”

黄茂林见孩子们都不在,把梅香搂进怀里,“东家,我这一年干的如何?要过年了,可要给我些奖赏?”

梅香转脸亲了他一口,“干的不错,明儿给你封十个铜板!”

黄茂林吃吃笑了,“我不要铜板,我就要东家!”

梅香又睨了他一眼,“不是说给客栈取名?又没个正经!”

黄茂林忙正色道,“不是说让东家取,我等着呢。”

梅香想了想,“咱们这客栈住的都是外地客人,你让我取名,我只能想到个迎宾楼,不怎么喜庆,也不怎么高雅。”

黄茂林想了想,“虽不高雅,却有诚意,就叫这个!明儿我就让大伯给咱们做个牌匾,年前一定挂上!”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家里本来积攒了不少银子,但如意坊扩建,又建了迎宾楼,挣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年三十中午,黄茂林放了鞭炮,祭过祖宗和郭氏,带着妻儿和两个徒弟以及细月一起过年。

张mama回家去了,今儿的年夜饭是梅香带着细月做的。家里三处作坊都停止了营业,这几天总算能好生歇一歇。

梅香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黄茂林让两个徒弟敞开了吃,又亲自给梅香夹了一根鸡翅膀,“我祝韩掌柜明年如大鹏展翅,生意节节攀升!”

梅香哈哈笑了,给黄茂林倒了杯酒,“我祝黄会长明年万事顺利!”

两个徒弟也起身给师傅师娘敬酒。

小柱端着酒杯,有些动容,“自我到师傅家里来,一眨眼快四年了,师傅师娘疼爱我,教我手艺,教我做人的道理,成日家好吃的好穿的待我,眼见着契约书就要满,想着以后不能再侍奉师傅师娘,我这心里就难受!”

黄茂林忙安慰大徒弟,“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等你回去了之后,先娶妻成家,在自己开个小作坊,以后不管干大干小,一年能来看我一回,我就满意了!”

小柱一口喝了杯中酒,“师傅放心,我定不会给师傅丢脸,以后有工夫我就回来看师傅师娘!”

大福端着酒杯说了许多祝福的话,慧哥儿也跟着凑热闹。

桌子上酒香菜香混在一起,桌子底下炭火正旺,一家子边吃边说,好不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

第107章开业喜兄妹趣事

一眨眼到了年后,迎宾楼即将开业。黄茂林把日子定在二月初三,这一天正好是梅香的生辰。

开业当天,迎宾楼锣鼓喧天,比落成当日还要热闹。

张发财已经把客栈人手都招齐了,厨房三个人,一个厨师加两个帮闲的。另外有三个伙计,负责大堂和跨院。

迎宾楼主要是给外地客商提供歇脚的地方,饭菜以当地家常饭菜为主,请的厨师是个乡下人,此人经常给各家红白喜事做酒席,也有几分手艺,做些家常菜绰绰有余。

厨房两个帮闲的是两个手脚麻利的青年人,三个伙计不光手脚麻利,都聪明机灵,年纪都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

张发财提前给他们都做了一样的衣裳,一看就是一家店的伙计。

开业当日,黄茂林一大早带着梅香过来了。夫妻二人进门后四处看了看,满口夸赞。

张发财让后厨伙计给黄茂林夫妇送了早饭过来,夫妻二人尝了尝,觉得还可以。

各路亲朋都知道迎宾楼今日开业,纷纷上门贺喜,有送匾额的,有送红灯笼,黄茂源给他亲哥送了一场舞狮。

迎宾楼头一天开业,准备了充足的东西,除了住店,还可以在这里吃饭,各色菜品大堂里都挂着名字呢,想吃什么自己点。今儿来吃饭的,一律半价。来住店的,除掉四成折扣。

因是头一天开业,到了晌午饭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住店的,吃饭的倒是来了不少。

张发财备了一桌酒席,黄茂林请那接着来贺喜的人一起吃酒。梅香没上酒桌,抱着青莲在附近玩耍。

夫妻俩一直逗留到半下午才离开,仍旧没有一个人来住店。

过了三两日,黄茂林来问张发财迎宾楼的情况。

张发财一一向他汇报,开业当天,只来了一个人。这两天陆陆续续来了三五个,挣的钱还不够本钱。

黄茂林回去之后就与黄炎夏商议,如意坊那边的小屋子,不能再免费供给客商住。

黄炎夏沉吟了片刻,“头先为了留住人,一直免费给人住,如今忽然不给人住了,总得有个由头。这人心最是不知足,占惯了便宜,忽然不给他占了,不会想着自己占了多久的便宜,只会恨你。”

黄茂林回答黄炎夏,“阿爹说的儿子清楚,如意坊几间住人的小屋子当初盖的时候本就比较简单,如今货仓不够用了,我要拆了建成货仓,谁也不能说什么。”

黄茂林等这一批住在小屋里的人先后离去,火速找人把几间小屋子全拆了,通通加盖成货仓,对外租赁。

后来的人见人家并不是不给你住,而是货仓不够用改建了,虽然不大高兴没有免费的地方住,也不能说什么。有些人跑到迎宾楼住去了,有些人跑到另外几家货仓去了。但不管跑到哪家货仓,还是迎宾楼住的最舒坦。价钱又不是很贵,每日还有饭菜热水。

迎宾楼刚开始营业,张发财想尽办法节约一切成本。需要的米面和油,都是黄茂林自家提供的,按最低价格算,一月一结帐。后厨烧的柴火是张发财从村里买的,并和人家说好,每天送一些柴火过去,价钱上给一些优惠。因他这是长久的生意,人家也愿意让一些利。

后厨需要的rou和菜,张发财一样是找了人送,因他多年巡街,认识的小商小贩儿多,人